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病危害不可小觑
脊柱上通大脑,下联四肢,中间管理五脏六腑,是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一旦脊髓神经系统受压迫,便易引起病变。不正确的坐姿、站姿、卧姿及长时间同一姿势的伏案工作或其他劳动,都会引起韧带、肌肉张力过大而劳损,危害脊柱健康。下面,我们约请了阳江市人民医院四位脊柱骨科的专家,就市民对脊柱骨科关心的问题以及对治疗上的疑虑进行一一解答。
腰椎手术顾虑多 专家答患者疑问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是脊柱骨科最常见的疾病,虽然保守治疗能够解决部分病人的问题,但仍有部分患者难以避免手术。提到腰突症的手术,许多患者都是顾虑重重。对此,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主任陈钢梳理了患者最常见的四个疑问,并作出解答。
1.腰突症一定要做手术吗?
陈钢表示,腰突症的发病基础是腰椎间盘突出后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如果压迫不严重,病程短,症状轻,神经功能基本正常,多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如卧床休息、药物、牵引和针灸等,往往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对于下述情况,手术则是更好的选择:经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反复发作;病程长,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对于神经损害明显甚至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患者,必要时应急诊手术治疗。
2.手术会不会导致瘫痪?
陈钢表示,腰突症手术区域神经分布众多,术中的确有损伤神经的风险。但是,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医生技术的进步和医疗设备的发展,手术中出现医源性神经损伤导致瘫痪的发生率是非常低的,目前文献报道约为0.1%—0.3%,总体来说是非常安全的。
3.做了手术容易复发吗?
陈钢表示,腰突症的手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纯减压手术,如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等;另一类是合并腰椎不稳减压后还需要做融合术的。一般来说,融合术不存在复发的说法。单纯减压术的确有一定的复发率,但并不高,以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为例,目前复发率约为1%—3%。即使出现了复发,也可以再次采取微创的办法进行处理。
4.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陈钢表示,腰突症术后的注意事项因不同的术式、不同的病人而有所差异,具体还是以手术医生的医嘱为准,以下的几点可以作为通用的参考:早期下床活动需戴腰围保护,活动时间初期不宜过长;症状缓解后坚持行直腿抬高、腰背肌锻炼,以增加腰背肌肌力,有效防止神经粘连;避免久坐、久站及弯腰等不当腰部姿势;全休3个月,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医生介绍
陈钢
主任医师,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主任。
毕业于解放军空军医科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入选2019年《岭南名医录》(骨科),首届阳江市人民医院名医,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基层学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脊柱医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分会委员,阳江市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首任主任委员。曾到海军医科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广东省骨科医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国内著名脊柱外科中心进修学习,娴熟脊柱外科相关手术技术,能独立开展各种脊柱前后路手术及微创手术。
老年人慢性杀手——
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老年人重要的健康问题。脊椎骨折作为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据调查,50岁以上妇女脊椎骨折的患病率为15%,相当于每7位50岁以上妇女中就有1人发生过脊椎骨折。
老人更易出现脊椎骨折
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副主任医师黄宏伟表示,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骨质疏松出现后,骨头中负责承重的骨小梁会变得非常稀疏,因此很小的外力都可能导致其骨小梁断裂而发生骨折。据研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丢失量的30%来自脊椎,而脊椎是人体最主要的负重结构,故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特别常见。
保守治疗对年轻患者效果好
黄宏伟表示,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保守治疗的措施包括卧床休息2—3个月、在床上进行功能锻炼、进行抗骨质疏松和促进骨折愈合治疗等,部分患者(特别是年纪尚轻的患者)能够达到较好的恢复。但长时间的卧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同时会导致患者的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部分患者容易合并褥疮、肺炎、血管栓塞和驼背等并发症。
手术可考虑经皮椎体成形术
黄宏伟表示,因发生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的患者均为老年人,传统的开放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恢复慢,难以被大众接受。现在手术多采取一种叫做“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方法,这是一种微创手术,该手术时间短(约0.5—1小时),无需开刀,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该微创手术一般在局麻下进行,在X光机的辅助下将一个直径仅为4毫米的穿刺针刺入发生骨折的脊椎,然后用一个可膨胀的球囊将脊椎撑开,再往里面注入适量的骨水泥,5分钟左右,骨水泥即可变硬,稳定骨折的脊椎。大部分患者术后第2或第3天腰背痛即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可下地行走,恢复非常迅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生介绍
黄宏伟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博士,师从梁德教授。
2019年“阳江市优秀医生”,阳江市人民医院“首届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会颈椎学组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微创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脊柱医学委员会委员,阳江市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曾先后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等地进修学习脊柱外科。对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脊髓创伤、脊柱感染性疾病和脊柱肿瘤等均有较深的研究,可独立开展颈腰椎常见前后路手术,擅长脊柱外科微创手术。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摒弃老观念
