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永驻 岁月留痕

阳江日报 2021-01-27 17:23

□ 林 迎

数十年来,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心灵留下的足迹,我跟《阳江日报》都有着扯不断的情愫;尽管岁月渐渐远去,那种注入心灵的情谊非但没有淡漠,反而变得更加浓烈真诚。

我的“写作生涯”几乎是从阳江日报社成立时开始。上世纪八十年代报纸一创刊,我跟《阳江日报》仿佛就“一见钟情”,1989年末刚从学校调到市教育部门工作,此后几年,作为报社的通讯员,我几乎走遍了各县(市、区)的主要学校,先后写了《由两种“反差”所想到的》《为了未来的事业》等多篇通讯和小言论,反映镇村重视学校建设的情况,描述全市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中创下的辉煌业绩。

我也写过不少教育战线以外的报道,例如那一篇《某某某某,请珍惜你的声誉》的小评论,是鞭挞行业不正之风的,此文当时得到总编的重视,专门加上编者按,刊在头版头条,年终评比,除了本文被评为1990年优秀作品之外,本人也成为年度的优秀通讯员。这件事给我的印象是,阳江日报社办报是讲正气的,不管是赞扬还是批评的文章,只要是弘扬社会正能量,就会得到充分肯定。此后我写通讯报道的积极性更高了,由此持续到九十年代末,这算是我跟《阳江日报》结缘的第一个10年。

第二个10年,我调到了市综合部门工作,期间依然写了不少新闻稿子,间或也写些文学作品或评论。

若从文学角度看,跟文艺副刊发生更密切关系的,则是在第三个10年。这10年,尤其是近5年,由于兴趣的转移,也缘于自己负责了作协工作,进一步密切与报社的联系便成为必然。在《阳江日报》通讯员队伍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市作协会员,文艺版刊登的文章,数量最多的也是作协会员。对于每年跟市作协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年会、采风活动、作品推介等,报社都会给予最热忱的支持。近几年,报社、市作协先后联合开展的征文、采风活动十来次,共同举办的文学研讨会也有五、六次,我们两家还一起编辑了《青山绿水漠阳行》《砥砺奋战三十年》《70周年七十章》《雪泥鸿爪》等文艺作品集,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

与此同时,报社召开的通讯员会、副刊作者座谈会也常常邀请市作协人员参加,这种文学和媒体的友情互动、温馨合作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黄仁兴社长常说,对市作协会员和阳江其他文化人稿件的采用,《阳江日报》始终都是“厚爱三分,高看一眼”。这种缘于热爱文化而建立起来的情谊,让每个热爱写作并时有文章见报的作者倍觉温暖。与之相应,报社近年来也有不少编辑记者加入了省、市作协,在进一步推进两家合作互动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就我个人而言,几年来在创作中得到《阳江日报》的暖心关怀也是难以忘记的。

首先,反映阳江市改革开放成果的作品得到珍爱。2018年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为广东永光集团董事长张锐宗的事迹所感动,我以“成功创立永光刀剪集团”为主线,重点描述全国劳模张锐宗在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创立的辉煌业绩,写成了《南国涌潮,永光生辉》一文。因为篇幅较长,完稿后发文给报社时,颇怀忐忑之心。副刊编辑见本文是较为少用的报告文学体,即报总编办审阅。总编在细阅文稿后果断决定:此稿可用,即便是过去没有先例,这篇就算是第一例。随之,以“报告文学”为版面冠名,于当年7月11日整版登出。本文发表之后反应良好,2018年底,被选载于省作协主办的“广东省改革开放报告文学集《辉煌40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借中央电视台前往采访阳江市长江集团董事长苏耀荣之契机,我同样采写了另一篇报告文学,对这位前全国人大代表两度回乡创业,特别是在建设海陵岛AAAAA景区,为阳江旅游业做出的贡献作出了全方位的报道。作品同样得到报社领导的高度重视,特以《与漠阳大地共舞,与改革开放同行》为名大篇幅推出,文章同样引起有关方面瞩目,刊登不久即被省《源流》杂志全文转载。

