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核”安全
自2008年12月16日主体工程正式开工以来,阳江核电人始终牢记安全至上、质量为本的宗旨,坚持“一次把事情做好”,历时11年顺利实现了6台机组商运,以良好的安全经营业绩连续四年获得中广核“五星企业”荣誉,在中广核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没有核安全,就没有中广核。阳江核电工程生产大团队把对安全质量的坚守,落实到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得益于问题处理到位、设备管理到位、风险控制措施到位,每台机组都保持了一个比较好的状态,6台机组不断刷新CPR1000系列机组装料至商运的工期纪录。
商运后的阳江核电站,各机组运行状态更是持续向好,1、2号机组先后获得中广核明星机组称号,3、4号机组获评2019年度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能优质工程项目。2016年,36项参评WANO指标中世界先进值占比66.7%;2017年,48项参评WANO指标中世界先进值占比71%;2018年,60项参评WANO指标中世界先进值占比81.7%;2019年上半年,60项参评WANO指标中世界先进值占比85%。
信息公开
诚信透明满足公众知情权
阳江核电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秉承“诚信透明”,始终以向社会、环境负责的态度,建设和运营好阳江核电站,主动公开机组运行安全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
针对机组运营数据,阳江核电每个月中旬统计出前一个月的机组运行数据之后,会在门户网站上主动公开机组运行安全信息(包括已商运机组的月度能力因子、辐射防护水平、工业安全事件、一级火险次数、流出物排放量和环境监测数据等)。同时还在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上增加了安全信息公开平台的链接,公众可通过新媒体形式随时查阅阳江核电站的核与辐射安全信息。
厂址选择
抗得了地震,防得住台风
阳江核电站在选址阶段已充分考虑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厂址的安全影响,并通过了国家地震局和国家核安全局严格的厂址安全评审,厂址附近地壳安全稳定,不存在潜在的破坏性地震地质灾害。
阳江历史上发生的历次地震(包括1969年的6.4级地震)对厂址影响均不超过6度,而阳江核电站的相关设施或构筑物是按8度地震烈度进行抗震设计的。另外,阳江核电站包容堆芯的反应堆厂房结构设计条件严苛,考虑强烈地震作用、龙卷风等,结构刚度大、强度高,具有足够安全性。阳江核电站于2013年12月5日启用了阳江核电地震速报信息系统,能够及时获取广东省地震局发布的地震信息。在地震发生时,阳江核电站能够利用该系统获取第一手资料,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应对地震灾害,从而减少损失,减少地震次生灾害的发生,减少在地震中的生命财产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大海啸的产生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大海啸产生的水深需在1000m以上;大海啸的形成通常由里氏6.5级以上的地震引起;震源断层为垂直错动。阳江核电站附近海域较浅,厂址附近陆域、海域范围内不存在能动断层,且厂址附近区域范围内地震活动微弱,只记到破坏性地震1 次,为1664 年9 月30日5 级地震,距厂址约为26km。由此可见,阳江核电站附近海域不具备产生大海啸的条件。
环境监测
周边辐射环境状态
维持在建设前的本底水平
自阳江核电站建设以来,电站对周边环境就开展了连续监测与定期样品监测结合、海陆空全覆盖的监测方式。一是连续监测。阳江核电站共设置了12个辐射监测站,其中5个厂内站设在阳江核电站周界2公里范围内,7个厂外站设在核电站10公里范围内。在核电站正常运行期间,对电站周围的环境辐射进行全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监测。
二是定期样品监测。对陆地和海洋样品分别进行定期监测。陆地样品涵盖了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等陆地淡水,土壤、沉积物、水果、蔬菜、稻米等各类植物,以及鸡、淡水鱼等动物。海洋样品包括了核电厂周边环境的海水、海洋沉积物、软体、鱼、虾、藻类、牡蛎等。
三是海陆空全面覆盖。环境放射性监测涵盖了大气放射性监测、陆地放射性监测和海洋放射性监测三部分。
与此同时,国家环保部门也有一套独立的监测系统。阳江核电站和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表明,阳江核电周边的辐射环境水平维持在核电站建设前的本底水平。
中华白海豚素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的美誉,经常在阳江核电站周边海域出现。其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生存环境是有较高要求的,这也印证了核电周边生态环境的良好。
链接:趣味知识问答
问:发展核电有哪些好处?
答:我国大约80%的电力由火力发电厂提供,而煤炭储量有限,燃烧煤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造成温室效应,而风电、水电等又受自然条件限制。一个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核电站和同等规模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3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41万吨。发展核电除了可带来显的环境效应外,对增加税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均有显的积极作用。
问:核电站会发生爆炸吗?
答:虽然核弹和核反应堆都以铀为原料,但两者对纯度要求完全不同:核弹要求铀纯度在90%以上,而核电站核燃料铀纯度只有3%左右,如此低的浓度根本不能发生爆炸,正如烈度白酒可以点燃,啤酒却不能点燃的道理一样。核电站50多年的发展历史上,从未发生过核爆炸: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蒸汽爆炸,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是氢气爆炸,都不是核爆炸。
问:核电站周围是否有辐射?
答:生活中的辐射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子、天空大地、山川草木都有辐射。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2010年发布的报告,在所有人为因素导致的辐射中,医疗辐射所占的比例高达98%,核电站产生的辐射占比非常小,约0.25%,不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任何影响,更不会影响人的生育。核电站周围1年的辐射量只有一次胸透的一半,每天吸20支烟累计一年受到的辐射是核电站周围辐射量的50倍。
新闻推荐
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总决赛小组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