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丝路涌入阳江的舶来品

阳江日报 2020-09-06 10:23

阳江日报社2008年编印的《清末·民国阳江老照片》中,有一幅由记者黄晓虹翻拍的《阳江街景》图片,原照片是住在江城南濠社86岁的老太太刘蔚莲收藏的。照片拍摄时间是阳江拆城墙建骑楼的年代,约为20世纪30年代初。画面是江城十字街口,路标指向“渔洲路、兴仁路、石觉路”。照片上显示“丰利隆”“中西药店”“杨聘三茶庄”“益母丸”“神仙水”“茂源华洋杂货”等招牌。

据了解,“益母丸”是清康熙年间由北京同仁堂制成的女性补血、活血、调经之药;而“神仙水”又称“护肤精华露”,产地东洋,属于女性护肤化妆品。该照片显示了民国期间阳江城的商业信息,那时城乡马路开通,大街骑楼商铺林立,甚至经营高档次的、进口的商品。可见来自西方的货物、观念、生活方式等影响着阳江人。

↑ 民国初年阳江中英文女子学校的学生(杜布森/摄)

◎ 学 堂

洋人当年进入阳江传播西方文化,意义较为深远的是开办学校。其中在江城开办的学校有修女院办的“多默学校”“露德女子小学”“中英文女子学校”等,校长多为美籍人士担任。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美国人韦爱贞在阳江城牛角巷办起了男女学堂,她把外国先进的教育体制和设备移入阳江,当年在那里读书的学生,有国民党中将军长莫以硕的女儿莫芳、阳江参议会参议长沙某的子女等。

当年洋学堂培养许多教徒的子女,后来融入社会,有不少人当了医务人员或公教职员,也有不少人成了爱国志士。

◎ 语 汇

阳江话,它虽然使用范围很小,却也以一个独特的语言系统,进入汉语系列。据研究、考证,阳江人常用的歇后语、谚语、俗语,都受到海丝文化的影响。

一些外国语汇被吸收为阳江方言词语,如从娃娃学语的“拜拜”(再见)到耋耄老人说的“ok”(好),都不是本土的原生语言。由于历史、地域、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阳江作为海丝路重要中转站,一些随着海贸和中外文化交流而“舶来”的词语,渐渐演变成了阳江话词语。比如:

tie汰(领带)、Decron 的确良(布料)、ball 波(球)、taxi的士(出租车)、mile咪(话筒)spanner士巴拿(扳手)、store士多(小店铺)、boss波士(老板)、sir差人(阿蛇)、mammy妈咪(妈妈)、Fans粉丝(痴迷于网络的人)、excellent犀利(厉害)、party派对(聚会)、tips贴士(小费)、sofa梳化(沙发)、motor马达(电动机)、parking泊车(停车)、Check刺刺(查查)、out呕嘟(出界)、hamshop咸湿(好色)、modern摩登(时髦)、mini迷你(微型)……

阳江方言植入了舶来语言,这是海丝文化交流、语言包容的一种正常现象。

◎ 西 医

据2000年版《阳江县志》记载:清光绪十五年(1889),基督教在阳江城东门外邓家园创建医室 ;光绪二十八年(1902),美国基督教在江城城东购地建“阳江化民博济医院”,民国二十一年(1932)改为“福民医院”(下图)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美国医学博士威廉·哈维·杜布森(William Hervie Dobson.),受美国长老会派遣,作为第一位医疗传教士来到阳江行医传教。

杜布森医生处理白内障手术十分拿手,据“老阳江”回忆,他一小时可进行五例这样的手术。据报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该院治疗过371名住院患者和6812名门诊患者。

◎ 食 品

带“洋”味农产品,不断被“引进”入阳江市场。其中洋葱、洋芋、洋桃等,顾名思义是来自“洋”的;西芹、西洋菜、西红柿等,是来自“西”方的;番薯、番芋、番菠萝、番石榴、番鸭等,是来自“番”邦的。还有,我们日常食用的香蕉(原产于东南亚)、绿豆(原产于印度)、甘蔗(原于印尼爪哇岛)、暹罗米(原产于泰国)、大蒜(从西域传入)、胡萝卜(原产于西亚地区)、荷兰豆(荷兰人引入)、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原产于秘鲁)、辣椒(原产于美洲)、生菜(从地中海沿岸引来)……可以说我们日常接触的舶来食品比比皆是。

这些产品,对开阔阳江百姓的饮食眼界和解决群众的温饱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

◎ 用 品

由海外引进阳江的日常用品也不少,如阳江人称作“番碱”的肥皂(法国人发明)、洋火(火柴)及火水(煤油,英国化学家发明)、洋遮、钟表(意大利人发明)、沙发(埃及人发明)、洋钉(洋人生产)、“红毛泥”(水泥,英国人生产)。还有乐器中的小号、小提琴、手风琴、钢琴、洋鼓、色士风、爵士鼓等都是“老外”传来的。

