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比较优势+龙头企业”模式推动产业发展
[摘要]发挥比较优势:
【核心提示】
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各地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比较优势已经成为一个地方率先发展的先决条件。全会指出,多年来,我们采用“比较优势+龙头企业”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要认真总结经验,按照这种模式复制更多的成功范例,善于“借船出海”,加快形成更多的比较优势,通过招引大项目,把优质资源变成优势资产,带动产业做强做大,打造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电力能源、基础原材料、产业拓展、农副产品、休闲旅游等的重要基地。
【部门解读】
发挥比较优势强化龙头企业带动
阳江市比较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条件良好,土地开发潜力大,自然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安全充足,港口、高铁、机场等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建设,紧靠大湾区庞大市场。“比较优势”是要靠我们发掘和打造的,需要在资源、营商环境、物流条件等方面下功夫;“龙头企业”就是要在既定产业的国内外500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中查找引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梁所毅表示,多年来,我们采用“比较优势+龙头企业”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提速,特别是风电装备制造业、合金材料产业发展迅猛,预测2019年全市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4.3%;装备制造业投资额增长50.0%,有力支持阳江市经济发展。
据介绍,阳江市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短短几年时间,形成了风电装备制造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个龙头企业到产业基地集聚成型。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实现了从冶炼、热轧到冷轧、深加工上下游全覆盖的全产业链格局。此外,五金刀剪产业不断做强做优,食品产业链条逐步健全,电力能源产业不断壮大,粤西服装生产基地正在形成。
梁所毅表示,阳江市通过“比较优势+龙头企业”模式推动产业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好经验:一是抓规划,促引领。谋划和推动形成大产业大发展格局,对两大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布局和规划,出台行动方案和系列政策措施,强化产业导向。二是抓龙头,铸链条。按照“引进龙头企业,招引相关企业,形成主导产业”的工作思路,加速产业集聚。三是抓转型,增动能。大力推动“机器换人”,积极构建“互联网+”云平台,以点带面促进五金刀剪等传统产业向高端高新方向转型升级。四是抓创新,强后劲。高度重视创新载体建设,全力创建国家高新区,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发展平台。
五大举措推动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梁所毅表示,新的一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进一步完善各项举措,继续通过“比较优势+龙头企业”模式,全力推动阳江市工业经济特别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一是推动项目促产促建。把促项目引进、建设、投产摆在首要位置,推动签约项目尽快动工、动工项目加快建设、建成项目尽快投产。重点推动润龙一二期、宏旺二三期、甬金冷轧、中车电机等重点项目2020年建成投产,力争推动超亿元装备制造业项目投产7个以上。
二是大力实施精准招商。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精准招商。结合实际,重点以风电装备制造、海工装备、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强链、扩链项目,力争全年新引进超亿元装备制造业项目10个以上,并推动落地建设超亿元装备制造业项目7个以上。
三是加大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市县联动加强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工作,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及主要经济指标居省内乃至全国同行业前列的龙头骨干企业。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力争2020年培育新增超50亿元企业2家、超20-50亿元企业3家、超10-20亿元企业1家。
四是强化创新驱动。继续加大对重大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重点培育壮大一批支撑和带动全市科技实力的装备制造业。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加强人才培育和促进人才聚集,不断完善引进领军人才和创新型科研团队机制。
五是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加快完善和提升园区风电装备码头、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码头、厂房建设,加强土地储备,满足项目和企业建设生产需求。
新闻推荐
市政协委员、宏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高志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