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回乡感受 献计阳江发展
[摘要]曾庆存院士接受家乡媒体专访——
■ 本报记者/冯兆发 任绍华陈子玲
11月17日,初冬时节,南国依然温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阳江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再次回到家乡,参加在阳江举办的大气科学广东论坛活动。曾院士回乡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尽管旅途疲惫、公务繁忙,但见到乡亲的曾院士依然特别兴奋,就餐时放下餐盘,一页页翻看校友老照片、母校新变化图片。他还很体贴守候的记者,特别抽出时间接受家乡媒体采访,畅谈回乡感受,为科研工作和家乡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建言献策,浓浓的家国情怀溢于言表,令人敬佩和感动。
谈回乡感受
很高兴看到
阳江经济大发展
这次是曾庆存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首次回乡。与他同来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戴永久,欧亚科学院院士洪钟祥、赵思雄、彭公炳,以及参加论坛活动的几十名气象学界专家教授。
“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很大,很高兴看到家乡经济社会大发展。”曾庆存院士说,阳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山海兼优、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合金材料、海上风电等特色产业迅猛发展,为阳江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阳江的发展得到了全国全省的政策扶持,全国全省的发展也有我们阳江的贡献。现在阳江有很多方面步子迈得很快,特别是交通等硬件基础越来越好,要继续真抓实干,争取更大的发展。
谈乡音不改
阳江话保留古汉语
元素要传承下去
虽然在外求学工作数十年,但曾庆存院士每次见到阳江家乡人,都会主动用纯正流利的阳江话交流,让家乡人倍感亲切而又印象深刻。“我以前舌头出过问题,是阳江话、粤语、普通话都讲得不算好,人家说是出洋相,我说是出土相。”曾庆存院士笑着说,但作为一名阳江人,无论如何都要坚持讲阳江话,绝对不会忘记阳江话。
曾庆存院士表示,阳江话保留了非常多的古汉语元素,有时表达意思甚至比普通话更为贴切。比如,他这次到阳江时天已经黑了,用阳江话不但可以简练地表达,而且更加生动形象。阳江在古老时候有一段时期,文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是领先的,作出了很大贡献,当时的古汉语元素因此得以保留下来,我们也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谈科研目标
数值天气预报要继续
往精准的方向发展
曾庆存院士从事大气科学研究近60年,在数值天气预报与地球流体力学的数学物理基础理论研究中有开创性、系统性贡献,并对数值天气和气候预测模式的研制与计算地球流体力学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他说,气象预报有什么发生要很明白,一定要定量化、数字化,这就是数值天气预报,广东省做得非常好,并在全国、全世界得到推广应用。
在大气科学广东论坛上,曾庆存院士说,我们治学要能容纳各种不同的观点,应该有广阔的视野和胸怀,不光是容纳阳江、广东、全国,还要容纳全世界先进科技理论。他还寄语青年科学家,要抓紧时间,抓好科研业务,同时多培养人才,始终心存敬畏,为国家、为民族、为科学服务,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
曾庆存院士认为,数值天气预报接下来要继续往精准的方向发展,台风暴雨的预报虽然还是有很多误差,但预报越来越准、越来越可信了,往后要继续提高精准度就越难,涉及到探测、技术、计算等各方面的攻坚,因此要允许搞气象科研的人有一个前进的过程。
谈气象人才
吸引更多人才
推动阳江更好发展
在曾庆存院士的带动和影响下,涌现出了杨崧、林良勋、范绍佳、林文实、简茂球、敖振浪等众多阳江籍气象科研人才,在全国各地大气科研和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曾庆存院士说,阳江走出去的气象人才在全国流动是好事,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气象事业做出了贡献,他感到非常高兴。
曾庆存院士说,阳江要充分发挥这些外出人才的作用,创造条件让他们为阳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家乡贡献自己的才干。这次把大气科学广东论坛安排在阳江举办,就是希望能为家乡做点事情,促进人才、科研交流合作。
为帮助家乡气象事业发展,2012年12月,曾庆存院士率十余位阳江籍气象专家共聚阳江齐商气象现代化建设,为阳江气象事业建言献策。2017年2月,心系家乡的曾庆存院士再次回乡开展气象调研,为家乡气象工作把脉开方。
谈漠阳文化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曾庆存院士小时候与父兄围坐赋诗的故事广为传播,后来他还著有《华夏钟情》诗集,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的诗篇。作为中国诗词、楹联之市,阳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曾庆存以及关山月、何士德、阮退之、黄伯荣、苏天赐、黄安仁、陈醉等众多阳江的杰出人物,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曾庆存说,阳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出了众多自然科学、文化文艺优秀人才,就像阳江一中校歌所写的:“望瞭山麓,漠阳江东,巍然矗立,阳江一中,校园佳气,郁郁葱葱,人才辈出……”要传承和发扬漠阳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努力让更多人才涌现。阳江人聪明勤奋,乐观向上,只要我们重视发展教育,大家团结一条心,自然会培养出更多的科学家、音乐家、文学家、美术家,我们应该有这个决心和自信。
左上图:曾庆存院士接受家乡媒体采访。梁文栋 摄
新闻推荐
■记者跑医院本报讯(记者/谭兴孚通讯员/陈进杜)鲜美的海鲜粥一直是阳江吃货们的至爱。近日,市人民医院接诊了一名患者,他在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