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寮观鸟记
安静而热闹,这本来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构词,却是北寮村给我的最初印象。安静而和谐,热闹而生动,是北寮村的真实写照。
北寮村位于阳西县溪头镇海边,三面环海,一面与大陆相连,如一个凸出海边的小半岛。村子面朝大海,在海浪不断冲刷和季风暖流交替作用下,在村子两侧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小海湾,上游淤泥沉积深厚,长着一大片红树林,红树林长势茂盛,葳蕤葱茏,物种丰富,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老鼠勒、海芒果等,一株株、一丛丛,你挤我拥连成一片,如漂浮在海平面上的森林。下游则是一片开阔平缓的滩涂。每天退潮时,大量的鸟群聚集到滩涂上觅食,滩涂成了鸟群觅食的自然餐桌,场面蔚为壮观。北寮村因此也成为“广东十佳观鸟胜地”之一,每年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观鸟爱好者慕名而来看海观鸟,成为远近有名的观鸟“网红之地”。
也许我们来得正是时候,日影西斜,退潮了,大海站在远处形成一条白线,眼前裸露出一大片滩涂。远远地我们就看到一群群鸟的身影在滩上跳动、飞翔,不时听到“吱吱喳喳”的声音传来。我们不禁欢呼雀跃,正想快步奔过去。经验丰富的向导老杨一把将我们摁住说,观鸟要有观鸟的规矩,不能靠得太近,要与鸟保持一定的距离。于是我们放慢了脚步,蹑手蹑脚地靠过去。
就在我们刚找好位置隐伏下来时,一群鸟像一团乌云一样猝然向我们冲过来。那是一个怎样的鸟群啊,这鸟群就在我们头顶上来回盘旋,一会儿变成一个球体、一会儿变成一条直线,一会是圆形、一会是长方形、一会又是纺锤形,好像一团云雾被大风吹乱了方向,一会向东、一会向西,一会向上、一会向下,一会直冲云霄、一会自由落体,收放自如,任意西东,但始终没有被风吹散;鸟群飞过的路径,千变万化,就像一位高手在洁净的天空里表演书法,一点、一横、一撇、一捺,笔走龙蛇,淋漓尽致,让人叹为观止。
鸟群不断地快速变换着队形,一会是自由的天女散花、一会是严谨的战列方阵,队形千变万化,而每一次变化都井然有序,步调一致,纹丝不乱,好像有一双无形的巨手在指挥着,牵引着。鸟群数量虽然庞大,但每一只鸟在队形快速变换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任意飞展的翅膀不会让伙伴感到丝毫不适,每一只鸟的位置都是刚刚好,每一只鸟的距离都是那么精准。鸟群行动速度很快,方向不断地变换着,东一冲、西一突,像一阵旋风、一幕海浪,很少看到有鸟儿掉队,即使有那么一只稍微跟不上,但它尾巴一摆、翅膀一转、身子一扭,又加入到队伍行进中去,鸟阵依然浑然成整体。
鸟群边在突飞猛进,边在吱吱喳喳地叫个不停。那声音听起来熟悉而陌生,就像乡村里晒场上的麻雀,但没有麻雀群那么嘈杂、让人烦躁;鸟群的声音乍听似杂乱无章,但只要你细心去品味,其实鸟群的叫声是有一定规律的,其有着固定音高。那声音时而高、时而低,时而远、时而近,时而在耳边回响、时而远远地消逝在空旷的田野中,仿佛隔着风口听一场小提琴演奏,时而清晰、时而缥缈,时而虚空、时而真实。鸟群吱吱喳喳,又好像在互相提醒:“不要掉队。注意跟上。”
伙伴们迫不及待地举起“长枪短炮”,对着鸟群一阵狂拍。也许受到闪光灯的惊吓,鸟群向着远处海滩飞去了。我们的目光追随着鸟群一下子被拉到海滩上去。海滩上热闹非凡,一只只鸟像一粒粒随意撒在海滩上的麻豆子,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的细脚伶仃、有的嘴巴硕长,但羽毛大多是麻灰色,鲜有鲜艳的颜色;它们三五只一小组,几个小组组成一大组,几个大组又组成一大群,蔚为壮观。海滩平缓而开阔,海水退去后在沙滩上留下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水洼,鸟群就各自划分觅食领地,把一个个小水洼据为己有,每当有外群的鸟走近,大家就群起而攻之,协力把“敌人”赶走。