◎ 洋 货

清末民初,各种舶来的商品、观念、生活方式同样影响着阳江人。

在《清末·民国阳江老照片》中,有一幅标题为《洋货· 阳江街头一景》的图片,并附说明:一个小脚(缠足)女人拿着一个包袱走在街上。街道上有商店,左边商店写着“郑堂各省生熟药材”,右边店铺写着“福泰和钟”“洋货”等招牌,街道上悬挂的横幅也有“钟表洋货”广告。

珍贵的老照片见证了阳江在清代就有进口商品经营,“钟表洋货”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舶来品”。

曾有阳江民谣唱道:“西装反领,士的眼镜,狗蝻虫,索紧颈……”当年,阳江城有了经营洋服的店铺,生意胜于经营唐装。“西装反领”是说脱下唐装穿西装,衬衫也是“翻领、立领”的洋服。“士的”是英语stick的音译,指手杖。当年西方的配镜技术传入我国,追求时髦的人戴上“眼镜”、拄着手杖,加上“狗蝻虫,索紧颈”(脖颈系上像毛毛虫般的领带),活像“假洋鬼子”,然而,当时不少人认为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 江城南濠社86岁老人刘蔚莲收藏的民国时期阳江街景图片

↑ 洋货· 阳江街头一景

◎ 建 筑

民国二十年(1931)李伯振任阳江县长,对城建工作很重视。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河堤路、太傅路、南恩路、渔洲路、兴仁路、龙津路陆续建成。一幢幢仿效西方建筑的骑楼鳞次栉比,沿街而建,形成了由柱廊组成的长廊。阳江的商贾们接受了西方建筑风格,在建筑材料上,多采用进口的“红毛泥”(水泥)、彩色玻璃和混凝土,西式的柱、墙、门、窗、檐,成为骑楼立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洋式楼房经过了近90年的风雨侵蚀,虽然显露了斑驳的岁月烙印,然而那些楼阁的西式雕饰,仍然存留下来。

除了江城的马路,在阳江儒洞、织,阳春春湾、合水等镇,至今也有“风雨廊”式骑楼遗存。

建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的阳春文塔(民间又叫“番塔”),打破传统格局迎合西洋观念而建成。阳春文塔之所以叫“番塔”,是因为整个塔型正好形成了三个“十字架”,有着浓重的番邦宗教色彩。建造者借助“欧风泰雨” 建塔,具有西方建筑理念,恰到好处地标示出了春城文塔的世界性意义。

阳春“四角大楼”是民国时期由阳春首富游君寿兴建的,位于春城旗岭尾头岗咀,是一座正方形的洋楼,人们称之为“四角大楼”。这是当时阳春城第一高楼,洋楼的庄园四周筑围墙、建门楼,配以西式装饰,十分壮观、“洋气”,可以和开平碉楼相媲美。

↑ 民国《阳江志》对素馨花的记载

◎ 花 木

据《明一统志》记载:“阳江县东有一个素馨墓,素馨姓刘,南汉王爷女,死后葬于此。坟上遍种耶悉茗花。”耶悉茗花又称素馨花,是巴基斯坦国花。西汉大夫陆贾奉朝廷之命出使南越国,把来自西域的香花“耶悉茗”和“茉莉”带到南方。阳江也就在南汉时期开始栽种“耶悉茗”。

据2014年8月4 日阳江日报《李伯振与阳江民国期间城市建设》载:民国二十三年(1934)3月,阳江县长李伯振派人买回美国杉树苗100株,在织大垌山风景区种下72株,其余分种在县城学校、北山及中山公园等地。此外还购进了一批洋紫荆、盘架子、大叶桉、石栗、橄榄、台湾相思等优质速生树种栽种。

橡胶是国家战略物资,我国的橡胶树是在国外封锁的情况下,1904年由爱国华侨从东南亚国家冒险将种苗带回国引种的。阳江各农场突破了北纬17°橡胶树的生长“禁区”,所种的橡胶树不但成活率高,产量也较高,阳江垦区成为我国产胶基地之一。

阳江垦区各农场除了种橡胶,还引进海外的剑麻、胡椒、香茅等种植,为发展我国热带作物作出贡献。

新闻推荐

阳江市人民医院正门封闭施工请绕行

本报讯(记者/谭兴孚通讯员/杨芳)9月3日,记者从市人民医院获悉,按照院区升级改造计划,该院将于9月4日傍晚开始对医院正门实施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