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歌剧院 城市文化新地标呼之欲出
[摘要]“在生活当中,我们总和艺术处于一种不期而遇的邂逅状态。”——瑞安·甘德(英国艺术家)
谢卓伶(右一)参演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张桂玲参与设计的项目广州大剧院观众厅。
冯国栋参演音乐剧《烽火冼星海》。
何其沃在TED X Guangzhou演讲。
拟建的阳江歌剧院选址漠阳湖公园北侧。
在一座城市,歌剧院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场所,除了担当地标式的文化景观外,更是城市文化品位的集中体现,代表的是城市的艺术标准。阳江歌剧院的到来,可望为阳江这座滨海城市带来不一样的艺术享受,不但将填补阳江市没有专业化、现代化、高端化演出剧院的空白,也将给市民更多深入了解经典文化艺术的机会。
一座歌剧院 一个城市的文化“会客厅”
曾几何时,有很多热爱艺术的阳江人因为无法“在家门口看戏”,曾穿州过省只为看场歌剧。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年,好消息传来——阳江市将建设具有地标性意义的市民文化艺术中心以及歌剧院。
据了解,规划建设的市民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城南滨海新区漠阳湖公园北侧,北至四围大道,南至漠阳湖,西至东门南路,东至新阳河,占地面积约16.7万平方米。其中歌剧院是市民文化艺术中心的重点项目之一,包括1个1100座大剧场,1个250座专业音乐厅和1个350座多功能小剧场,预计总投资约3.5亿元。高水平、高标准的歌剧院以及文化中心建成以后,将成为阳江一个文化“会客厅”,补齐公共文化的供给短板,大大提升阳江的文化影响力。
不久的将来,“家门口看戏”不再是奢求,大型歌舞剧、音乐剧、芭蕾舞剧、话剧、交响乐,无论哪种世界级经典剧目,我们都可以不必再去广深佛,每一个热爱文化的人,都将可以肆意徜徉在剧院丰盈的艺术氛围中。
一座歌剧院 一道新意盎然的风景
阳江市民文化艺术中心将打造成一个大型文旅融合的精品工程,与“七馆合一”项目共同形成阳江文化设施聚集区。这边风景独好,湖泊、绿草,蓝天、白云,令人心情愉悦。这样的一个空间,满足了丰富多样的展示需要,建成后将是一道新意盎然的风景。
留法建筑师黄家瑶,曾参与设计了中国美术馆新馆、阿布扎比新卢浮宫、卡塔尔国家博物馆等项目。他认为,歌剧院是一个城市文化风貌的浓缩展现,往往会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作为一名阳江人,对家乡的文化发展具有深厚的关切。他希望家乡的文化建设尽量保留传统地域特色,在根植本地文化土壤的基础上,体现时代新风貌。“相较于国家级剧院恢弘的气势和很强的标志性,家乡的歌剧院可以更具有灵性和亲切感,能够体现有阳江特色的文化精神、满足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既能引进知名剧目,让阳江人足不出户看世界;又能促进具有阳江特色的剧目发展,把本土文化传播出去,成为阳江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个窗口和舞台。”黄家瑶说。
建筑师张桂玲也是阳江人,曾参与广州大剧院、武汉琴台大剧院、武汉琴台音乐厅、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重大项目的设计。她理解的歌剧院是综合性的,剧场以及展馆具有表演、展示、交流平台多种功能,由此还可以衍生艺术培训、展品拍卖以及餐饮等项目,在这里,艺术的潜移默化无处不在。张桂玲说:“每次做这类项目设计的时候,我都会想,我们要营造一些怎样的空间给民众,除了看演出之外,在这里他们还能得到什么?观演、参演、观展、交流,这一系列的活动场所应该是贴合生活,引导民众的,进入这里他们是惊喜的,在这里大家都能得到想要的舒适感。而作为一名阳江人,我特别希望歌剧院成为家乡的一张名片,希望以剧院作为中心点,内外贯通,连接外围,打造一座开放的艺术公园,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让这里成为城市里的一道风景线。”
一座歌剧院 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歌剧院不单单是一个建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歌剧院的舞台魅力被誉为是“艺术皇冠上的明珠”,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观众对艺术的感知力。对于很多大城市的市民来说,“周末在大剧院看场演出”,已然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阳江籍男中音歌唱家冯国栋,是五项国家政府奖获得者,现任星海音乐学院歌剧中心副主任。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本硕连读的他,还曾到美国旧金山歌剧院Merola歌剧训练班深造,常年活跃在国内外的音乐舞台上。“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一个城市如果能有歌剧院这么一个艺术场所,对于整个城市文化品位的提高,对百姓生活质量提升的影响,是其他形式替代不了的。我觉得新时代的歌剧院,应当是开放型的,是为大家服务的,是为大众谋福利的。就像美国的歌剧院,他可以高价卖票给有钱人看,但是也会预留低价票,专门卖给平民老百姓。音乐不分国籍,艺术没有贵贱,无所谓剧院的豪华,也不必在意剧院的大小,只要你喜欢,只要精神上需要,就可以走进歌剧院。”冯国栋说,他热切期盼家乡歌剧院早日建成,他愿意第一个为父老乡亲歌唱,努力把世界上优秀的音乐家、歌唱家、戏剧家、舞蹈家,邀约到阳江来表演。
