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26.3%!阳江外贸如何逆风翻盘?

阳江日报 2021-02-10 07:08

[摘要]扭负为正,去年阳江进出口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创15年新高

广东顺和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折叠车。谭文强 摄

在今年的市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振奋人心的发展“成绩单”,其中外贸进出口的数据更是表现亮眼。2020年,阳江市进出口总额达191.7亿元,同比增长26.3%,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出口142.6亿元,增长21.8%;进口49.1亿元,增长41.7%。

在特殊的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这份外贸“成绩单”来之不易。

阳江市是如何化解重重不利因素,实现外贸出口逆风起舞?近日,记者走访了相关企业和部门,了解这一年来阳江市外贸行业的不平凡经历,解码由负转正背后的奋斗过程。

阳江海关2021年1月发布数据

2020阳江进出口总额 191.7亿元

同比增长26.3%

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创15年来新高

阳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8.6亿元,增长18%,占全市总额20.1%

化危为机

全年外贸走出V型反转曲线

“现在每天要发10个左右集装箱的货,这还不算什么,最高峰是在去年8、9月。”2月6日,在位于阳东区万象工业园的广东木森日用品公司厂区内,工人正赶制出口欧美市场的竹木产品,餐厨事业部副总经理黄素国告诉记者,现在一天生产2万多件产品,订单已经排到了年中。

而在过去一年,这家企业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市场行情。公司总裁黄思华介绍,在去年1月下旬国内疫情暴发的时候,公司上下还是对出口业务持有乐观态度,手上持有很多订单,行业上下游在快速复工复产。不过,随着2月底3月初国外疫情暴发,情况急转直下,整个行业一片焦虑。到了5、6月,外贸业务逐渐恢复,并在第三季度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在2020年,阳江外贸行业整体都经历了这样的低开高走:一季度急剧下降,二季度攻防转换,三、四季度大幅反弹。

梳理阳江市全年的外贸进出口数据,呈现的是一条“V”型反转曲线。在2020年前5个月,阳江市外贸进出口总额都在下滑,但降幅基本逐月收窄,至6月实现了由降转升,7月累计增长9.5%,到12月累计增长26.3%,增速连续3个月排全省第一。其中出口总额累计在3月止跌回升后,一直保持着较快速度的增长,12月更是达到21.8%,增速在全省排名一直在前3位。

阳江市主要进出口产品外贸额都实现了快速增长,机电产品、金属制品、刀剪类产品、水海产品、塑料制品等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刀剪产品出口额达37.7亿元,出口值首次超过深圳市,省内排名第一。此外,主要外贸市场保持增长,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以一般贸易为主导的加工贸易增长迅速。

惠企“组合拳”提振企业信心

阳江市顺和工业公司总经理简炜明至今记忆犹新: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年后的开工带来了巨大困难,产业链复工、货运物流、员工招聘等不确定因素随之而来,就在他极度担忧之时,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不期而至。

“在去年2月底复工的时候,部门和行业协会协调大巴开到村里,把我们的工人接了回来,解决了我们最忧虑的问题。”简炜明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下,涉企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援企暖企措施,帮助企业打通了复工复产和外贸业务的堵点,为全年业绩的飚红打下了基础。

“一系列‘六稳’‘六保’政策的出台,保证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健康持续运转,稳住了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阳江市迅速出台了扶持政策,建立稳外贸工作机制,强化跟踪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为稳住外贸基本盘,阳江税务部门通过“非接触式”办税、“随到随审”加快审批速度,全力落实各项出口退税政策措施。据统计,2020年全市累计办理出口退税12.31亿元,审核无疑点退税平均办理时间为3个工作日。

“在疫情冲击下,面对资金紧张、订单减少等多重困难,公司在国家税费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下,将减免税费转化为完善产业链的资本,将疫情下的风险转化为蛋糕做大的机遇。”阳江十八子集团负责人表示,去年该公司享受税费优惠60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在货物通过方面,阳江海关大力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模式,将海关监管环节予以“前推后移”,实现海关对物流的最小化干预甚至不干预,有效降低企业在货物口岸通关中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危中育机

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爆发式增长

对于80后外贸从业者付应翔来说,2020年可谓充满了惊喜。他从2017年开始布局跨境电商,2020年的订单量就超过了过去3年总和,达到60多万张,业务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以往我们都是先接订单再生产,跨境电商是先研发生产产品,再通过平台接单。”付应翔说,从父辈开始,家里人就经营了工厂,主要代加工多功能用具、钳子等产品,按照客户的要求生产和交付。

