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背后的学习助攻者
[摘要]期末考试即将到来,老师提醒家长——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还有一周左右,阳江市中小学生就要陆续进行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了,目前正处于紧张的复习阶段。考试前期的准备,对家长和孩子而言,都是忙碌又紧张的。这个时期,如果家长做法、站位不当,会加重孩子的考试焦虑,得不偿失。阳江职院心理学讲师、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古琴提醒,智慧型的家长,应该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做好孩子学习的助攻者,而不是冲在孩子前面加重孩子的焦虑。
考试前频出状况
竟因考试焦虑
阳东福兴路一家诊所里,初三的小谭在妈妈的带领下,又来找该诊所的梁医生。这已经是她本周第二次就诊了。周一那天说头晕,医生检查过觉得没什么问题,让她回家休息一天,第二天就回学校上课了。哪知周三早上上学前,小谭又对妈妈说肚子痛。妈妈陈女士又急急带她到诊所,医生检查不出问题,便建议她在家休息观察一下。因为诊所与小谭家很近,小谭一家人平时的一些小毛病,都是在这里看诊,所以梁医生跟她家的人也比较熟。梁医生提醒小谭妈妈陈女士:孩子是不是快要考试了?经医生这一提醒,陈女士才突然想起,近一两年来,每到学期期末考试前,小谭都是状况多多,不是头晕就是肚痛,每次都检查不出问题,在家休息一下又没事。她不禁疑惑:孩子会不会是对考试过于紧张而找出这些理由来逃避?
陈女士当天晚上和小谭的班主任林老师沟通,林老师也透露,临近考试,班上总会有几个学生会很“恰巧”地出现各种不同的状况,但像小谭这么频繁地请假,则是比较突出的。
古琴说,目前正在准备期末考试的复习阶段,老师学生甚至家长的节奏都是相对紧凑的,压力难免也会比平时大一些,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些压力,部分孩子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可能不会很明显,但一到了初中或者高中,学生的压力就会明显增大,一旦他们扛不住压力,就会出现睡眠不好、不愿上学的情况,严重者会出现厌学甚至假借身体不舒服而逃避上学。其实,这些都是学生将考试焦虑扩大化、过度发酵的表现。
一提到考试,学生可能都会觉得紧张。古琴说,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反应,但并不是一有压力就不好,中等适度的压力,可以将人调动到最好的状态中。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合理利用压力。
家长要站对位为孩子松绑解压
万一孩子因压力过大而出现各种状况,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调整呢?古琴认为,家长和学生都要正确看待考试,家长要在孩子背后给予有效支持。
首先,要告诉孩子正确对待考试,战术上要重视方法,心理上要轻视分数。考试本身就是对平时学习效果的一个检验,所以要以平常心去对待每一次的考试,这样反而能让自己发挥更好的状态。学期考试跟平时的单元测试意义相同,单元测试是检验该单元的学习效果,而学期考试,则是对本学期所学东西的一次全面检验。只要平时学习多注意积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考试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至于考试最后的结果怎样,其实并不是十分重要,关键是要让自己逐步建立起对学习的把控感。
而在学习方面, 家长可以提供有效策略,帮孩子减轻学习困难。不同年龄的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是不一样的,家长即便不管孩子学习,也要时不时翻看一下孩子的作业,通过孩子作业去了解孩子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鼓励孩子摸索方法去应对。如果孩子被这个困难困住了,家长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的帮助,例如一些学习方法上的支持。如果孩子学业难度比较高,家长也可以帮孩子找一些合适的补习老师。这个补习老师不一定是名师,但一定要适合自己的孩子。
古琴指出,唯分数论缺乏对孩子综合性的评价,这种片面的价值观导向,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挫败在学习上表现不佳的孩子的自尊心,即便对于优生,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家长在考试和成绩这块,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导向。孩子所受的压力,最好能保持在能将压力变为动力的水平,太大就会引发一些不良后果。但往往有些家长自己就冲在孩子的前面,比孩子更焦虑更紧张。孩子毕竟是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肯定不如成年人,但如果孩子在需要家长支持和引导的时候,家长不仅不能够站在孩子的背后支持他,反而在孩子的周围用焦虑的心态去影响他,那这时,孩子面对的压力就是双重的了,一重来自自己的压力,另一重是家长本身消化不了的那种压力。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先调整好自己,再在孩子背后提供有效的支持,为孩子松绑解压。
帮考试失利孩子养成反思习惯
考试结束,很快就会拿到成绩。但考试毕竟会有很多偶然因素,在孩子的求学生涯中,考试失利也是常有的事。孩子考差了,孩子难过,父母肯定也不会开心。古琴提醒,这个时候,作为成年人的家长一定要先快速平复、放下自己的情绪,再去照顾孩子的感受,做到教育全过程保持冷静理智、承担家长应该承担的智慧分析、引导陪伴的功能。避免用打骂和说教来宣泄家长的情绪,因为打骂说教于孩子的成长不仅无益,而且原本孩子“被家长骂之后的难过甚至愤怒”会阻碍孩子体会“因为考试失利而难过和反思”的机会,错失成长契机。如果家长以打骂说教孩子来宣泄情绪,可能会导致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于“学习是谁的事情”的边界混淆。孩子会疑惑:自己考试考得不好,到底是他自己的责任,还是家长的问题?他是为自己读书还是为家长在乎的结果读书?
家长一定要明白,考试结果的好与不好,都是孩子要承担的结果,也是孩子自我成长、从错误中学习反思的机会。如果孩子考砸了,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感受,问问孩子对考试结果有什么想法,陪伴孩子回顾分析本学期哪些知识掌握得还不到位?是什么原因或者行为导致的这种不到位?以后该如何避免这些产生?知识方面,计划在寒假时该如何补救;学习态度和习惯方面,计划下学期又应该怎样去改进?整个谈话过程中,家长注重引导孩子反思,不用说教,用“好奇发生了什么”而不是责备的心态陪伴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谈话过程中发现孩子的自觉性不足,那家长接下来的主要责任就要着手帮助孩子提高自律能力。对此,家长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承担相应责任的同时逐渐学会放手,不断清晰亲子边界。因为,自律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半年甚至几年才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阳江日报记者/谢汝霞
新闻推荐
建行广东省分行纪委驻阳江市分行纪检组深入推进“三不”一体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