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鸽”为脱贫插上翅膀
[摘要]埠场镇那蓬村110户贫困户依托扶贫基地年年拿产业分红
■ 本报记者/林显军
“去年分红了2000元,今年一家三口分红3000元,自家还建起了养鸽场。”12月13日,江城区埠场镇那蓬村举行了扶贫产业分红大会,贫困户陈建升在领取表签上名字,满面笑容。
当天上午,那蓬村党群服务中心前的空地上,早早地挂上了红彤彤的横幅,摆了上百张凳子,村里的上百名贫困群众也穿戴整齐,气氛就像过年一样。“每家每户都有份,签上名字,扶贫款过几天就打到卡上。”村党总支书记关仕兼招呼前来开会的贫困户。帮扶企业还向每户贫困群众赠送了多功能电火锅,现场气氛更加热闹。
蓬山村的肉鸽养殖扶贫项目已经是第二次分红了。冯春江是珠海市委办派驻蓬山村的扶贫干部,他告诉记者,今年前11个月,肉鸽养殖扶贫项目盈利30余万元,村合作社召开成员大会,决定拿出156000元进行分红,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每人1000元,无劳动能力的每人500元,剩余利润留给鸽场发展生产。
村口的养殖棚内,“咕咕咕”的声音萦绕在耳边,数千只白鸽子在笼子里走动,养殖棚一侧是孵化室,就是这些鸽子“产”下了蓬山村贫困户每年的产业分红。在珠海市的对口帮扶下,蓬山村找准产业突破口,利用村民禽类养殖传统的优势,盘活村中闲置土地资源,在去年上半年投入了309万元扶贫产业专项资金,办起了肉鸽养殖场,当年就实现盈利。
鸽子蛋孵化出幼鸽后,养殖一个月就可以供应各大酒店,成为餐桌上的乳鸽。冯春江介绍,基地目前养殖了7000对种鸽,今年前11个月出栏乳鸽9万只左右,盈利30余万元,比去年增加了10余万元。在养殖场前面平整出了一块空地,按照项目的规划,2020年还会继续投入扶贫产业资金,扩大养殖规模,预期能养殖1.2万对种鸽。
令贫困户陈建升高兴的,不光是领了分红,依托扶贫基地,他自己也建起了养鸽场。52岁的陈建升腿脚残疾,妻儿有智力问题,过去一家三口只能靠低保、残保生活。2017年,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陈建升建起了养鸽场,现在有种鸽300对,今年已经有了2万元左右的利润。陈建升最近还申请了3万元小额贷款,准备扩养到600对种鸽。他说:“有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帮扶,也要靠自己双手致富,日子才会越过越有奔头。”
“全村110户254位贫困群众,已经全部实现‘八有’,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按照贫困村出列‘十有’标准,我们已经出列了。”关仕兼介绍,通过发展肉鸽产业,帮扶企业招收贫困户和村民务工等措施,蓬山村今年的人均收入预计超过15000元。在完成脱贫任务后,蓬山村计划以扶贫基地为带动,支持有条件的村民自主发展养殖,打造支柱产业,既摘穷帽也拔穷根。
图:那蓬村贫困群众领取养鸽产业分红。李向东 摄
新闻推荐
市社保局开展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