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泳场水质卫生不合格
[摘要]市区18家泳场水质检测结果“出炉”
■ 本报记者/吴晓霞
天气炎热,选择到泳场消暑健身的市民越来越多,而泳池的水质卫生情况成为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记者8月27日从市卫生监督所了解到,为加强对泳场的监督检查,防止传染病在泳场爆发和传播,市卫生监督所联合市疾控中心对市区18家泳场水质进行了监督检查,检测项目包括泳池水浑浊度、PH值、游离余氯、尿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及浸脚池水游离余氯等,其中1家泳场水质卫生尿素超标、余氯不达标。
不定期对各泳场巡查监督
市卫生监督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对泳场的监督检查,防止传染病在泳场爆发和传播,今年阳江市通过夏季开业前卫生监督检查、双随机卫生监督监测、全省卫生监督专项检查等方式,不定期对各泳场水质卫生进行巡查监督。
早在5月,市卫生监督所对市区18家泳场进行夏季开业前卫生监督检查,并召集泳场卫生管理人员开展培训,确保泳场水质卫生达标。
6月,阳江市开展了游泳场所双随机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市卫生监督所对双随机抽取的市区12家游泳场所进行卫生监督,并委托市疾控中心进行泳池水质卫生检测,检测项目有泳池水质游离余氯、浑浊度、PH值、尿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浸脚池水质余氯,所检项目均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卫生要求。
在7月的全省卫生监督专项行动中,市卫生监督所对市区经营的18家泳场进行了卫生监督,并委托市疾控中心进行水质检测。经检测水样,1家泳场池水水质尿素超标、余氯不达标。对于不合格的泳场,市卫生监督所已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其限期整改。
7家泳场卫生信誉度在B级以上
在每年日常监督过程中,市卫生监督所会不定期对各泳场进行巡查监督,并使用快速检测仪器对泳池水质进行现场快速检测。根据泳池卫生管理情况和水质定期抽检结果,市卫生监督所按量化评价结论确定等级,为各泳场颁发卫生信誉度等级公示牌。按优中差分为A级(90分以上)、B级(80-90分)、C级(60-79分),在当年分值上升的就升级、下降的就降级,采取动态分级管理,并在泳场醒目位置进行公示。
市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市区有18家泳场,其中卫生信誉度等级A级2家、B级5家、C级7家,另4家泳场因新开业暂未进行卫生信誉度量化分级评分。
市卫生监督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对泳池水质检测的关键在于尿素、浑浊度、PH值、游离性余氯和微生物等主要指标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如泳池水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不合格多是经营单位对泳池水消毒不够、消毒药剂投加不均匀、消毒药剂未充分与水接触等原因所致。游泳者若在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超标的情况下进入泳池游泳,可能通过嘴、皮肤等渠道摄入细菌,感染疾病。
而泳池水中尿素超标,易对皮肤造成刺激,并降低皮肤的屏障功能,增加微生物入侵概率。游泳者的汗液、尿液中都含有尿素,如果经营单位未及时足量地补充新鲜水,容易造成尿素超标。
泳池水质不达标或存健康隐患
长期在水质不达标的泳池中游泳可能影响健康,引发皮肤病、耳部炎症、消化道传染病等疾病。对此,市卫生监督所要求所有泳场要做好日常卫生管理工作,根据泳客人数每天补充新鲜水,每天补充新鲜水的数量不少于10%-15%。
同时,控制泳场的最大接待人数,确保循环净化消毒设备每4小时循环一次,并且自动加氯消毒,加氯时间要求在泳场开放前的一两小时进行。对于露天泳池,泳场自检人员每2小时要检测一次余氯,保持池水余氯浓度稳定在0.3-0.5毫克/升。而浸脚消毒池余氯值为5-10毫克/升之间,保证双脚得到消毒,且每4小时要更换一次浸脚消毒池水。如在营业过程中发现余氯不达标,要及时补充消毒药物。此外,游泳池水的PH值应保持在6.8-8.5之间,PH值偏高或偏低,不仅刺激眼睛,腐蚀池壁,还会影响泳池水消毒效果。
新闻推荐
天蓝、地绿、街净、路畅、水清——城美。那一抹又一抹的城市中的绿色,点缀着阳江这片沃土。“欢迎乘坐‘创森’列车,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