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报纸编排过程体会报人工作艰辛
阳江日报美编给小记者们演示版面排版。泽权摄
编者按
在阳江日报社第三届读者活动周期间,2020年12月25日,本报邀请阳江职院附属实验学校38名师生来到本社参观,让他们了解新闻的采编过程,还观看了由本报员工自导自演自拍的微电影。这次活动,学生们收获颇丰,参观结束后,他们都用文字记录了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下面选登几篇优秀文章。
探究报纸诞生流程
五(5)班 李昊原
每次看报纸的时候,我总是很好奇,这报纸究竟是怎么来的?今天,我们五年级36人作为代表去参观阳江日报社,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可以好好了解报社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报纸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上午,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乘坐校车来到了阳江日报社。一下车,眼前就是一座十来层高的白色建筑,墙体上赫然写着“阳江日报”四个醒目的红色大字,整栋楼就像椭圆柱型的擎天柱一般,这就是向全市人民传递新闻信息的日报社。我怀着敬意跟着队伍进入了大楼,工作人员莫老师开始为我们讲解大楼的布局。这一幢楼里竟然有那么多功能室,有大厅、饭堂、记者部、总编办、书画院和新媒体室等,每一处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半亩书画院。在那无比典雅的展览厅里,展出的大多是阳江的名人书画、摄影作品等,令人赏心悦目,真没想到,报社里还有这一方美仑美奂的天地!随后,我们来到了新媒体部,这里是制作新媒体作品的地方。平时,我们看到的视频新闻就是在这儿进行后期制作的。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整个阳江日报社重要的楼层——七楼。在这层楼里,报纸编辑、美编都在这里办公,报纸排版也是在这里完成的,这里可谓是报纸的加工场。首先,记者出去采访,采访回来写成稿件之后,要把稿件上传系统,总编办值班主任把稿件分发到各个编辑,编辑修改稿件之后,再交由美编人员排版。排版完成之后,技术人员再把版面信息传输到印刷厂印刷。在这一系列流程后完成,一份报纸就诞生了。
这次参观,我收获良多。我懂得了一份报纸的产生是来之不易的,它凝聚了多少记者、编辑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辛劳。他们把新闻信息传递给千家万户,这既是光荣的任务,也是艰巨的任务。看到这里,我不由得对这些工作人员,对每一份报纸都充满了敬意。向报社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我由衷的敬意!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指导老师:吴海霞
第一次近距离
接触报人
五(3)班 高峻熙
今天阳光明媚,我的心情格外高兴,因为今天老师带着我们一批同学去阳江日报社参观,我的心中充满了好奇。
一下校车,老师便带着我们往日报社大楼走去。我们兴高采烈地跟着老师,一边走着,一边欣赏着周围的景色。树叶在风中飞舞,小鸟不停地叽叽喳喳唱着歌儿,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到了报社一楼,老师说:“今天,我们先不参观报社五楼的采访部门办公室,因为记者们平时很忙,白天大多数人都出去采访,下午或晚上才回来写稿的。”听到这里,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记者叔叔阿姨们忙碌的身影。白天,他们不惧日晒,奔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下午和晚上,他们回到报社办公室里,静下心来写稿子。因为新闻是具有时效性的,报纸要将当天发生的新闻以最快速度向读者传递,所以记者晚上加班写稿也是常态。想到这里,我不禁被他们感动了。他们就像一只只蜜蜂,四处飞来飞去,只为了为人们奉献出及时真实的新闻。
老师接着说:“现在,我们开始参观七楼的编辑部。”我们跟着老师坐上了电梯。过了一会儿,七楼到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桌椅,规规矩矩、工工整整地排列着。一些工作人员正安安静静地坐在凳子上,编排着一篇篇稿件。一次次按下鼠标和敲击键盘发出的声音,美妙得像一支乐曲。老师发话了:“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美编是怎样把一篇篇的文字稿件和一张张照片等素材编排成精美的版面的。”我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转移到了一位美编身上,那位叔叔一边不断地移动着鼠标一边敲击着键盘,还一边为我们细心地讲解,令我们茅塞顿开、大开眼界。通过与他近距离的接触,我感受到报社工作人员工作的艰辛。
参观活动结束了,我们坐上校车返程。我望着报社的影子渐渐远去,却忘不了阳江报人的奉献、奋进与艰辛……
指导老师:梁月凤
一次难忘的参观
五(3)班 李家铭
今天上午,我们学校组织五年级部分学生去参观阳江日报社,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心情无比激动和兴奋。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坐着校车出发,沿路有说有笑,欣赏着窗外的美景,很快就到了目的地。一下车,一幢椭圆笔筒似的高楼展现在眼前,原来这幢办公楼就是阳江日报社。
讲解员莫老师已站在日报社门口迎接我们,她引着我们步入大厅,介绍了报社大楼的楼层分布和需要参观的地方,接着就带我们乘电梯上去。
首先,我们要参观的是四楼的半亩书画院。一进入书画院,映入眼帘的是门前那充满艺术感的“半亩书画院”五个大字,一看就知道里面肯定有着阳江最著名的书画作品。走进大门,我环绕四周仔细看,看到了用行草、隶书、篆书写的精美书法《乡贤》《白居易诗》《咏蝉》《朱熹春日》,还有名家大作品《青山碧水长波》《乐在其中》《初夏》等。这字、这画,无不令我惊叹。看到这些作品,我内心不禁有了“立志读尽人间书,发愤识遍天下字”的志向。
接着,我们上到六楼,最令我难忘的是参观演播厅。经莫老师讲解,我知道了演播厅后面有一张大大的蓝色纸,那叫扣蓝,可以在上面融入各种背景。还有一个提词器,这个提词器是预防主持人忘记台词,台词在提词器上显示出来有备无患。听后,我恍然大悟,原来电视上播新闻的主持是如此播新闻的!
