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年轻人也会患帕金森病
← 护士指导患者做帕金森操。
↑ 黄干主任进行带教查房。
近些年,帕金森病越发常见,它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大“杀手”,且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运动迟缓、行动障碍、手发抖是很多人印象中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但其实,嗅觉减退、睡眠行为障碍、便秘、焦虑、抑郁及颈肩、腰部僵硬酸痛等临床表现,也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前期预警信号。市中医医院脑病中心主任黄干表示,就目前的医学手段,帕金森病越早诊断,越早干预,病情越能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
帕金森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一般来说,帕金森病在50至65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据统计,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1.7%。
70岁的市民林阿婆,以往爱社交、跳广场舞,近10年家属反映其逐渐不爱与人交流、连平时最喜欢的广场舞也不跳了,常感疲乏、头晕、多思,性格明显改变。1年多前患者因“行动迟缓、走路向前冲”到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查体:面部表情减少,慌张步态,诊断为“帕金森病”,予“美多巴、森福罗”等治疗后症状改善。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发现患有帕金森病。41岁的市民关女士,是一名美术老师,7年前出现肢体震颤,伴有小腿肌肉紧张、疼痛,多次在骨科门诊就诊,后出现运动迟缓,步行困难,肌张力增高,不能画画,到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诊断为“帕金森病”,予帕金森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黄干表示,年轻人也会得帕金森病。以前技术不够发达及临床经验不足,漏诊的情况比较多,随着技术的发展及临床经验的丰富,逐渐发现,帕金森病并不只是神经退行、老化导致的疾病,还有一部分原因与基因及环境等相关,帕金森发病正呈年轻化趋势。
帕金森病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该病目前尚不可治愈,一旦发现,首先要有正确的治疗态度,现在可以通过药物、手术、康复等手段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非运动症状的诊断及治疗
帕金森病发病很隐匿,早期的帕金森病通常会伪装成形形色色的症状,给诊断带来非常大的困难。等到出现显著的运动缓慢和肌肉僵硬以及手部震颤和面具脸、碎步态的时候,其实疾病已经度过了它漫长的发展过程。
“临床上,帕金森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特征,有些患者会有自主神经症状、抑郁或者睡眠障碍等。”黄干介绍,提起帕金森病,大家可能会想到颤、僵、慢这些典型特征,而常常忽视了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早期预警症状有嗅觉减退、睡眠行为障碍、便秘、焦虑、抑郁等表现。如果家人出现上述非运动症状,应及时诊治,给予帕金森病患者更多关爱。
黄干指出,有研究提示,帕金森病起源并非脑部,而是在胃肠道,因此该病持续发展之后,病人的营养吸收能力变差,会变得日渐消瘦。同时,也会伴随植物神经紊乱等问题的出现。
帕金森病的发病历程缓慢,基本以年为单位计算,发病早期很难被检测出来。该病加重以后,会出现震颤严重、四肢僵硬、走路困难等问题,严重者只能卧床,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病人还有可能由于卧床造成褥疮出现,吞咽困难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早期的识别和干预很重要。
一旦发现有类似早期症状,应及时找专科医生就诊,及时鉴别,争取明确诊断,提早干预,切勿错失治疗时机。由于帕金森病目前基本没有办法完全治愈,所以只能做到尽早发现并用药物控制病情。除药物治疗外,心理干预也同样重要。帕金森病所引起的焦虑抑郁等问题需要家庭和朋友的关心,以帮助病人调整心理状态。
黄干表示,帕金森病尚未找到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但人们可以从心情和环境等方面来预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情绪管理,保持轻松,心情愉悦;留心周围环境,避免直接接触农药等化学物;并注意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预防。必要时可通过美多巴试验来确认或排除帕金森。
专用病房为患者提供贴心服务
近年来,市中医医院十分重视神经亚专科建设,着力研究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难度,不少医院存在漏诊现象,耽误病人治疗,市中医医院希望能填补这一诊断上被忽视的空白。
市中医医院为此专门设立专科门诊,方便疑似病人到此就诊,医护人员跟踪记录做成档案。专科门诊每年就诊量达几百个。该院脑病中心设立3间专门的病房,提供12张床位专门收治帕金森病人,进行集中观察和治疗。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医护人员查房和护理,也便于病友间相互交流和鼓励。
不仅如此,该院在两年前就设立了帕金森病友会,每一至两个月开一次病友会,由医生进行科普和推广,给病人介绍治疗手段和注意事项等。同时,医生也会在病友会微信群里发送相关医学知识,得到“帕友”们的充分肯定。
另外,该院与省中医院密切联系,派出医护人员参与培训,通过参观和学习,完善医疗档案、资料整合等工作,学习中西结合的治疗手段,争取提供更专业的诊断和治疗。该院还开设了“名老中医查房”,通过组织名老中医对帕金森患者查房,充分利用中医特色,提高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水平。对于综合治疗和康复训练方面,该院正在计划配备相关训练器械和增加综合性的康复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无法彻底治愈但要积极干预