今年60岁的林阿姨,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已1年多,经历了敷草药、偏方口服、按摩以及辗转几家医院的门诊治疗,效果都不好,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左下肢麻痛明显,跛行,严重影响生活。
今年7月中旬,林阿姨来到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就诊,经相关影像学检查,医生判断林阿姨是腰4/5椎间盘严重突出,对神经造成了明显的压迫,这种情况再继续保守治疗已经没有意义了,建议其手术治疗。
一提到手术,林阿姨马上一口拒绝,理由是会瘫痪、大量出血及术后要长时间卧床。该科副主任李始汉跟她解释,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微创治疗了,黄豆大小的刀口,手术几乎不出血,术后可以马上下床活动。但林阿姨仍认为医生只是想骗她做手术,拒绝了医生的建议而选择出院。
一个月后,林阿姨又再次入院,这次症状加重了,夜间出现左下肢抽搐麻痛,数日夜不能寐。这次,在李始汉的耐心讲解及家人的劝说下,林阿姨半信半疑地同意做手术。医生给林阿姨实施了微创手术,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术,局麻下进行,术中几乎无出血,手术时间1小时左右,手术结束后,林阿姨腰腿麻痛症状消失了,也可自行下地行走上厕所,久违的笑容又浮现于脸上。
李始汉表示,通过林阿姨的案例提醒广大群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应摒弃一些老观念,走出误区,现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微创治疗已成主流,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已经不是奢求。再说,医生也不会胡乱建议病人手术治疗,只有那些长时间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经慎重判断后,医生才会建议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致病因素:慢性退变、损伤、妊娠、遗传。主要症状表现为腰骶痛、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或股神经症状),会阴区麻木,下肢麻,间歇性跛行,肌肉萎缩或瘫痪等。如若出现上述腰腿痛症状,需到医院就诊,由专科医生做出诊断,并根据病情的轻重做出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建议。目前,很多人对手术治疗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风险太大,其实,现在基本已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创口小,出血仅数毫升,手术基本对神经无骚扰,术后即可下床活动。
医生介绍
李始汉
副主任医师,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副主任。
阳江市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腰椎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脊柱相关疼痛学组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创伤学组委员。先后深造于天津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及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编撰书籍一本,主持及参与市级科研课题5项。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骨折、脊柱肿瘤及骨质疏松等的诊治,能全面开展脊柱的微创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
冯伯是个农民,因为长期干农活,20多年前就腰腿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医生建议他手术缓解疼痛,但因家庭经济困难,一直忍受疼痛没有治疗。
最近一年来,冯伯的腰腿痛不仅越来越重,而且两条腿也慢慢变细了,连走路也没劲了。于是家人带着冯伯到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求医。该科副主任医师黄健仔细帮冯伯检查后,认为他得的病是重度腰椎管狭窄症。对于冯伯这种走走歇歇的情况,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是腰椎管狭窄症的典型症状之一。
黄健介绍,脊柱中央的管性结构称为椎管,腰部椎管内是由许多神经根围绕而成的马尾,当腰部椎管因先天性(发育性)或后天各种因素(退变、外伤、失稳及其他)致管腔内径减少而压迫马尾和神经根,便会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之为腰椎管狭窄。该病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男性较女性多见。
腰椎管狭窄症常见状
本病起病缓慢,常有慢性腰痛病史,疼痛常反复发作,一般比较轻。典型的症状有:(1)腰痛伴间歇性跛行。(2)直立或行走时腰痛,下肢麻木,前屈位时疼痛及麻木缓解。(3)上坡容易下坡难。(4)腰部后仰时出现腰腿痛及麻木。
手术是唯一的有效方法
腰椎管狭窄症中神经组织因受压而引起的病理改变,不可能通过非手术治疗而逆转,手术是唯一可增大椎管容积的有效方法。因此,保守治疗对椎管狭窄症引起的作用,仅仅是缓解部分的临床症状。
保守治疗无效者需做手术
经保守治疗无效者、持续性腰痛或坐骨神经痛影响工作或生活者,以及有马尾神经受压或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者,均应行手术治疗。
对于冯伯来说,因为病程太长,病人的马尾神经已经受到严重的压迫,造成了损伤,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在医生的建议下,冯伯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非常成功,冯伯术后恢复得很快,出院时非常高兴,对该科全体医护人员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黄健表示,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疾病,重度的腰椎管狭窄症会引起马尾神经症状,造成双腿肌肉萎缩、大小便无力。遇到这些情况,应尽快到正规医院诊治。
医生介绍
黄健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颈椎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阳江市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委员,骨质疏松亚专科负责人。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从事骨科专业14年,曾至西京骨科医院进修,师从著名脊柱外科专家雷伟、吴子祥教授。对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和脊柱骨折等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体会,擅长脊柱开放手术,同时熟练掌握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置钉技术、微创通道下减压术等微创手术。
本报记者/谭兴孚 通讯员/陈进杜 摄影/陈林
新闻推荐
如果说一位“全国道德模范”是一座美德灯塔,那么,前不久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冯计编,就是阳江市新升起来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