然后,我们去参观七楼的编辑部,莫老师提醒我们一定要安静,不能喧哗。一进去,我就看到一位叔叔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看,我连忙凑到他身后,叔叔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报纸是如何编排出来的。他说,一张报纸送到读者手中,先要记者写稿,再经过改稿、排版、校对等程序,然后制图、制版,最后才送去印刷发行的。我忽然明白了:一张普通报纸,凝聚着报人起早贪黑的辛劳与付出!
最后,我们来到十楼观看了几个关于阳江事迹的小视频。参观完毕,我们还到报社饭堂品尝了美味的午餐。
当我们坐上校车离开报社时,透过车窗,我还不时回头看“阳江日报社”这几个字,不停地望着……
这次走进阳江日报社,我才真正读懂报社工作人员的辛苦,他们认真工作的态度,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祖国也正是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才如此繁荣强大。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指导老师:梁月凤
阳江日报社印象
五(5)班 许 烨
今天是我梦寐以求的日子,我将和我校五年级三十多名同学一起去参观阳江日报社大楼。登上校车,我的心情也随之雀跃起来。
差不多到目的地的时候,一幢椭圆形的高大建筑物映入眼帘,日报社还真是个与众不同的地方!进入里面后,小记者俱乐部的莫老师热情地接待我们,并带领我们参观,她先给我们讲解了报社的结构布局。我这才知道,报社这幢楼一共有十层,里面配备了各种各样的高端设备,还收藏着许多名人书画。听着莫老师的介绍,我都迫不及待地想进去一探究竟了。
乘着电梯,我们来到了位于四楼的半亩书画院。一听这名字,我就想起朱熹的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原来,这名字果然与这首诗有关系呢!书画院里的布置显得非常典雅,那些陈列在墙上的名人书画,让人觉得宛如步入了艺术殿堂。真没想到,有许多还是我们阳江本土著名画家、书法家的作品呢!这些书法和绘画作品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在这些作品中,有漂亮的楷书,也有很难辨认的草书;有抽象的油画,也有清新美丽的水墨画……
随后,我们来到了新媒体发展部。这里与“半亩书画院”风格截然不同,只见室内灯火通明,三四十张桌子一行行排列着,每一张桌子上,都摆着一台电脑。我们就在这儿观看了工作人员是如何后期制作的。最有趣的还是演播室,那里放置了许多音响和灯,另一边还有一面蓝色的墙。经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这些“大块头”是用来增加效果的,那面蓝色的墙是用于后期抠图的,这真是太有趣了!我好想在这里拍摄一段视频,分享我在报社的所见所闻。
一份报纸,在人们的心中分量轻重不一。可它的背后,是多少记者、编辑、技术人员等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当我们拿起报纸时,是不是要好好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呢?这次参观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真是不虚此行!
指导老师:吴海霞
阳江日报社参观记
五(3)班 林子歌
“嘀嘀嘀”随着一辆校车行驶到了阳江日报社门口,一群小学生有序地下了校车,这是怎么回事呢?
哦!原来是他们到阳江日报社参观,我也在其中。进了一楼大厅,听了讲解员老师说的活动内容和注意事项后,便乘坐电梯到四楼参观。这里是半亩书画院,墙上挂着许许多多优秀的书画作品,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幅名为《家园》的画,画面上一群大雁排着人字队形在高空中飞舞,几条小船在河中缓缓行驶,河水旁耸立着座座高山。这画的确美得让人陶醉啊!除了书画作品外,我还看到了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其中《山清水秀》这幅作品,作者真是独具匠心,镜头的捕捉与题目结合恰到好处,真是佳作。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非遗文化——阳江漆画。漆器是“阳江三宝”之一,一只只漆箱子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夺目,这不正是阳江传统工艺文化的传承吗?
随后,我们还参观了六楼新媒体发展部和七楼编辑部。还没走进办公室,就听到“哒哒哒……”的键盘打字声,记者们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写稿。听了讲解员的介绍后,我才知道原来一篇稿件能够见报,要经过很多道工序:记者采写稿件经审阅后上传采编系统——总编办分稿——编辑修改稿件——美编排版——校对——值班总编签发——印刷发行等。听完后,我不禁惊叹:一张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报纸竟然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
这次走进阳江日报社,我既了解到本土的传统文化,又知道了一张报纸的背后竟然有这么多报人为之付出辛苦。以后,我将会用一种敬重的眼光去阅读一份报纸。
指导老师:梁月凤
新闻推荐
阳江日报讯(记者/朱俏施通讯员/杨超志)1月9日,市民卢先生向本报“民生热线”反映称,其在朋友圈看到一条内容为“【疾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