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向不良网游说“不”

阳江日报 2021-01-28 12:51

[摘要]网络游戏鱼龙混杂,血腥暴力充斥其中,家长要帮孩子提高甄别能力——

据《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且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网络游戏是现代网络社会催生的娱乐方式之一,已经融入到了大部分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相关数据显示,小学生网民玩手机游戏比例达到51.1%。然而,目前市面上不少游戏都充斥着血腥与暴力,甚至有违道德伦理,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对此,记者通过采访心理老师,指导家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高青少年儿童网络甄别能力。■ 阳江日报记者/罗学凤

不良网游入侵

中小学生群体

近日,市民谢女士发现正在就读二年级、原本比较独立的女儿青青突然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而且睡着以后还经常做噩梦。细心的谢女士经过与女儿沟通后发现,原来青青在偷偷玩一款网络游戏被吓到了。谢女士当即打开该游戏,发现游戏画面阴森恐怖,音效诡异,自己也被吓得不轻。谢女士表示,平日里自己管教较为严格,青青使用手机一般都是上网课或查阅学习资料,玩游戏的机会不多,自己也非常好奇青青为什么会玩这款游戏。后来,经慢慢诱导女儿,谢女士才从青青口中得知,原来这款游戏是她到市青少年宫上美术课的时候,听那些同学经常谈论并互相交流闯关经验,青青觉得很好奇,于是回家之后,趁妈妈不注意就偷偷开始玩上了这款游戏。

记者随后下载这款游戏进行体验,发现只要在手机上搜索到相关APP即可下载,不设下载门槛,使用过程不用注册个人信息,也没有限制玩家年龄。经过体验,记者发现这是一款恐怖类密室逃脱游戏,玩家需在阴森黑暗的小木屋里躲开主人公的寻找和追杀,整个游戏过程音效恐怖诡异,血腥和暴力画面随时会出现,让人忍不住神经紧绷、紧张恐惧,造成了视觉、神经和心理上不小的冲击。随后,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诸如此类的血腥、暴力和打斗网络游戏并不少(出于保护未成年人初衷,不提及此类游戏名称),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游戏的玩家是中小学生群体。据资料显示,95%的网络游戏充斥着暴力和打斗,占比如此之高,让家长和孩子防不胜防。

沉迷网游影响

孩子健康成长

“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交流工具,我们要做的不是摆脱它,而是要合理地利用它。”阳江三中专职心理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苏恭华表示,随着现代网络社会的发展以及网络课程的推广,中小学生接触电脑和手机的机会越来越多。而网络游戏富有娱乐性和挑战性,自带吸引力,对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未成年人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性。“在我的观察中,男孩子更喜欢玩游戏,他们追求刺激、冒险,同时也比女孩子较难约束和管教,更容易网络成瘾。”苏恭华表示,目前市面上良莠不齐的网络游戏,特别是充斥着暴力、打斗甚至血腥的游戏,对未成年人,特别是男孩子的影响很大。

苏恭华分析,过分痴迷于网络游戏,容易对未成年人产生三大影响:第一,外在表现上,会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也容易导致肥胖、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发生;第二,在社交上,沉迷游戏的孩子不喜欢与他人交流,久而久之容易出现沟通障碍或进一步发展成为心理问题;第三,在行为上,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容易导致各类社会问题,甚至诱发犯罪行为。“经常有新闻报道,一些学生过度沉迷网络游戏,偷偷用父母手机里的钱充值,有的甚至多达成千上万元。不仅如此,未成年人模仿能力强,暴力打斗类游戏容易使他们产生模仿兴趣,进而演化成暴力倾向,极易诱发诸如逃学、校园暴力甚至未成年人犯罪等社会问题。”苏恭华说。

“四手联弹”

共筑“网络安全墙”

让不少家长头疼的是,孩子们只要有机会接触到电脑或手机,网络游戏广告随处可见,令人防不胜防。单靠学校和家长的力量来监管和引导似乎杯水车薪。“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上网课的机会多了,稍不注意,孩子就打着上网课的幌子偷偷玩游戏了。”吴先生向记者透露,上网课的时候,电脑经常自动弹出游戏广告页面,有时候每隔十几分钟就出现一次,频率相当高。“关都关不完,很是恼火,好奇心强的孩子遇到这种显而易见的诱惑,根本把持不住,一不小心就掉进游戏坑里了。”吴先生无奈地表示,自己已经数次发现孩子偷偷玩游戏的情况。

“让孩子们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网络环境中生活与学习,不是家长或学校单方面的职责,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相关职能部门‘四手联弹’,共同创造安全的网络环境。”苏恭华表示,家庭要负起“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网络;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基地,要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帮助提高家长和学生的网络素养;游戏开发商应坚守道德底线,不研发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利的游戏,同时抬高游戏使用门槛;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监管工作,把好网络游戏入市关,严厉打击不良网络游戏的研发和上市。“毋庸置疑的是,学校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成长,但游戏开发商受到市场和利益等因素的驱动,单靠个人道德底线的约束力显然是不够的,严格的法律规范才是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因此职能部门作用非常关键。”苏恭华说。

帮助孩子

提高网络甄别能力

“很多家长‘谈虎色变’,一听到网络游戏就不由自主产生抵抗和厌恶,这是非常不对的。”苏恭华说,网络游戏五花八门,家长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全盘否定,当中不乏一些益智、启发类游戏,对孩子学习成长有一定益处。苏恭华表示,孩子们天生好奇,喜欢探索,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发展,不能一昧约束甚至阻止孩子接触网络游戏,容易适得其反。“过度保护,本身就是一种伤害。特别是现在是寒假期间,孩子接触网络游戏的机会大了很多,家长应该客观地面对。”苏恭华说。

苏恭华认为,家长、学校、社会和相关职能部门构筑安全网络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最关键的是要孩子自己能树立起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具备甄别能力,主动拒绝不良网络游戏的诱惑。对此,苏恭华建议家长:一是要做到多陪伴,以更多更好玩的亲子游戏代替网络游戏,让孩子内心不孤独;二是适当地帮助孩子建立电子产品使用规则,如约定每天看手机的时间和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分配。三要做到多沟通,日常当中与孩子做朋友,保持与孩子沟通内心想法的习惯,当发现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随意打骂,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思考;四要多引导,适当时候与孩子正面交流“网络成瘾”话题,融入事例,加深孩子对沉迷网络不良后果的认识。“网络游戏随处可见,暴力、打斗、血腥甚至有违道德伦理的网络游戏也离孩子不远,我们既要保护他们,也要让他们学会甄别,主动跟不良网络游戏说不。”苏恭华说。

新闻推荐

家政保洁市场迎来“节前热”

扫尘迎春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