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技术“长”在泥土里

阳江日报 2021-01-05 11:23

阳江日报记者/林显军

2020年12月25日早上9时,在市农科所白沙试验基地,黄显良已在田间巡视完一圈。最近一段时间,他都忙着筹备蔬菜新品种展示会。

黄显良是市农科所所长、二级研究员。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就一直扎根在基层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一线。长年累月“亲密接触”阳光,让他的皮肤呈古铜色,熟悉黄显良的人都说,怎么看他都像一个地道的农民。

“我很少在办公室,大部分时间不是到农村就是在试验基地。太长时间不到地里心里不舒畅。”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黄显良,这样跟记者描述他的生活。在他看来,农科技术工作者就要工作在田地,技术从泥土中来,应用到田间的生产。

市农科所农艺师黄德文说,农忙人手比较紧缺的时候,黄显良会自己驾驶耙田机,把田块整理好。雨季的时候,他经常带着团队到现场,处理水浸田等情况,把天气因素对试验的影响降到最低。

2004年起,黄显良利用市农科所基地特有的自然资源条件及技术力量,主持实施超级杂交稻示范推广项目,受到了袁隆平院士及其他专家团队的充分肯定,并于2018年挂牌成立水稻国际合作研究阳江试验站,实现了国际水稻研究所在国内设立试验站零的突破。

在稻瘟抗性鉴定方面,阳江市农科所在国内水稻研究的圈子都算是小有名气,这也离不开黄显良与团队数十年的耕耘,积累了大量扎实的试验数据,并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

黄显良介绍,搞水稻育种和抗性鉴定试验,严谨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每个环节,都要保证稻种的纯净度,搞混了就会耽误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选育和筛选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必须像照顾婴儿一样无微不至,要细致观察水稻各时期的生长性状和发病情况,并做好记录,要是错过了最佳观察期,一切努力就白费了。

每年秋季蔬菜新品种展示会,已经变成了阳江市民的“网红打卡点”,背后的“操刀人”就是黄显良,他让原本“高冷”的农科所,在市民心目中的知名度提升了不少。“为了开办好展示会,农科所几乎全员出动,每年的这一周时间大家都非常累。”黄显良说,当看到自己种出来的作物受到市民欢迎时,很有成就感。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专一行才能精一行。”黄显良说,本是兽医专业毕业的他,分配到了种植业科研的岗位,虽然是半路出家,但30多年来一直是脚踩着泥土,心沉在科研上。

30多年如一日过着“脚下有泥,头上有雨”的生活,黄显良取得了筛选推广农作物新品种125个、推广农业技术32项、转化农业科技成果60项等成绩,为推进阳江市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发展贡献了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力量。

新闻推荐

维护城市整洁营造舒适环境

市妇幼保健院开展爱国卫生志愿服务活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