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进入秋季感染高峰期

阳江日报 2019-10-17 04:12

本报讯(记者/简梅芳 通讯员/阮小畅)10月14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和市妇幼保健院获悉,目前阳江市进入手足口病秋季感染高峰期,今年的病毒株以肠道病毒柯萨奇A6型为主,与去年基本一致,但发病强度增加,医院门诊约有三分之一的患儿感染了手足口病。

一周前,市民陈女士发现3岁的女儿口里有溃疡点,并伴随流口水的症状,她怀疑孩子患上手足口病,于是立即送孩子就医。在女儿被确诊为手足口病后,陈女士赶紧让1岁的儿子也接受了相应的治疗。两天后,儿子的手部、口里也出现了小丘疹。由于发现早,及时对症处理,两个孩子身体恢复较好。

无独有偶,市民冯先生的两个孩子也交叉感染了手足口病,但因为发现较迟,孩子出现发热症状,病情进展较快。考虑冯先生的二宝年龄较小,且持续高热,为避免出现脑膜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医生遂让患儿入院接受治疗。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发热、流涎、食欲不振等症状。”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陈凤喜介绍,近一个月来,医院手足口病患儿有所增加,多为5岁以下的小孩。手足口病可通过“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患儿而感染,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陈凤喜表示,手足口病有一周的潜伏期,在病毒高发期,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避免孩子接触手足口病毒。平时要注意检查孩子的口、手、足、臀等部位,如果发现皮疹、疱疹时,或者出现流涎、发热等症状,就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陈凤喜提醒,手足口病只是普通的疾病,一般治疗1个星期左右就能痊愈,极少数患儿会出现急性心肌炎、脑膜炎、肺水肿、急性迟缓性瘫痪等并发症,家长要格外注意手足口病患儿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家长要及时隔离家中患儿,保障患儿的充足休息,注意清淡饮食,并做好患儿的口腔和皮肤护理。与此同时,要多开窗通风,孩子的奶瓶、碗筷注意消毒,衣物要在太阳下暴晒。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阳江市进入了手足口病秋季感染高峰期,今年的病毒株与去年相同,仍以肠道病毒柯萨奇A6型为主,但发病强度明显增加。育儿家庭尤其是二孩家庭,要谨防交叉感染。

新闻推荐

回顾光辉历程 坚定理想信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巡展在阳江设分展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