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阳一源水 情牵三代人

阳江日报 2020-04-20 09:03

[摘要]群山间溯源,记者走进母亲河源头探访生态公益林 “守护者”

记者一行跟随薛大峰巡山。李凯 摄

漠阳江的碧水沁润漠阳两岸,哺育代代漠阳儿女,为绵长的岭南传奇史诗润墨添彩。千年时光荏苒,时至今日,漠阳江依旧拨开峻岭群山滚滚向海,为阳江迈向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注入源源活力,这条伟岸的长河也在岁月积淀中成为漠阳儿女的精神象征。

饮水思源,源在云帘。4月15日,记者一行在群山之间溯源,走进母亲河的源头——阳春市河镇云帘村,探访了漠阳江源头生态公益林的“守护者”薛大峰一家。寒来暑往,他们与青山为伴,与林海为伍,将岁月镌刻进苍茫林海,将足迹烙印在延绵山峦。薛大峰一家三代在云海深处的坚守与奉献,正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鲜活注脚。

坚守深山12载护佑一片绿

“屋在深山里,人在画中居。”

4月15日上午,阳光明媚,从市区辗转向北,通过107乡道,再沿坑洼的山土路颠簸前行,途经百余公里,绕过群山,云帘村洒面自然村的薛大峰家才缓缓映入眼帘:蓝蓝的天幕下白云悠悠,绵延群山之上林木葱郁,婉转的鸟鸣从大山深处踏风而来。红砖平顶房掩映其中,门前鸡鸭踱步,小狗悠闲,孩童撒欢……“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气息扑面而来。

“快进来坐。” 薛大峰的父亲薛钊敬迎出门来。他是闻名周遭的“老护林员”,如今虽已退休,但隔三差五还是会去山上转转。

红砖屋前,面向大山,年过花甲的薛钊敬回忆起洒面村的过往。记忆里,村子不大,但原本也有200多人同住在山里。后来由于一直没通电,交通不便,通信信号差,同村人陆续搬走,原本就寂寥的大山里慢慢就只剩下薛钊敬一家。

“这里地处偏僻,条件差,没人愿意上来守这片山林。” 15年前,当林业站工作人员找到薛钊敬,希望他能成为这片山的护林员时,他没有犹豫,一干整整12年。在这片“桃花源”之外的人或许很难想象没有电如何生活,但薛钊敬一家人却在困难中无言地坚守。

“这是自己的地方,自己的财产,要守好护好。”生于山里,长在山里,对薛钊敬而言,守护这片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就像守护自己的“家”。

护林初始,薛钊敬时常会遇到想用“钱”换“林”的外来人,这些人想进山烧炭,亦或是采伐林木盖房。“这是集体资源,不能据为己有。”面对诱惑,薛钊敬严词拒绝。久而久之,那些打山林主意的人再也不敢找上门来。

令薛钊敬老人自豪的是,护林12年,山林无恙,林木愈加葱郁了,这些无言的树木就是他最好的功勋章。望着苍茫大山,薛钊敬老人笑了:“累一点也是值得的。”

与6000亩山林日夜为伴

“走,巡山。”换上胶鞋,披了件迷彩服,拎过镰刀,薛大峰准备向大山进发了。2017年,薛钊敬退休,同父亲一样深爱着这片大山的薛大峰回到家乡,循着父亲的足迹,看护王成岭至大秧地之间的近6000亩山林。

“山路不好走。”薛大峰那上六年级的14岁儿子薛锦定递给记者一行每人一根竹棍。

“你不用吗?”

