95后姑娘用直播收入做公益
[摘要]“阿渔妹”辞职回家赶海,收获百万粉丝
阿渔妹准备跟家里人开船出海。宋福亮 摄
百姓故事
“好熟悉的感觉啊!”这是记者来到“阿渔妹”家里的第一印象。红黄相间的小楼、棕色的餐桌、挂满旧照片的白墙、惬意的小院子,还有那只喜欢舔人的金毛狗,这些画面常常出现在“阿渔妹”发布的视频里。
“阿渔妹是谁?”
她叫郑露婷,来自阳西县程村镇陇石村,一个从城市辞职回老家做自媒体的95后姑娘。
她离开了车水马龙的城市,回到了淳朴的渔村;她脱下了优雅的裙子,穿上了粗糙的赶海服;她放弃了舒服的工作,选择了日晒雨淋的赶海生活,用接地气的赶海视频和灿烂的笑容俘获了百万粉丝。
■ 阳江日报记者/朱俏施
辞职回到家乡
陪伴父母赶海
2012年,中专刚毕业的郑露婷便踏上了就业之路,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南京当销售。后来,她回到阳江市区工作,当起了电商客服,为的是能离父母近点。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里奔波劳累,内心又放不下年迈的父母,回家陪伴父母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经过深思熟虑,郑露婷与父母商量要回家做自媒体。然而,自媒体对老一辈而言是个陌生的东西,听到女儿要回家的消息,父亲颇为担心。“刚开始心态转不过来,觉得在城里有一份工作挺好的。虽然女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自己还是希望她在外工作。既然孩子说回来那就回来吧,我也不反对。”父亲露出宠溺的表情说。
2019年3月,郑露婷辞掉工作回到家乡陪着父母一起赶海。虽然打小就陪着父母赶海,但当她亲力亲为时仍是不知所措。俗话说熟能生巧,经过父亲的细心教导,她掌握了撒网、起网笼等技术,现在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赶海人。
坚持初衷婉拒当演员的机会
除了赶海,做自媒体也是郑露婷的一份新工作。
“大家好,我是‘阿渔妹’。”“发财了,发财了。”“哇,有大货。”……在赶海视频中的“阿渔妹”笑起来像绽开的花朵一样,她被螃蟹咬到会大声地呼叫妈妈,抓到凶猛的海鲜也会害怕。日常的赶海视频承载着她一家人的生活气息,既平凡又温馨。网友们都很喜欢她的真实,视频点赞量一下子就上到了几千,甚至达到几万。
作为一个零基础、没经验的入门“小白”,郑露婷也曾迷惑过。刚开始,她不懂得自媒体的玩法,在平台上发布的内容不受欢迎,播放量不尽人意。大概过了一个多月,一条出镜赶海的视频出乎她的意料,播放量竟然达到了400万。在成功中找经验,郑露婷把以往的视频和爆红的视频作了对比,得出经验——视频生产者不能当一个“旁观者”。摸着石头过河,“阿渔妹”的视频号渐渐有了起色。
刚开始,渔爸觉得这是小孩子在玩耍,只是为了自娱自乐。如今,他却成为了女儿的移动“大喇叭”,逢人就问:“你认识‘阿渔妹’吗?她是我的女儿。”讲起女儿,渔爸满脸骄傲,但更多的是心疼。“海上生活就是日晒雨淋,遇到恶劣的天气,自己担惊受怕。”他讲这话时,想到女儿凌晨两点去赶海,被雨水拍打的场面,忍不住揉了揉眼睛。
如今,“阿渔妹”是一名涉足“三农”领域、小有名气的网红,用接地气的赶海视频俘获了百万粉丝。在平台上走红后,有不少公司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去年,有公司到家里邀请‘阿渔妹’去当演员,表示会对她进行专业的训练,但被我们婉拒了。”渔爸说,女儿回家的初衷就是为了陪伴他们老两口,通过视频的方式记录渔家生活,传递渔家文化,如果去当演员就背离了初衷。
对此,“阿渔妹”与渔爸持相同的态度,也拒绝了好多商业活动。谈到未来的规划,“阿渔妹”表示并没有太多想法,希望能在城里给父母买一套房子,以后有能力把父母带在自己身边生活。
投入公益资金帮助困难家庭
“阿渔妹”一家人纯朴善良,渔爸性格开朗,聊天时总是笑眯眯。渔妈话不多,总是在默默地干着自己的事,有时候也会被渔爸和女儿逗得哈哈大笑。“阿渔妹”孝顺勤劳、有爱心。
这两年来,“阿渔妹”在平台上积累了一些名气,直播收益也还不错。去年,她决定将所有平台的直播收益作为公益资金,帮扶当地一些有困难的家庭或老人。对此善举,渔爸、渔妈举双手赞成。
在邻村,有一位养蜂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但身残志坚,养了10多箱蜜蜂维持生计。去年,他的蜂蜜滞销卖不出去,加上一些养蜜蜂的箱子破烂不堪,于是托人联系上“阿渔妹”,希望她能帮他置换一批新的蜜蜂箱。了解情况后,“阿渔妹”被这位养蜂人的自强精神感动,给养蜂人置换了10多个新的蜜蜂箱,并把滞销的蜂蜜全部买下赠送给村里的老人。去年“六一”儿童节,“阿渔妹”回到小学就读的学校,为母校捐赠了一批学习用品和教学设备。
回家不代表放弃,正如“阿渔妹”一样,回到老家找到定位,用视频的方式记录渔家生活,传递本土文化,不仅能陪伴年迈的父母,还能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闻推荐
奋力打造教育高地,阳西县教育城施工顺利 已开工6个项目 拟建设若干大学
阳西县教育城拔地而起。阳西县融媒体中心供图阳西县坚持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把教育城建设项目纳入阳西县“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