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双循环 中国刀剪之都驭变突围

阳江日报 2020-09-30 10:33

机械手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先进数控设备应用到企业生产中。

工人在包装流水线上工作。

电商平台助力阳江市五金刀剪产品销售。

阳江生产的刀剪产品(资料图片)。

策划/冯兆发

文字/林显军 李宗君

摄影/梁文栋

国庆、中秋双节前,记者在海关部门获得了一份统计数据单,这也算是阳江五金刀剪企业家集体迎节的一份贺礼。2020年1-8月,全市刀剪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6.7%,而8月同比增41.4%,众企业订单排满了10月。“中国刀剪之都”的产品继续行销全球市场。

在国际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叠加影响下,阳江市五金刀剪企业一面拓展国际市场获取订单,一面挖掘国内市场适应新需求,创新打造自主品牌,进军智能装备新领域,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

经历了双重考验,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格局新形势下,阳江刀剪产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阳江五金刀剪龙头企业的“掌舵者”,通过他们的经营感受释疑解惑,为阳江五金刀剪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问路。

扫一扫看更多

逆势猛增

国内国际贸易双线飘红

9月23日,在阳江市泓佳实业的厂房里,每个生产车间几乎都看不到空余的工位,340多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加紧赶制刀具产品。

这家工贸一体的刀剪企业,主要为国外的连锁商超做贴牌代工。日产5万把小刀,从其他工厂生产的货品也每天调度过来,但赶着货期交付订单让董事长张勇军既兴奋又紧张。

“年初的时候大家都在抢订单,现在是抢工人抢产品。”张勇军告诉记者,5月开始,阳江市刀剪外贸出口逐渐复苏,到了7月,“爆单”成了阳江刀剪企业普遍的状态,整个行业已经按下“快进键”,很多企业订单已排满了10月。

穿过黑夜便是黎明。阳江市五金刀剪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鸿丰实业董事长陈世添告诉记者,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暖企惠企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职能部门为企业降成本、保生产、抢订单、拓市场上门服务,保障了阳江市刀剪产业链的稳定运转。

鸿丰实业主营的小刀生产和出口外贸,原有的产品销量今年受疫情影响明显下滑,但因为企业及时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推出了一个全新的适销产品,以新增的订单弥补了减少的份额,目前的整体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稳中有增。

多位刀剪从业人员认为,外贸出口的快速复苏,源于阳江刀剪产业集群在全球市场不可替代的地位。阳江市有着全球最完备的五金刀剪产业链,从上游钢材生产、刀具设计研发,中游刀剪机械制造、零配件制造、刀剪生产,到下游包装、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在本地都能找到相关的市场主体。这样一个“内循环”生产链条,形成了阳江刀剪在“外循环”中的成本优势和供应链优势。

发力内销

部分刀企转型打造自主品牌

面对新形势,阳江市刀企还突破传统贸易模式,借力电商平台和直播,探索打造自主品牌。

“过去外贸的订单都做不完,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很安逸。”张勇军说,阳江的刀剪企业长期处于一个舒适状态,只要依照国外客户下好的订单有序生产按时交付,就可以赚取利润。

贸易战和新冠疫情接踵而来,阳江刀剪企业就如遭到了当头棒喝。很多刀剪行业从业者开始思考,如果没有了国外的代工订单,是否还有其他的路径可走?

做了23年的外贸大订单业务,在去年,张勇军开始考虑打造企业的自主品牌产品。面向国内市场,他们设计了一套富有现代气息的厨具。面向国外市场,则分别以红楼梦十二金钗和十二生肖为主题,设计了两套喷漆套刀。“向外国人讲述中国的文化和故事,这很符合现在国潮崛起的风向。”张勇军说。

他告诉记者,公司已经组建了专业的电商团队,正在搭建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店铺。第一批产品全部在“线上”销售,借助电商平台的数据和消费者的反馈,不断完善产品。

同处于阳东区的必红公司,也是一家工贸一体刀剪企业。从2017年开始,该公司就设计了自主品牌的刀剪产品,经过这些年的线下市场开拓,目前在国内市场已经有了一定销量。正是因为有这部分产品的订单,在外贸订单中断时,工厂还能保持运转。

“国内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餐厨具是体现生活格调的一部分。”该公司总经理许二满认为,他们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出口转内销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也很受欢迎,这对于主打外贸的刀剪企业是一个机遇。国际贸易摩擦和这次疫情,也让他们重新审视了自主品牌的重要性。

自主创新

小刀中心多元创业推出抛磨机器人

在传统的五金刀剪生产过程中,打磨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重要工序,阳江甚至全国的大部分五金厂都是通过打磨机和熟练打磨工人完成的。

“这种手工方式造成车间污水横流,打磨成品质量参差不齐,每年发生不少喷射眼睛伤人事件。”陈世添说。近年来,年轻人不愿意接班、打磨熟练工“断层”,更是困扰着众多五金刀剪制造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以全自动、智能化的机械代替人工,成了行业必须破解的瓶颈。陈世添给记者回顾鸿丰实业研发数控砂带磨床过程的时候,用“倾尽所有”“孤注一掷”来形容当时的决心。

鸿丰实业长期专注于精小产品应用开发和制造生产,获得“中国小刀中心”称号。对于一个聚焦于刀剪产品细分品类的企业,要跨界进入上游的智能装备研发和制造,绝非一件易事。

抱着用技术创新为行业解决瓶颈问题,为阳江刀剪产业创出一条新路的信念,陈世添还是毅然决定带领鸿丰实业多元创业,与阳江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合作,投资研发打磨机器人,探索五金抛磨这一关键工序的革命。

