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王老师”们的身体被掏空
近日,一则山西民办中学的王老师打着点滴坚持上物理课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王老师称为了不耽误学生期末考试复习进度,这样做实属无奈之举,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有网友提出,他这么坚持到底暖心还是扎心?笔者为王老师的本意点赞,其高尚师德值得社会肯定,但并不赞成这种“身体被掏空”的工作方式。
据报道,王老师身为校长,要处理学校安全、消防、卫生食品等繁杂校园管理工作,还兼任3个班的政治和物理老师。由于长期重负荷工作,他的身体时常出现各种小问题,常需要输液。其实,像王老师这种“孺子牛”般的老师,我们身边并不少见。笔者了解过,阳江市一些乡镇中心小学多年来教师紧缺,一个老师要担任好几个班的课程,按她们的话说是“忙得不敢生病,除非病得严重了才请假”。
对这些不计个人得失、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的辛勤园丁,不论学生、家长还是社会都应心怀感恩,给予老师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说到底,迫切解决农村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以人为本,才是给“王老师”们最好的减负方式。笔者认为,其一,继续在政策上倾斜扶持,以引导往届师范毕业生到乡镇学校支持教育事业;其二,引进“银铃讲学”计划,充分发挥市级以上已退休的各类优秀教师教学余热,通过“支教”形式安排到一些教师力量薄弱的乡镇学校,继续贡献教学资源,对学校与退休教师来说都是“双赢”;其三,探索推进落实集团化办学模式,以优质公办学校为龙头组建办学集团,通过输出办学理念、优质教育团队等方式,实现以强带弱,以先进带后进,带动区域内薄弱民办学校和乡镇学校共同发展;其四,加快推进县级以下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教育+互联网”战略,争取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打造“智慧课堂”远程教学,让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
新闻推荐
冷空气与台风雨齐上阵带来降温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