偌大的海滩上,鸟群处处可见,各自扎堆聚拢着,欢欢喜喜地窜圈子,就像圩日里赶场子的人群。小鸟们都在聚精会神地觅食,不时看到有鸟群飞起,转移到另一片海滩去继续觅食。鸟群起起落落,走走停停,前呼后拥,互相打闹嬉戏,吱吱喳喳吵个不停,一刻也无法消停下来。
我们举着望远镜,目光随着鸟群不断地变换着角度,不肯错过每一个精彩的镜头,应接不暇。第一次来观鸟的小女孩丹丹兴奋不已,对着壮观的鸟群觅食场面连连惊叹,看到不认识的鸟还常常向旁边的老杨询问着。老杨是一位资深的观鸟者,见多识广,每年秋冬季节他都会准时到这里蹲守,只为观赏到南来北往的迁徙候鸟。老杨说,北寮村海滩之所以会成为候鸟大量聚集的“网红之地”,是因为北寮村地处偏僻,少受外界干扰,加上当地群众保护意识比较强,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优势突出,滩涂场地开阔,鱼、虾、蟹、贝类等海洋资源丰富,北寮就成了小鸟们觅食的理想之地和诗意栖居的天堂,也成了候鸟们漫长迁途中重要的补给站。
老杨一边说,一边翻阅他相机存储的照片给我们看。这些大多数是他以往“追鸟”时拍到的照片。从他的照片里,我们看到一幅幅候鸟们在滩上觅食的照片,还有一群群候鸟在空中翻飞的震撼场面,形成一幕幕“鸟浪”,在海天交接天际间飞翔。候鸟中既有铁嘴沙鸻、蒙古沙鸻、环颈鸻、黑腹滨鹬、灰尾漂鹬、翘嘴鹬、红颈滨鹬等小型鸻鹬类的身影,也有青脚鹬、白腰杓鹬、金鸻等中大型鸻鹬类,还有一些鸥类和燕鸥类的候鸟,种类比较丰富。
“看,那有两只漂亮的鸟——”在一边忙着观鸟的丹丹好像发现新大陆,惊喜地叫道。大家哦了一声,马上放下相机,只见在一丛茂密的红树林旁有两只鸟,个子比滩上其他小鸟大一点,浑身和尾巴间杂着几缕红色的羽毛,嘴巴呈绿色,样子十分醒目;两只鸟并没有挨近鸟群,而是在临近海边浅水滩上安静地觅食,十分悠闲。“这是绿嘴地鹃,是当地一种珍稀的水鸟,平时都很少看到的。”见多识广的老杨说。“现在湿地生态环境好了,到这里觅食的鸟类很多。去年我们有个影友在北寮村拍到濒危鸟类——勺嘴鹬的照片。勺嘴鹬你知道么,现在全世界野外只有600只左右,比国宝熊猫数量还少呢。”
老杨从照片库翻出勺嘴鹬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鸟个体不大,下体白色,上体灰褐色,具黑色贯眼纹。据了解,勺嘴鹬是典型的候鸟,每年夏季,在西伯利亚东北部楚科奇地区的苔原和草甸中繁殖,然后途经日本、朝鲜半岛、中国东海岸的海岸滩涂地带,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海滨越冬,周而复始,完成生命的轮回。
在这条横跨南北半球的漫长迁徙路线中,勺嘴鹬会完成换羽、停歇觅食、补充能量。觅食时,勺嘴鹬依靠它极富特色的勺形喙在滩涂表面像扫帚一样来回捕捉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昆虫。但就是这样一种人畜无害、体态圆滚、样子呆萌的小鸟儿,近年来却深陷濒临灭绝的困境:种群数量从30年前的3000多对,一直急剧下降,到目前仅剩600多只!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勺嘴鹬一步步走向了灭绝的深渊呢?我想,工业化迅猛发展、栖息湿地遭到破坏、人类贪婪猎杀等肯定脱不了关系。幸运的是,近年来,保护生态环境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际鸟类保护机构还启动了一项“head-starting”计划:从西伯利亚的繁殖地将勺嘴鹬的蛋拿走到人工环境下安全孵化,再放回自然界,以此提高孵化率和存活率,还有可能刺激勺嘴鹬产下更多的蛋。现项目已成功抚育了80多只勺嘴鹬宝宝,也在整条迁徙路线上成功发现了这些人工参与抚育的勺嘴鹬。
但我们仍不能松懈,保护鸟类、保护我们共同家园任重而道远。特别对一个种群数量已在警戒红线以下的极危物种的拯救需要社会各界持之以恒的努力。
这或许是另一个课题了。
新闻推荐
去年我市房地产市场表现比预期理想,业内人士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