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攻关重点产业发展技术难题
[摘要]阳江市中乌巴顿技术研究院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地方科研团队
■本报记者/陈子玲
7月29日,位于阳江高新区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阳江市中乌巴顿技术研究院内,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设备。伴随着机器人连续转动的手臂和一道道白亮电弧的闪现,3台设备已正常运行,将在后续工艺试验与技术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落户阳江的第一家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院,阳江市中乌巴顿技术研究院受到广泛关注。2017年5月,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高世一博士作为省首批科技专家服务团阳江团长选派到阳江从事科技服务,促成阳江市中乌巴顿技术研究院落地,并担任研究院院长。近日,记者采访高世一,了解研究院建设进展。
阳江首家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院落户高新区
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填补阳江国际科技合作创新载体及科技平台的空白,助力阳江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2018年3月7日,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与阳江高新区管委会签署共建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阳江分院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6月17日,阳江分院以“阳江市中乌巴顿技术研究院”注册成立。
研究院面向阳江风电、合金材料及五金刀剪等产业需求,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先进焊接技术等学科方向,聚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开展人才引进培养、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工作,未来几年建设成为立足阳江、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国际科技创新研发机构。
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派出由中乌双方专家教授组成的人才团队参与研究院建设,并凝聚一支本土化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关键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提供解决方案,为阳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省、市高度重视研究院的建设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目前研究院内部装修接近尾声。记者在参观时看到,研究院办公试验场地2000多平方米,分为展厅、实验室、培训室和办公区四大区域。其中双带极堆焊设备、双丝窄间隙埋弧焊设备、机器人CMT焊接及增材制造系统在实验室已完成安装,调试成功后可投入使用。
先进装备技术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五金刀剪是阳江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阳江市全力推动合金材料、海上风电两大新兴战略产业加快集聚成链,多产业蓬勃发展,为阳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针对产业发展遇到的难题,阳江市中乌巴顿技术研究院首期在建4个技术应用研究平台——搅拌摩擦焊技术应用研究平台将为海上风电散热器等关键部件制造及合金材料焊接提供技术装备;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应用研究平台将为合金材料生产线关键零部件修复再制造及五金刀剪产业产品个性化制造提供装备及技术支持;厚壁构件焊接与防护技术应用研究平台将为研发海上风电大厚板构件高效焊接及面向海洋零部件表面防护技术提供支撑;机器人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研究平台服务并提升合金材料及五金刀剪产业的自动化水平与先进制造能力。
高世一介绍,研究院规划建设分析检测服务中心,面向阳江重点发展的镍合金、高端不锈钢、海上风电等材料与产品结构研发及应用需求,实现材料微观结构表征分析、海洋平台结构评估及寿命预测等。此外,研究院还将打造技术技能培训中心,与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阳江职院、阳江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室,针对学生、企业员工开展专业知识培训,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专职技能人才。
凝聚一支人才队伍攻关技术瓶颈难题
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力量的支撑。高世一介绍,研究院技术团队一年来深入到金风科技、粤水电、广青科技、英格电气及五金刀剪龙头企业多次调研,针对五金刀剪企业遇到的焊接问题进行前期试验和工艺开发,为刀剪打磨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就海上风电海洋平台技术研发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今年,研究院还承担了市科技局重大科技项目,针对海上风电塔筒研发高端等离子切割装备,进一步提高大厚板切割效率和质量。
目前,阳江有6家机构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阳江市中乌巴顿技术研究院名列其中,通过博士工作站建设吸引更多博士前来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未来,我们不仅要招聘高层次人才、与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或其他研究机构共享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打造一支本土化的研究团队,常驻阳江开展科研攻关。”高世一介绍,作为一个汇聚高端科研人才的创新载体和科技平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面向企业进行科技服务,研究院也可通过和企业共建工程中心或实验室等方式,推进产学研合作,全面服务产业发展,为阳江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科技支持。
新闻推荐
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阳江市经济运行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阳江经济发展半年报出炉的节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