付应翔在跨境电商平台开设了网店,将自主品牌的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但大部分订单来自国内的其他跨境电商卖家,他介绍,根据平台的销售数据和其他信息,公司的员工会设计出在某个市场适销的产品,供这些卖家选择和下单,并可以贴上他们的品牌标识。“这种模式让我们离消费者更近了,也从单纯的代工转向销售有专利权的产品,利润更高。”他说。

付应翔分析,此次疫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全球的消费者正在主动或被动地将消费行为转移到线上,跨境电商平台成为消费者采购的重要渠道。阳江的跨境电商发展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从业者数量逐年增加,有望成为阳江外贸业新的增长点。

疫情期间,特色商品的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也成为阳江市稳定外贸的重要一招。截至去年11月,阳江市已经有24家企业完成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备案并在平台上正常开展经营业务,平台累计成交超2.9亿元。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是专门为“单小、货杂、品种多”、自身不具备外贸能力的企业和商户参与外贸出口创设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 具有通关快、便利化、免征增值税等特点。2017年广东启动广州花都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阳江是目前省内5个通过花都对接开展市场采购贸易的城市之一。

一家已经通过备案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主营塑料及其制品、金属杂项制品、竹木制品等产品的出口,属于低值小商品,对接广州花都参与市场采购贸易后,每集装箱产品能直接减免700元至800元相关税费,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效率和利润。

“宅经济”利好阳江餐厨用品产业

疫情期间火爆起来的“宅经济”,成为各行业的风口。这对以餐厨用品为主打的阳江外贸企业,可谓是一大机遇。

“去年烘焙工具的出口,完全可以用爆单来形容。”奥达工贸是阳江市主营硅胶、塑料产品生产和出口的企业,其负责人阿琼告诉记者,由于疫情持续加剧,居家办公在欧美一些国家成为常态,消费者的闲暇时间也大幅增加,烘焙糕点成为了他们的重要消遣。

她分析了部分主要客商在2020年的订单数据发现,无论是单个订单的金额还是下单的次数,都几乎比2019年翻了一倍。她告诉记者,以烘焙工具为主的硅胶产品,是近年阳江不少企业研制生产的一个较新的品类,“宅经济”需求的猛增,拉动了这个品类产能的大幅扩张。

一位刀剪生产企业主告诉记者,随着国内的疫情逐步被控制住,而海外疫情却持续蔓延,越来越多国家实施居家隔离,这种国际形势意外提升了欧美国家对园艺、厨房类用品需求大幅提升。“我们工厂生产的刀剪以及厨房小工具,出口额在这种形势下相应增加,这对我来说还比较意外。”该企业主表示。

根据海关和阿里巴巴数据,防疫物资和“宅经济”商品出口强势增长,有力支撑全省外贸稳定发展。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运动娱乐、家居园艺和消费电子产品的采购额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165.7%、111.6%和105.8%。

展望2021

阳江深入参与“粤贸全球”计划

企业苦练内功

加快融入双循环

2020年低开高走,2021年走势如何?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在2020年年初低基数的条件下,2021年外贸可望实现“高开”,但能否高开高走,还需时间检验。

也有外贸企业负责人坦言,虽然订单多,市场一片繁荣,但部分企业面临海运物流不畅、运费涨幅过快、部分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困难,“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令人担忧。

“企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是常事,关键还是要加强自身修炼,做好产品,服务好客户。”从事了20多年出口外贸的泓佳公司董事长张勇军说,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风雨来袭可能就在转瞬之间,关键还是要练好内功,在研发、生产、管理、服务各个环节持续提升竞争能力,将每一次危机转为弥补短板的机会。

修炼内功、转型升级,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是众多外贸企业的共识。顺和工业公司总经理简炜明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近年来企业不断加大了研发的投入,在疫情期间不停产不停研,才能在疫情期间迅速研发出用于防疫、居家场景的新产品,保持业务的持续增长。

该企业去年也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投入力度,将同线同标同质的外贸产品转向内销市场,并推出了适合国内消费者的新款式。记者所采访的企业,在打造自主品牌产品、发力电商和直播销售、研发设计内销产品、建立国内市场销售团队等方面, 都开始有所布局。

在2020年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上,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开拓国际贸易市场的多项举措,推动阳江市外贸继续做大规模,提升质量效益。2021年,阳江市将深入参与“粤贸全球”计划,加强与RCEP成员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培育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建设B型保税物流中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落实外贸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扶持业务,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办好刀博会,积极参加东盟博览会、广交会等境内外重点展会,大力支持企业开拓市场。

阳江日报记者/林显军 曾宇萍

新闻推荐

切实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

我市部署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