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联之花在海边渔村绽放
■ 本报记者/郑荣新 王 静
每逢傍晚,如果天气晴好,阳西县程村镇陇石村楼村自然村文化广场侧“诗词联语专栏”前,总会聚起一群喜欢诗词对联的村民,他们一边看专栏里的诗词联语,一边议论,有的还随口吟出几句诗联。其中,会有郑道念、郑道岩两位义务“讲解员”,一边认真听取村民的提问,一边认真作讲解。这是一幅村民互动讲学图。
自2007年开栏至今年8月,楼村“诗词联语专栏”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已办至第79期,每年出5至6期不等,从未间断,并结集推出六辑《诗词联语集锦》。村民们用诗歌、对联,记载着乡村的历史变迁,描述着乡村的振兴发展,也传承着400多年的乡土文脉。这个“诗词联语专栏”,已经成了楼村村民早晚“打卡”的文化园地,成了一道亮丽的乡村文化风景。
山歌之韵,悠悠扬扬唱响海边楼村
楼村自然村,坐落在阳西县程村镇陇石村西南,向南不出二三里就是南海,全村340多户清一色的郑姓人家,村民1600多人,建村已经有400多年。或许是因为在海边出生海边长大的缘故,村民们骨子里有一种敢于与海搏斗又善于以海兴村的乐观情怀。
过去,由于文化娱乐活动匮乏,长期的耕山赶海中,唱山歌便成了村民们的一种选择,一种爱好。据村里的老人们介绍,每逢赶海收获的季节,村民们总会成群结队前往海边,顶着海风,唱着山歌将满筐的海鲜装载起来,常常是这边唱来那边和。有人唱“蚝肥蟹赤渔家乐,新岁祥和笑脸迎”,有人和“邀朋共庆丰收年,醉得人人魂倒颠”。大人们用歌声驱走劳动的疲惫,表达丰收的喜悦;孩子们则围在大人身边,不知疲倦地嬉戏玩乐。
村中老人们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楼村自然村的郑木有、郑昌实等就是当时的“山歌红人”,常常受邀到程村镇上表演,一时声名远播,也带动了村里山歌文化的繁荣。每逢节假日或村民办喜事,总要请“山歌红人”前来表演献唱斗歌,村民们也百听不厌,台上台下欢歌笑语。那时候,人们在路上相遇,都会你一句我一句对起歌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里年轻人的兴趣转移到网络信息、流行歌曲等方面,传统山歌渐渐沉寂下来。但即便如此,如今,你如果有机会走进楼村的村头巷尾,总还会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手拿一台巴掌大的收录音机,或者一个人,或者三三两两结伴,坐在门前或者屋檐脚下,饶有兴味地听那悠扬的山歌——这是一道不老的风景!
“以往的山歌多是村民口头即兴传唱,文字记录下来的极少。如今,懂得唱山歌、愿意学山歌的人几乎没有了,这对楼村山歌传承、文脉延续是一个挑战。或许,楼村的‘诗词联语专栏’刊载的诗词联语,就是对传统山歌的一种传承。”村民小组长郑国静谈起山歌,显出几分沉静与洒脱。
创新之举,催生新时代“诗词联语专栏”随着时代的变迁,村里没有了新的“山歌红人”,也没有了新的山歌听众,曾经唱响村里村外的山歌渐渐沉寂,但它的养分却化为一滴滴文化雨露,催生出新时代的“诗词联语专栏”。
2007年,做过中小学教师的郑振才退休回到了家乡楼村。一天,他在村里走动,看着村中央曾经唱响山歌的地方空荡荡的,没有了昔日的热闹,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可否集资建设一个文化广场,将村内的“文化人”组织起来,写诗写联,张榜结集,传承山歌的精髓,重拾乡村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说干就干。郑振才带头捐款,并联系动员在外地的乡贤给予支持。村民们受到感染也积极参与。大家很快募齐了资金,建设了楼村文化广场,用于文艺演出、政策宣传、村民议事等。也在这一年的上半年,经过精心筹备,楼村自然村诗词联谊会成立,接着向程村镇所有的诗词对联爱好者们征集诗歌对联作品。
每一期,先由郑振才等发起人出一个“歌题”,应征者则根据歌题进行创作。作品征集上来之后,出题者要进行认真的点评,并评出“甲、乙、丙”三个等级。从第2期开始,针对征集到的诗作,由出题者再写一诗相和。
例如,第一期所出的歌题是“齐耕快种闹春田”。征集到的诗歌作品50多件,被评为甲等的有好几件,如:“时未消寒天未光,农家户户抢耕忙。千军万马抛秧急,不让春天寸土荒。”点评为“符合题旨,结句有力”。再如:“一朝春播万吨粮,千亩田畴作赛场。抛秧机耕飞似箭,互相喝彩笑声扬。”点评为“围绕‘闹’字下笔,描写紧张而欢乐的春耕出面”。
党的十九大召开一年后,定出的歌题是:“十九大”指路偔执行(“偔”俚语“我”的意思)。这一期,收到的诗作近40首,对每一首诗作,出题者也写了和诗。例如:“昨日村边建路桥,我先赶去把泥挑。经过一天齐努力,筑好康庄路一条。”和诗为:“修心积德理昭昭,筑好康庄路一条。我为子孙行好事,乡村美景共同描。”再如:“‘十九大’开美梦圆,老人享有老人钱。社会文明齐敬老,幸福安康度晚年。”和诗为:“不愁吃住不愁穿,幸福安康度晚年。政策宽松民有福,升平世界话今天。”
今年端午节出的“歌题”则有两个:“竞渡龙舟漠江(海)腾”和“早禾茁壮兆丰年”。收到有关两个歌题的诗作有60多首,出题者都写了和诗。例如写龙舟竞渡的诗:“端阳竞渡气氛浓,蟹艇龙船尽出涌。纪念屈原成习俗,漠江浪卷万千重。”和诗为:“赛龙夺锦又重逢,漠江浪卷万千重。盛世民安多乐事,八方同庆已成风。”再如写禾苗茁壮兆丰年的诗:“风和日丽雨调匀,扩种早禾劲倍增。夏至喜看金穗舞,稳拿亩产超千斤。”和诗为:“管理周全人又勤,稳拿亩产超千斤。禾苗茁壮无虫害,离远看着几欢欣。”
