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家宴:“寻找”舌尖上的乡味
月缺月圆,时间一晃,又快到中秋。在外的游子,最记挂的除了归家团聚,还有餐桌上的中秋味道。地大物博的中国,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中秋习俗。尤其是中秋家宴上的中秋菜肴,除了体现一座城的当造食材之外,更承载了关于一个家的味觉回忆。
阳江咸汤圆
思乡和补露的上乘选择
阳江市民在节假日几乎家家户户在都会煮一锅鲜香的咸味汤圆,它也占据了阳江夜市的大半壁江山,烹煮方法可谓各家各味。这道美食是阳江的当地特色,用猪骨、鸡肉、鲮鱼肉松、白萝卜、瘦肉丝、鱿鱼丝、瑶柱、腊味等熬制高汤,然后放入糯米圆子,撒上葱花。汤底醇厚浓郁,味道鲜美独特,汤圆软糯可口,是一道不可错过的节日美食。
据阳江市有经验的厨师宋子健表示,中秋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外面的游子归乡来碗热乎乎的咸味汤圆最好不过了。不仅挑逗舌尖的味蕾,还可缓解游子的思乡之情。在民俗中,素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补露(白露养生俗称补露)之说,海的味道在阳江市民的咸味汤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于阳江人而言,白露与中秋接踵而至,吃咸味汤圆既能解锁乡情,又能补露。
大闸蟹
大自然鲜味没法挡
两晋时期,一位名为毕卓的官员甚是爱吃螃蟹,喜爱之余还赋诗一首“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从此以后,“持螯”便成了古人吃螃蟹的代名词,并成为中秋佳节赏月吃月饼之外的另一项美味盛宴。
如今已经到了九月份,也就意味着到了吃螃蟹的季节了。我们国家海鲜的种类众多,其中最受人们喜欢的要数螃蟹了,中秋佳节餐桌上少不了的尤其是大闸蟹,里面满满的蟹肉和蟹黄,吃到嘴里真的是超级满足的。
清朝著名的文人李渔,在其所著的名著中大谈对螃蟹的喜爱及做法,“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贮以冰盘,列之几上,听客自取自食。”“上等的食材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当我们看完李渔这段话时,真的很怀疑《舌尖上的中国》里的这句台词正是脱胎于此,按照李渔的说法,吃螃蟹用最简单的清蒸就对了,似乎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如此鲜美的食材。
烧热蒸锅,取一只大碗放入姜片、葱结、花雕酒,蟹放入蒸笼里,腹部朝上。锅上汽后,把大碗放进锅,中大火蒸15分钟左右关火,再焖3分钟即可享受鲜香味美的大闸蟹了。中秋佳节,不妨与家人“持螯”共享团圆。
阳江白切鸡
山泉现煮原汤原鲜
所谓“清水出芙蓉”,原味简烹,是对鲜活食材最大的尊重。不要以为“简烹”即“简单”,从杀鸡到烹饪都很考功夫。厨师快速抓起一只走地鸡,放入热水中焖30秒后立即取出,用碗装半碗温水盛血,徒手搓去鸡表皮的毛,接着将鸡放在案板上冲洗干净,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为了保持活走地鸡的本味,“山泉水煮走地鸡”烹煮过程也值得讲究。先把姜片、葱结放入锅中,紧接倒入两瓶山泉水煮沸,后将鸡放入锅中完全浸没。鲜鸡随着泉水沸腾而起舞,锅中弥漫出香喷喷的蒸汽撩动着食客。10分钟后,锅中呈现出鲜鸡清汤,此时加入些许调味来增鲜将鸡捞出,香气浓郁诱人。
随后把鲜香的鸡汤盛出放下娃娃菜,加个切开的皮蛋即可做成一道上汤娃娃菜,真是一举两得。好水出好汤,山泉水煮成的鸡汤,味道仿佛活起来了。把白切鸡切开,蘸上葱姜调味料,咬一口肉质紧致的白切鸡让你体会满口惊喜的家乡味道。
清蒸鱼
舌尖抵不住的鲜甜诱惑
俗话说“无鱼不成宴”,鱼在国人心中它是一道大菜。古人食鱼生喜秋天,因为此时的鱼正在贴秋膘。开渔节后,阳江作为一个滨海城市,中秋家宴上当然少不了鱼了。人们之所以爱吃鱼,不仅在于其丰富的营养可供食用,还在于它寄托了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宋子健师傅挑选了一条鲜活的鲈鱼来做清蒸鱼,放血、去鳞、去内脏等动作需快、狠、准。如何吃到清甜鲜美的蒸鱼也颇有讲究。据宋师傅介绍,蒸鱼的灵魂不在鱼,在调味。首先要先加清油、盐将鱼肉的鲜味提出来,在鱼清蒸10分钟后,倒出盘中多余的水分,接着可加葱丝、姜丝、柠檬叶、酱油等配料去腥提鲜,可让鱼更加香甜。
蒸好的鱼整在摆盘上,装上摆饰,那种清甜鲜美的舌尖诱惑及视觉冲击,着实叫人无法抵挡。食客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调节蒸鱼方法,相信每一种配料都是适合中秋家宴清蒸鱼的“黄金搭档”。
新闻推荐
我局已分别向阳江市阳东区同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和阳江市明联日用制品有限公司送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阳税稽处〔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