其次,以文化人为主题的作品备受重视。《阳江日报》作为市委的喉舌部门,肩负着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弘扬主旋律的重要职能作用,同时还为建设阳江文化作出巨大努力——开创“百年阳江”的融媒工程,整理阳江文化历史遗存;主编出版《阳江记忆》等系列著作,为阳江留下不可多得的文化史料;2019年8月,在报社大楼第四层专门成立“半亩书画院”,全面收集珍藏阳江市书画名家的优秀作品。同时,在《阳江日报》里开辟版面,逐期刊登推介阳江文化名人的文章。本人除了书法作品有幸被收进“半亩书画院”之外,近年还先后应邀在报纸发表了《翰墨飘香 漠水流长》《雄才香故里 山月照漠阳》《倾情家乡方言 德才泽披后世》《漠阳通才 一代名师》《民间的思想者林贤治》《行道守真 上善若水》《溯源追国粹,诗画绿水源》《冷风清浊气,热雨洒江天》《诗情滨海浪,画意岭南春》《老骥伏枥豪情壮,挥毫泼墨写春秋》等反映阳江籍文化人的一批作品。再现了包括关山月、黄伯荣、谢绍祯、林贤治、吕如雄、利庆伟、廖绍其、曾广雄在内的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展示他们灿烂多彩的艺术人生。

再次,具备文化大视野的作品得到推介。《阳江日报》对题材与阳江相关又穿越漠阳大地的作品,同样给予大力支持。2019年9月23日至27日,本人参加了省作协组织的赴内蒙古的“粤蒙作家千里边防行”活动,同时省作协还指定阳江市作协和内蒙古兴安盟成为文学“结对子”单位,是全省作为地级市参与内蒙古州(盟)“结对子”的两个地级市之一。回来后有感于这次活动意义重大,我写了一篇《塞北雄风在 大漠永留芳》的散文,翔实描绘了这次“粤蒙作家千里边防行”的活动。11月26日,《阳江日报》即以显著版面配图将该文刊出,由于作品描绘了异域风情以及漠阳景观,同时体现省作协对阳江文化的重视与支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久,该文在《广东文坛》登出;2020年1月17日刊载于《中国作家网》;3月11日,又发表于中国作协主办的《文艺报》。一篇小小的文章,从《阳江日报》开始,几经转折而得到广泛传播,其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是可以想见的。曾来过阳江采风的内蒙古作协副主席包银山看了文章后,还专门发来信息给我表示祝贺,并说相互联谊活动要进一步蓬勃开展。

2020年是举国战“疫”之年,为支持“以笔为援,全民抗疫”,《阳江日报》除了组织大量的稿件,全面报道阳江市抗疫战绩以外,对与阳江市相关而发生于外地的事件的文艺作品也颇为关注。乡贤、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春节前“逆行抗疫”,提前终止了在西班牙“2020广州文化周.许鸿飞雕塑世界马德里站”的活动,回到广州连续奋战三个月时间,创造了8件抗疫雕塑作品。有感于此,我写了篇散文《艺术逆行,立碑塑魂》投向了《阳江日报》,5月3日,经报社领导与副刊编辑精心策划,配上数幅图片,以整版的篇幅隆重推出,其版式、结构之大气令人耳目一新。紧接着,广东作家网也刊载了;6月7日,《南方日报》再以《大爱无疆,立碑塑魂》为名发表了本文。可以说,本文能在不同的平台亮相,与《阳江日报》最初的推介是分不开的。

近几个月来,因工作之缘故,我一次又一次进出于金园路旁的报社大楼。目睹紫荆树的花开花落,感受周边湖光掩映的云起云飞,遥想起办公大楼历经的三次迁移,由最早蛰居于旧市府小楼的逼仄,到眼前的巍然耸立豁然开朗,顿感有万千气象汇集于斯,不禁为阳江媒体事业日新月异的巨变而自豪。但是,不管世事如何变化,长留心中与《阳江日报》的那份深情,不会随着流逝的时光而日渐远去,反而是历久弥新,愈见娇妍……那是我人生中挥之不弃的美好记忆!

新闻推荐

驾驶员疫苗接种全覆盖

粤运朗日公司疫情防控全面升级,确保春运期间群众健康出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