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才能告别“我行我塑”
[摘要]“限塑”后市民意识提高,但外卖快递带来新挑战
上图:市民使用环保袋购物。谭文强 摄
民生调查
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作出部署,其中外卖、快递塑料包装中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等被列入禁止、限制使用名单。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多个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了解到,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执行“限塑”情况普遍较好,市民环保意识提高,自觉使用环保购物袋,但外卖、快递行业的塑料包装给“限塑”带来了新挑战。
■ 本报记者/朱俏施 林可欣
▲△部分市场统一使用环保塑料袋
在银湾肉菜市场,几乎所有摊贩都使用印有“银湾市场”字样及环保标识的塑料袋。一菜贩告诉记者,环保塑料袋统一向市场管理处购入,不同规格价格不同,最小规格的4元每捆,大的要贵一些,但免费为顾客供应。
在市区马曹路永新海鲜农贸市场,记者了解到海鲜摊档普遍向顾客提供有环保标识的白色塑料袋。“档主们陆续换上白色的袋子,一是因为袋子的质量较好,不容易被海鲜触角刺破;二是因为袋子环保美观,没有气味。”一海鲜摊档档主介绍,塑料袋由档主们自行购入,免费提供给购买海鲜的顾客。但在走访期间,记者留意到,仍有少部分肉菜摊贩使用没有环保标识的塑料袋。
近日,记者走访西平北路一超市时发现,售卖水果、蔬菜等区域免费提供塑料保鲜袋。超市自助结账机器旁挂有印着环保标识的塑料购物袋,小号塑料袋每个0.2元,大号塑料袋每个0.3元,有偿向市民提供。
此外,市区部分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如喜茶、肯德基等均在服务台旁设立环保温馨提示标语,肯德基、喜茶及星巴克门店均为顾客提供纸质购物袋,自带杯子的顾客可享满减优惠。
▲△一些市民自带购物袋进市场超市
“限塑”后,部分市民的环保意识有所提升。在西平北路一超市,自带购物袋的市民余小姐说:“自己已养成自带购物袋的习惯,不仅环保方便,还省下了购物袋的费用。”在该超市人工结账通道,自备购物袋的梁阿姨告诉记者,购一个袋子需要几毛钱,自己平时出门购物习惯自备袋子,以免额外花钱。
“有部分顾客会自带购物袋,尤其是上午,一些老人来超市买菜时,基本是有备而来。”该超市的收银员说,但在晚上,部分市民在商场散步时随机逛进超市,因未能提前自备购物袋,购物后结账时会选择购买超市提供的塑料袋。
但记者在农贸市场观察到,只有少数人会自带购物袋到市场选购肉菜。市民林先生坦言,他也认为使用塑料袋不环保,但平时买菜档主会免费提供塑料袋,因此他不会自带购物袋进入市场。
▲△外卖和快递行业成为用“塑”大户
随着外卖行业兴起,塑料包装的消耗明显增大。记者走访市区多家餐饮店了解到,虽然外卖平台推出了“推荐无需餐具”的选项,但大部分市民仍选择配送餐具,商家表示快餐一般用一个餐盒搞定,例汤、配料等则使用多个塑料餐盒分开打包。
在马曹路几家快餐店,前来取餐的外卖小哥络绎不绝,每一份外卖基本上都是一个塑料袋带着两三个塑料餐盒。在某餐厅等待取餐的外卖员表示,她平均每天配送外卖30至40单,配送的外卖基本都采用塑料包装,点得越多,包装也就越多。记者以顾客的身份咨询一家店主是否可配送大批量的外卖。店主回复,其餐厅没有加入外卖平台,平时都是接一些公司餐,每一份外卖的米饭、菜品和例汤都是独立包装,1份外卖需要收取2元的餐盒费。
除了外卖,快递行业也已成为塑料制品使用较多的领域。从事代购的卢女士告诉记者,担心路途遥远商品损坏,会在商品外包裹几层气泡膜,易碎的货物一般要包装三层才发货。市民黄女士是网购达人,有时候一天能收到几个包裹,这些包裹绝大部分都是三层以上的包装。她自己也感叹,这些塑料制品在拆开快递后就变成了废品,如此厚实的包装确实浪费。
▲△制定方案加强塑料污染治理
记者了解到,10月30日,市发展改革局、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了《阳江市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工作方案》,聚焦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等四类塑料制品污染。
市发改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方案》提出塑料污染治理分阶段的任务目标,到2020年底,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外卖、快递行业塑料包装消耗大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全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以上,全市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阳江市还计划推广应用替代产品,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鼓励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装置,方便群众生活。在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植物纤维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产品。市民也要养成“低塑”生活习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新闻推荐
市打私办联合多部门开展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