对对联,在楼村也是一朵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奇葩。例如在后来编辑成册的第二辑《诗词联语集锦》中,有这样一句上联:陇石蚝香引来千里客。
用自己的村名、产业为题意出联,自然吸引村民们积极参与。村民们纷纷对下联:“楼村文化感动八方人”“程村蟹赤供应九州人”“程村虾靓销往万家城”“联围闸起放出万斤鱼”。还有人用邻村的全国著名“情歌王子”郑源之名作对:“郑源歌美吸住万千人。”
这些诗歌、对联,虽然大多不是很工整,也不见得多有文采,但都是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和感情的流露,朴实无华而真切感人。仔细品味这些诗作、和诗和对联,你会感受到十分接地气的乡村文化,犹如雨露甘泉,在滋润着这片多情的土地。
难能可贵的是,每一期征集到的诗联定稿并写好和诗之后,主办者要用电脑把这些诗联一字一句敲打出来并校对无误后,再用红、黄、绿、白等不同颜色的A4纸打印出来,分别张贴到楼村文化广场、楼村码头和陇石村委会,让更多的村民、路人看到。郑国静还特别提到,将接受一些人的建议:以后把新出的“诗词联语”发到村里的微信群,让村民们学习欣赏。
“我参加第一期诗会写诗歌时还不自信,没想到自己会坚持创作十多年。”现年75岁的郑道念谈起他第一次参加诗会的情景,言语间既有怀念,更有自信。他的手指掠过《诗词联语集锦》中的“春雨贵如油,蚝蚶满沥洲”,在一页页翻看中,仿佛随着时光重新穿越楼村这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诗联之花,凝聚民心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渐渐地,楼村的诗词联谊会及其推出的“诗词联语专栏”,在程村镇及周边声名鹊起,作者队伍在扩大,每期专栏推出的“诗词联语”也引起村民和路人围观,成为一道文化风景。
“风扇扇风凉习习;地拖拖地滑光光。”
这是一副对联,载于第一辑《诗词联语集锦》。上联为举办者所出,下联却是村里一名当时才年仅8岁的小女孩所对。这女孩的母亲叫郑瑞洁,是“诗词联语专栏”的一位女作者。
文章开头提到的郑道念、郑道岩两位老人就是亲兄弟,一直坚持为“诗词联语专栏”供稿,每一期的张贴工作也几乎由他们两人完成。郑道念是作品最多的作者,每期至少提供诗作三四首,多时14首;郑道岩早年做过赤脚医生,后在村里开药店服务村民,是年纪最大的作者,现已80多岁。
在楼村,一家祖、父、孙三代或父子、母女、兄弟之间都喜欢写诗对对联的,还不乏其人。
楼村的这一文化现象,也引起一些文化名人的关注。刚刚开办并出版第一辑《诗词联语集锦》时,从程村走出的文化名人叶秀炯、谢鼎铭等为之题字题词。从漠阳江畔走出的著名国画家黄安仁2013年8月6日曾为楼村《诗词联语集锦》第三辑作序,称赞说“农民出版自己的诗集,这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并殷切寄望“乡土文化顺利发展,成为农民自己的精神食粮”。
这十多年来,楼村“诗词联语专栏”所出的歌题,涉及每年的两会、传统节日、乡村振兴、扫黑除恶、创卫创文等时事热点和与村民生产生活相关的事物、节日、民俗活动等,内容非常丰富,十分接地气。这些诗歌、对联,间或融入地方俚语,形象地描述了时代变迁中的农村生活风貌,扬善除恶有“蛤?p田头歌大治,害农螃蟹告哀哉”,孝顺父母有“好餸茅台都买便,尽报童年教养恩”,端午赛龙舟有“漠阳江上赛龙舟,锣鼓喧天震斗牛”“端午时节乐悠悠,同扒蟹艇代龙舟”,激励后代有“激励后人爱社稷,初心不变国强谋”,既朗朗上口又充满乡土气息。截至2019年7月止,楼村诗词联谊会已经举办了79期主题诗会,并筹资结集出版了6辑《诗词联语集锦》。
在楼村,“诗词联语专栏”成了村民们议论村务村规、早晚打卡的文化园地;专栏里面的诗词联语,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成了村民们是非认定、道德取向的指引,凝聚着村民们的才智和感情。
“这些诗词联语,将村民的心聚拢起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力量。”走过12年后,现已年近70岁的郑振才如是小结。据介绍,村民们在诗词联谊会及其“诗词联语专栏”的影响下,以“楼村文化广场”的名义,通过政府拨款结合自行筹款,完成了楼村码头修建,实现了村内巷道硬底化、公厕建设、乡村绿化,并于2018年完成了码头的加固加宽。休闲时,组织村民们在村文化广场观摩诗作,尤其是在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重大传统节日,组织村民进行诗歌朗诵,弘扬新时代精神,摒弃陈规陋习。这些年的努力,村风民风有了较大的改善。走进今日楼村,村头巷尾,一片安详。
如今,“诗歌村”已成为楼村的一张文化名片,外扬美名,内聚民心,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图:两位村民在“诗词联语专栏”前读诗。郑荣新 陈宏侃 谭文强 摄
新闻推荐
阳西县上洋镇白石村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