对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是导致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未能及时就医的重要原因。虽然帕金森病仍然无法彻底治愈,但有调查发现,发病后1至3年内便开始积极治疗的患者,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发病后4至6年才开始治疗的患者。
心理疏导。很多帕金森病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等非运动症状,亲友一定要积极疏导,给予理解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不要因为患者动作迟缓就大声呵斥,而是要多鼓励。
药物治疗。可以服用增加脑内多巴胺的药物,从而减轻苍白球的过度活动,使得症状减轻。在疾病的早期,药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但遗憾的是,目前的药物治疗不能阻止病情发展,而且随着疾病的进展,药物的疗效会逐渐减弱。
手术治疗。主要有脑深部电刺激、苍白球或丘脑底核毁损或切除术、干细胞移植手术等,目前我国北上广等地的大型脑科医院此类技术已相当成熟。
康复治疗。本病患者早期应坚持一定的体力活动,主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四肢各关节做最大范围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以预防肢体挛缩、关节僵直的发生。中药或针灸有一定的辅助作用。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运动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降低。此时,宜注意日常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走路时持拐杖助行。衣裤应易于穿脱,餐具要方便好用且保温,在走廊、浴室加装把手,铺防滑垫,卧室安装夜灯,铺设厚地毯等。晚期卧床者应每日做被动肢体活动和肌肉、关节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
专家简介
黄干
主任医师
阳江市中医医院脑病中心主任、脑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内科教研室主任,阳江市脑卒中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阳江市管拔尖人才,阳江市中医院医学领军人才。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肌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传统医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卒中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神经系统疑难杂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阳江市医师协会神经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阳江市脑心同治学会副主任委员。
曾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研修一年。主持及参与科研立项国家级二项、省级二项、市级五项,获第三届“广东好医生”提名奖,第二届“南粤好医生”,首届“阳江市最美医生”、阳江市十大杰出青年、阳江市振兴发展好青年、阳江市优秀医师、阳江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黎胜驹
主任中医师
阳江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副主任,阳江市中医医院医学杰出青年人才,广东省传统医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卒中分会常务委员,阳江市医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1项。先后到北京协和医院、广医二院、省中医院等医院进修神经病学、危重病学,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帕金森病及各种运动障碍疾病。
李莲英
副主任医师
阳江市中医医院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弟子,曾先后至广东省中医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进修,擅长中西医诊治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癫痫、痴呆等各种神经内科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孙巧杰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在广医二院神经内科进修。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帕金森,痴呆、头痛、眩晕、周围神经病变、癫痫及其他神经系统相关变性、感染、肌接头、颅神经等疾病。熟悉肌电图的操作。
洪荣庆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曾于珠江医院、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进修学习,担任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头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肌肉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传统医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阳江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阳江市脑心同治学会委员。擅长于中西医结合诊疗脑血管病、帕金森、癫痫、脊髓疾病等疾病。
■ 本报记者/谭兴孚通讯员/曾倩萍■ 图片/市中医医院提供
新闻推荐
下午4时,冯阿姨就买好花束,还带着亲戚家的4个小朋友一起来到阳江二中考点外,等待女儿从考场凯旋。小朋友的脸上、花束上都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