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韵悠悠 “筝”情绵长

阳江日报 2021-01-11 09:00

[摘要]阳春古筝作坊两名制筝师傅用心打磨精品

↑ 杨进步在给古筝拉弦。

← 邹希行给古筝摆放古筝码。

阳江日报记者/杨辉南

“一把古筝就是一个人,能懂你的喜怒哀乐。”邹希行一边弹着古筝,一边解释,“每一种心境弹出的声音都不同,在古筝中,你能看到自己。”

“每一把筝要养到音色稳定才能交给客户,每一步都有其自身的规律。”1月8日,在阳春的一间古筝作坊里,杨进步看着满屋养着的古筝,若有所思,“这就是自然之道。”

这间位于阳春市区兴华路附近的古筝作坊,两位制筝师傅与古筝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在古筝之音的熏陶下长大,因古筝而相知,又以弘扬民族传统乐器的情怀从事古筝制作。古筝涵养了他们的心性,他们也用心打磨每一把古筝,让它“飞入寻常百姓家”。

初 识

“民族乐器的声音真好听”

邹希行的成长是可以用民族乐器串起来的。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就懂得用铁烧红制作竹笛,与同学一起吹奏。能自己做出一件像样的民族乐器,是他那时最大的梦想。

“悠扬,动听。”收音机里的粤曲总能让邹希行流连忘返,好几次都错过了返校的时间。家里的留声机、收音机成了他常常守候在旁的宝贝,每天早上的粤曲频道,他几乎不会错过。“里面乐器演奏的声音真好听。”至今,他还感叹,“不知为何就那么喜欢。”

上学,边读书边摸索做乐器;工作,边工作边学着做乐器;二胡、三弦琴、扬琴,他都能做出大致的模样。然而,邹希行人生的转折,却来自一次偶然的公园相遇,拜师学艺。

那是他24岁的一天,在阳春市区的一个公园里琢磨把玩着自己的乐器。一位老师傅看见了,走过来与他攀谈,指导他如何把玩,如何制作。邹希行听后,豁然开朗,心中惊喜“今天遇见高人了”。相互熟悉之后,二人互相欣赏,邹希行成为了老师傅的关门弟子。

这位从上海回阳春探亲的老师傅把毕生整理出来的资料、图纸送给了邹希行,并耐心地指导他从“野路子”走向专业化。从此,相隔千里的师徒通过电话传道授业解惑。

2003年,手艺日益精湛的邹希行离开工作单位,独自谋生,开始做乐器和根雕。他清晰记得做出第一把古筝时的兴奋:就像自己培养出的一个孩子,爱不释手。后来,一位顾客看上了这把古筝,以5000元的价格买走了。邹希行既感欣慰,又感失落,思来想去,终究难舍,于是打电话给买主可以用三倍的价格买回。“这把古筝成了我的枕边物,我也爱不释手……”买主的一番话,打消了他买回的念头。

相 遇

“找到了同道中人”

2013年,杨进步为了找一把古筝费尽了心思。

那时,他刚刚做完了一件根雕作品,屏风、桌椅、古琴,就差一把古筝来完成整件艺术作品的构造。他先后找了好几把古筝,弹出来的音色都让他不满意,“没有儿时听起来的那种悦耳和典雅”。

当被问及为何对古筝的音色如此执着时,杨进步也说不出具体的原因。“就像北方天寒,南方天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种文化中长大,自然会认可它、热爱它。”杨进步沉思了一会,“就像对故土的眷恋一样。”

杨进步要找的是具有岭南特色的古筝之音,在传统的粤剧和粤曲中都能听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具有岭南特色,需要手工制作的古筝越来越少,代之的是批量化、机械化生产,音色也有所不同。

有感民族传统乐器的消失,杨进步萌生了手工制作具有岭南特色的古筝的想法。他找到了同样做根雕的邹希行,两人志趣相投,一拍即合,分工合作,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古筝制作中。