曾经参与2020年春晚舞蹈《晨光曲》表演的阳江籍青年舞蹈演员谢卓伶,最近正在全国各大歌剧院巡回演出获得“华文大奖”的主旋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她说,尽管已经参演了250多场舞剧,但每次走进剧院,仍然会被热情的观众所打动。“剧院可以容纳很多艺术形式的演出,我觉得只要是被剧场艺术感动过的人,都会觉得一个城市需要一座剧院。剧场不是多么高不可及的地方,它应该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中。希望阳江以文化艺术中心为起点,构建起一个城市的艺术世界。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来说,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氛围和空间,拥有一个暂时隔绝喧嚣、远离日常的别样体验,让自己沉浸于另一种生活感受中。”
何其沃,阳江籍现代舞舞蹈家,二高表演艺术总监,也是一名舞蹈教育推动者。曾经在法、意、德、荷兰等国参与表演和授课。他认为,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艺术是可以提供给人们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最好途径。歌剧院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能让来客快速感受到一个城市的素养。同时,歌剧院邀请的演出作品或团队,也能促进城市之间、国际之间的交流。“这两年我的创作都是围绕城市移民和乡愁这个主题。我也身体力行走进乡村,记录村民的身边趣事,还有他们的儿时歌谣。但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关于家乡的那些故事,那些童谣,那些文化,希望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我期盼能创作出一部关于阳江的舞剧,有自己儿时熟悉的乡音歌谣,希望能够在家乡的舞台上呈现。”
一座歌剧院 一扇展示幸福的窗口
一座歌剧院,它是一方舞台、一道风景,更是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缩影,一扇动人的窗口。透过它,我们得以品味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质,管窥一座城市的生活品质,感知其勃勃生机、澎湃活力。在这个意义上而言,生活在一座有歌剧院的城市何其幸福!
作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音乐讲师,李锋在得知家乡要建设歌剧院的时候,第一时间给予关注,并转告身边亲友。“城市有个专业的音乐厅,一直是我们阳江音乐工作者和有识之士梦寐以求的事情,终于盼来了好消息!阳江市民文化艺术中心歌剧院将大大提升阳江城市文化的软实力,提升市民的音乐素养、音乐鉴赏水平,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国际级的音乐大师,会有更多的音乐欣赏、交流的机会。”当了20多年音乐老师的李锋说,一想起以后再也不用为了一场演出跑广州、珠海,自己的学生们也能近距离接受艺术的熏陶,心里就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
森米姐姐是一个特别喜欢看舞剧、看演出的铁粉。因为个人原因,从广州回到阳江工作,遇到好的芭蕾舞、现代舞剧目来广东表演,常常提前订票请假上广州观赏,多花费许多时间和金钱。得知家乡要建设歌剧院,她特别激动,希望阳江歌剧院早日建起来。“以后我就可以在家门口欣赏到高水准的演出了。更开心的是,如果遇到适合孩子看的演出,不必等到周末上省城等地,平时可以带孩子在市区看,这样孩子们能接受更多的艺术熏陶,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地方成长起来。”
人们因为一座建筑,爱上一座城市。歌剧院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壁垒,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代表,它象征着政府和民众的变革愿望,同时也是一种效应——以一座不同凡响的建筑激活城市的文化动力。
不是每一座城市,都有能力去拥抱一座歌剧院。希望阳江人有文化消费的能力,也有文化消费的素质,能拥有“看得见的文化建筑”,也能拥有“看得见的文化风景”。
让我们期待家乡的文化艺术中心早日建成,属于阳江的歌剧院早点拉开帷幕。
今天,一切皆是序章。好戏,还在后头!
■撰文/ 李宗君 陈建华
■摄影/李向东 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全市第17例!阳江烟草职工林庆通赴穗捐献造血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