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职教协同育人机制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羊城晚报 2020-06-22 13:08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大湾区周边地区主动对接融入大湾区教育联动发展中,探究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政、校、企协同育人问题的产生、理论依据和路径选择等显得紧迫而重要。

一、问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及政府资源投入力度的差异等主要原因造成了教育资源结构性分配不均。教育资源结构性分配不均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的教育规划。跨区域的教育资源引入和更为广泛的政、校、企合作日益成为地方教育发展的优选路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探索区域教育联动发展路径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大互联互通功能必将加快周边地区的生产力对接和产业转移承接。职业技术教育在先进生产力对接和高质量产业转移承接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大湾区制度、产业环境和职教资源之间构建高效的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逐渐成为区域教育资源优化整合面临的现实课题。

二、协同育人的理论依据

“协同”一词源自希腊词汇“Synergetics”,其意为“共同工作”,“协同”概念最初由德国学者Heken提及。在“协同”概念的基础上,管理学家泰吉(T·Tyejee)和奥兰德(G·E·Osland)又提出了“战略缺口”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间必须通过强强联合组成战略联盟实现短板互补才能堵住实际业绩和战略目标之间的缺口。在“战略缺口”理论视域下,政府、企业、学校三者在发展目标、资金投入、组织行为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政府主要着眼于宏观调控和社会治理,微观企业主体主要瞄准如何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公办院校出发点更多是考虑如何提高学术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由于政、校、企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更应利用大湾区有关资源整合、战略规划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有利契机构建区域教育联动发展长效机制并最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三、协同育人的路径选择

以阳江为例,阳江与大湾区多个城市毗邻相望,这为阳江发展提供了有力引擎。目前,阳江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议题多聚焦于产业转移、产业共建,区域教育联动协同育人研究应予以重视。

1.优化顶层设计,着眼于互动机制构建

区域教育联动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引导和协调。从系统学视角看,大湾区内部城市间的行政壁垒相对较低、协同度高,教育资源要素能够在湾区内部自由流动,而一旦涉及跨市教育合作时,行政壁垒往往成为制约区域教育联动发展的掣肘,比如学制设置、学分认定、职称认证等。因此,一要在组织上构建一体化的议事协调机构消除壁垒障碍。二要在制度上化解规则冲突,实现规章制度对标大湾区。三要在实操上积极沟通谋划教育合作项目。

2.强化资源共享,着眼于办学内涵提升

全方位、深层次的协同合作是区域教育联动发展的关键。校企合作的基础是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共赢。如何促成这种共赢效果?虽然德国的“双元制”等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但是,立足中国国情和当地实际才是“天道”。第一,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比如组建产教融合合作组织、学生创业指导与孵化基地,建立资源共享的专家库、项目库、成果库等。第二,要针对大湾区人才需求科学设置急需专业群、实训基地群等。第三,要在教学中增强大湾区企业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法等的话语权。

3.深化合作意识,着眼于共赢格局形成

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三大湾区的成功原因是既有优势的产业群,又有健全完善的教育集群。阳江主动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育人,一是要深化校企“双主体”合作意识,彻底解决企业积极性不高导致育人效果不佳、育人深入程度不深的“顽疾”。二是校企要协同做好实践育人,大力推动“学徒制”教学改革,校企双方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共赢。三是校企要合力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在区域教育联动发展总体规划下,政、校、企要从长远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岗位能力需要与人才培养规格间的匹配,从根本上解决政、校、企三者之间因信息不对称、各自为政所导致的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难困境。

(作者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主任、副教授)

新闻推荐

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建设

我市组织收看收听省电视电话会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