“作为‘中国小刀中心’,这是鸿丰实业对行业应负的责任,也是对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响应。”陈世添说,他看准传统生产工序走向机械化、自动化是大势所趋。最终,鸿丰研发出的数控砂带磨床,采用数控技术实现了刀剪背面轮廓、弯度曲线自动高精度打磨,大幅度提高了打磨效率,且占地面积小、节省人力、无粉尘污水环保问题。

从2013年起步研发,数控砂带磨床已经更新到了第九代,成为技术成熟的智能工业机器人。除了阳江本地市场,该产品还推广到国内的刀剪产业聚集地区,如重庆大足、福建柘荣、山东临沂,甚至出口越南、印度,为鸿丰实业新增了5000万元的产值收入。

“一台数控砂带磨床可替代三台手工打砂机,功效比手工快2-4倍。”陈世添表示,数控砂带磨床填补了刀剪轮廓机械化打磨的空白,已经获得5项发明专利、4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他们正在研究更高难度的刀身打磨技术,以实现整个刀剪产品的机械化打磨。

名刀齐聚

刀剪之都集聚效应更强声威更盛

5月22日,北京产权交易所传来消息,阳江市五金刀剪龙头企业——金辉刀剪有限公司成功竞得“王麻子”商标所有权。另一中华老字号品牌杭州“张小泉”刀剪已于去年在阳江投资4亿元,建设刀剪智能制造中心。两大老字号双双落户阳江,阳江市五金刀剪产业集群大有一统江湖之势。

金辉刀剪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敏表示,收购“王麻子”是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此前,金辉为国外刀剪品牌做代工,拥有较强的制造优势,近几年金辉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今年外贸受疫情影响,做好内销是公司重要战略方向。

“这些大品牌老品牌落户阳江,是一件共赢的好事。”在陈世添看来,“张小泉”“王麻子”落户阳江,是阳江刀剪产业集群效应的一个体现。完备产业链可以帮助落户企业提升效益,加快转型升级。

陈世添认为,这些行业“老大哥”的到来,也将进一步完善阳江刀剪的产业链条,巩固阳江作为刀剪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中国刀剪全球采购基地的地位,“中国刀剪之都”的名片会更加响亮。“本土从业者应以包容、谦虚的心态迎接这些行业‘老大哥’来到阳江,在与他们学习、交流、切磋过程中不断壮大自己。”

“有句话叫大树底下好乘凉。”巧媳妇厨业董事长冯汝琼认为,两个国内老字号品牌的相继落户,对阳江刀剪产业的制造水平、在国内乃至全球的影响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本土刀剪企业会受益其中。这些大品牌同行的到来,将会推动行业的共同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共性技术的提升,一些共性问题的解决方面。

危机应对

刀剪企业要有应对风险的“抗体”

在与记者的促膝长谈中,陈世添这位在商海沉浮了38年,把一个刀剪作坊带到了“中国小刀中心”位置的行业元老,大部分时间在分享对阳江刀剪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陈世添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让企业主倍感温暖。但只有企业自身能力的增强和政策的支持两者相得益彰,整个行业才能发展得更好。

“面对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企业和行业自身一定要有‘抗体’。”陈世添告诉记者,危机是对刀剪企业的创新能力、管理水平的一次考验。面对疫情影响和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刀剪企业要保持定力、练好内功,以迎接下一波市场销售高峰的到来。

在出口外贸低迷的时候,鸿丰实业从业界邀请了多名专家来到工厂,将企业的生产工艺和工序、质量控制、生产成本等全方面做一次精益优化。陈世添还前往重庆大足、浙江龙泉等地进行学习考察,与当地同行交流推动五金刀剪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外地很多企业现在做得很好,不要总觉得五金刀剪我们做了几十年,就永远是第一。”陈世添说,阳江刀剪从业者一定要意识到“后有追兵”,不断解放思想,提升企业的创新本领、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适应消费变化推出新产品新技术,保持在市场的竞争力。

适应新格局

刀剪企业要找准市场定位

在阳江乃至国内的刀剪行业,“巧媳妇”都算是个响当当的牌子,该公司专注国内市场主营自主品牌。冯汝琼根据他20多年来运作国内刀剪品牌的经验,分享了“双循环”新格局新形势下,他对阳江刀剪销售市场的看法。

冯汝琼认为,随着国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主打外贸市场的阳江刀剪产业,转战国内市场的新机会是必然存在的。但他提醒,目前阳江刀剪年产量已占全国的75%,传统的刀剪产品目前在国内市场已供过于求。阳江刀剪产业整体上是一个外向型产业,出口量占了全国的80%以上,如此大的外贸体量如果都转向内销市场,产业肯定会出现问题。“无论如何,阳江刀剪外贸一定要稳住”。

冯汝琼认为,要想在国内市场切一块“蛋糕”,必须要有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刀剪企业一定要找准自身的定位,根据自身资金实力、产品特点、渠道资源等,制定市场方向和经营策略,从而决定内销或是外销,经营自主品牌或是代工生产。“1500家企业不能一窝蜂做事情,一定要错位发展错峰发展。”

同时,冯汝琼认为,行业竞争永远存在,没有最差的环境只有找没找到发力点的阶段,没有消失的行业只有做不好的企业。阳江有五金刀剪行业最好的政务环境、营商环境和完备的产业链条。阳江五金刀剪从业者长期在市场摸爬滚打,积累了充足的市场经验,有敢闯敢干敢当的企业家精神,如果能抓住党委政府政策扶持机遇,加快转型升级,这个产业集群一定可以越做越好,越走越远。

新闻推荐

提高自身素质培养优秀学生

丘志勇到阳东区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