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的漆艺人
马文棋在创作漆画。
用腰果漆搅拌瓦粉。
精美的漆器花瓶。
张韶与父亲张悌清在交流漆艺。
马文棋创作的各类精美漆艺品。
给漆瓶打瓦粉。
张韶用石膏粉在瓶模上涂隔离层。
立冬那天,灿烂的阳光让人没有丝毫的寒意,我与收藏家钟贤照、陈泽满一行拜访了马文棋、张韶两位传统漆艺人。
我们先去了马文棋师傅的工作室。工作室就在南恩路,门口不大,里面摆满了各种漆器工艺品,其中有一个漆皮箱,表层亮闪闪的,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产品。
“那是我为结婚做的,1972年开始做,1973年完成,1974年结婚。”马师傅告诉我们,“阳江的漆皮箱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它的子口。其他地区的只有一二厘米,阳江的却有六厘米左右,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潮防水。曾经有个著名的画家,专门在我这里订做漆皮箱来收藏画作。”
从南恩路走进甜酒巷尽头,我们来到张韶师傅的家。在来之前,陈泽满先生跟我提到,张韶师傅三代都是以漆艺为生,他的父亲张悌清今年已经90多岁,民国时期从学徒做到师傅、掌柜、老板。这样的漆艺世家,按道理应该是富裕人家吧!可当陈泽满先生指着一个货架堆满了娃哈哈、矿泉水之类物品的店铺,说这就是张师傅的家时,我张大嘴巴不敢相信。但是当我们跨进屋内,映入眼帘的却是满屋的漆器,漆香扑鼻,让人目不暇接。
张韶师傅今年68岁,出奇的瘦,一件格子长袖T恤显得松垮垮的,但精神矍铄,目光平静。当我叫他“张老师”时,他马上阻止了,要我叫“师傅”。
“就一个匠人而已,没必要拔高。”一句朴实的话,又让我觉得意外。大师派头何在?在形体,在眉眼,在谈吐,都是对陌生人的尊重。
张师傅带我们上了楼顶的工作室,里面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瓶子、刷子、袋子,都是与漆器有关的物品。寒暄了一会儿,张师傅现场为我们展示了漆器制作过程——依次为涂隔离层、开粉、打瓦粉。在这些工序制作过程中,张师傅动作娴熟,一脸虔诚,两眼变得亮晶晶,手中的工艺品,仿佛是一个新生儿。
我觉得好玩,也想试试,可是,当我看到张师傅那双沾满了油漆与瓦粉的手,伸出的手马上缩了回来。
我们辞别了张师傅和马师傅。走在人流如织的新华北路,一间店铺正播放着强劲的音乐,以招徕顾客。我瞥了一眼那一件件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衣衫,不禁想:现在是一个讲究成本的时代。张师傅和马师傅,一个漆皮箱、一个漆瓶要花一年多时间,这样的东西,有没有人愿意来做呢?
■ 摄影/谭文强
■ 撰文/冯美香
新闻推荐
10月1日起,中行阳江分行在全市内开展了一场信用卡优惠馈赠大活动,十一重优惠享不停,具体活动内容如下:1.文燕日用品满100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