“我对这里熟得很,用不着。”

进山的羊肠小道崎岖难行,硌脚的石头像是大山留的小障碍,尽管记者拄着竹棍,但依旧走得小心翼翼,而薛大峰却是如履平地,大约是大山已经接纳了这位守山人。“平时一个人走,还能更快些。”

每个月,薛大峰至少要巡山五次,每次走15公里山路,步行3个小时有余。日积月累,薛大峰的脚磨出了厚茧,鞋子也破了一双又一双。

一路前行,说起这片山林,薛大峰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故事。

“这是二三十年前,我和爸爸一起种下的树。”自小,薛大峰便喜欢跟在父亲身后,穿梭山林,童年记忆的桩桩件件都与这片山林有关。薛大峰直言“对这里太熟悉”,哪棵树是新生长的,哪一条小路通向哪里,他都了然于心。也正因如此,山里的一草一木,对薛大峰而言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一个人,会寂寞害怕吗?”面对此问薛大峰说不会,因为有熟悉的山水作伴,有欢歌的鸟儿相随,也有肩上担负的责任。

保护山林不受山火、人为破坏、病虫害的侵袭是薛大峰的工作。“森林密度大,一旦着火可不得了。”每年的森林防火期,是薛大峰神经最为紧绷的日子。山下做宣传,山上忙巡查,只要遇到异常情况,即使是在午夜时分,他也会第一时间步入大山,漆黑的夜里唯有一束手电筒的光亮为他壮胆伴他前行。

打头的薛大峰一路走,手中的镰刀不时上下挥舞,拦路的杂草、挡宣传牌的枝条,在手起刀落间伏于地面。

“磕磕碰碰的皮外伤是免不了的。”大山并不总像从远处看上去那么温顺,巡山时,薛大峰布满划痕的手又被扎进了一根刺,而对此他早习以为常,并不在意。广袤的山林并不只与薛大峰一家为伴,各种昆虫、野猪甚至毒蛇也是山里的“原住民”,薛大峰也曾直面野猪,被毒蛇咬伤,所幸他野外经验丰富,并未危及生命。

“我家住在漠阳江源头”

“这就是漠阳江源头了。”循着薛大峰所指的方向望去,林木参天蔽日,潺潺山泉水,穿越溪涧肆意流淌,清澈见底。“这水清凉甘甜,可以喝到饱。”说着,薛大峰弯下身子,双手捧起山泉水喝了两口。

这里是薛大峰巡山的重要一站,也是他的临时补给站,渴了累了,就在这里喝水歇脚,再出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人慕名前来溯源,这里渐渐变得热闹起来。“遇到问路人,孩子会为他们引路,见到垃圾也会主动捡起。”薛大峰满脸自豪。

为问路者引路可并不止这么简单。“有陌生人来了,我会跟着他们,监督他们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树林。”说到这里,薛锦定一脸严肃。他说,只有周围环境干净了,才能减少对水的污染,这样大家才可以喝上干净的水。“我想在山上安装垃圾桶。”薛锦定悄悄凑到记者耳边说,他在考虑这件事,还没告诉别人,这是他的“秘密”。

“和同学讲,我家住在漠阳江源头,但他们不信。”在薛锦定心中,家住漠阳江源头是件幸福且自豪的事。在学校,他时常向身边的小伙伴宣传环保和保护森林的知识。他说:“希望大家都能爱护环境,爱护森林。”

在薛锦定眼中,父亲和爷爷都是英雄,因为他们保护着森林,保护着漠阳江源头。薛家三代人虽然只是千千万万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者的一个平凡缩影,却是中华大地绿色生态工程的非凡折射。

“喜欢这里吗?”

“喜欢,这里山清水秀空气好,还能和动物在一起。你听,鸟在唱歌呢!”

“一个人上山会不会迷路?”

“绝不会,这里,这里,还有那里,我都去过。”站在家门口,薛锦定用手指着眼前的各个山头,孩童清澈的眼睛里满是自信,苍茫大山对他而言就是最熟悉的伙伴。

“小时候树还没这么高,现在茂盛了很多。”望着大山,生于斯长于斯的薛大峰倍感自豪。儿时的乐园成为薛大峰工作的热土,如今这片热土又成为儿女们嬉戏的乐园,或许将来这里还将交由儿女们去悉心守护。

新闻推荐

为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

阳春市卫生健康系统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