“与杨老板交谈后,就像找到了同道中人,大家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理念,想做同样的事。”邹希行很快放弃了自己经营的根雕和乐器店,成为古筝作坊的一名专业师傅,用自己的全部精力研究具有岭南特色的古筝。他们要找回那种典雅的音色,那种不仅仅是传统的,而且是好的、经典的、能感染人的东西。

做 筝

“适应四季的自然变化”

做一把古筝要多长时间?邹希行说:“至少要6年。”

从断木取材,到开料,再让它们自然风干,这至少要3年;从做成粗模,再放干,要1至2年;合筝后,又要存放1年;抛光、打磨、上漆后,又要放一年;再进行装弦、调音,最后将古筝养到音色稳定,才算完成。

“做筝的每一步都有其自身规律,不能随意改变,放的时间不够,使用寿命就会减少。”邹希行解释,木头会随四季的变化而收缩,如果木材没有适应自然变化,就会影响音色和形状,“这就是自然之道,也是做筝之道”。

与民族乐器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邹希行深谙此道。他与杨进步二人从不急于求成,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恰到好处。为了找到具有岭南特色的古筝音色,二人凭自己的感觉一点一滴地琢磨、品味、调试,花了5年时间才定下古筝的音色。邹希行笑称:“这事情太花脑了,每时每刻都在琢磨,头发都白了不少。”

做古筝是个“烧钱”的行当。不算人工的投入,光是木材的储存、防潮、防虫、防盗,就要花不少的成本。杨进步靠着做根雕赚的钱供养着古筝作坊,7年下来已经投入了几百万元,销售却不尽人意。但在古筝的质量上,他没有任何妥协:“自己卖不出去,等儿子去卖。”

他没有跟上时代的“浪潮”,批量生产低成本的古筝,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理念:古筝可以传世,越久越有韵味。这也是邹希行一直践行的理念,用心用情用时间打磨传世古筝。曾有老板高薪聘请邹希行做乐器,被他婉言谢绝。从开始做古筝的那一刻,他们就清楚地知道自己坚守的是什么,求的是什么,才能保有对古筝、对民族乐器、对生活应有的态度。

化 人

“喜怒哀乐恰到其处”

心情烦躁的时候,邹希行会沉浸在古筝的曲子中。他说,这是排解烦恼最好的方式,它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心灵,让你从烦躁中平静下来,发现些美好的东西。

杨进步至今也忘不了儿时听到的那种悦耳、典雅的声音。如果生命需要根、需要涵养,民族音乐对于杨进步来说是缺一不可的。他把其理解为民族传统文化,它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不单单具有地域特色,更重要的是具有恒久的价值,能陶冶人的性情,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一把筝就像一个人。”邹希行通过古筝来看清自己,“人的各种情绪弹出的声音各不相同,没有和谐,也就没有美感,自己的不足也就出来了。”在几十年的历练中,邹希行一直在追求着自己的“中和之道”,不管是做筝,还是做人,就像傅玄在《筝赋》中所说的:“体合法度,节究哀乐,斯乃仁智之器也。”每一种声音都关乎着人。

“养筝就是要养出和谐之音,适应四时变化。”杨进步补充说,“人的修行无非也是如此,喜怒哀乐恰恰到其处,从容应对生活的一切。”民族音乐文化深刻地触动了他们的内心情感,让他们懂得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当初,因为杨进步的执着,从事了古筝制作,亲手找回了儿时的声音,完成了那件根雕艺术作品。现在,他想进一步推广民族传统乐器,发掘其中的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筝,爱上古筝。他正在与阳春市曲艺家协会商量,开办培训班和公益课堂,在社会和中小学中推广古筝艺术。希望不久的将来,在大街小巷、百姓家中,雅乐不断,古音萦绕。

新闻推荐

秋冬季,品美味的岗美腊鸭

秋风起,食腊味。岗美腊鸭讲求天时地利,每年中秋至次年春节,是晒腊鸭最好的天时。冬至前后是腊鸭最美味的时分,北风起,阳光微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