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高中生回乡发起公益游学项目
陈坡仔自然村的18名初中生在陈雅伦父女的带领下参观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王雄基 摄
7月27日,在先后参观了阳春一中、阳春市公安局、阳春海螺有限责任公司等地后,阳春市陂面镇潭潦村陈坡仔自然村的18名初中生来到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参观“南海Ⅰ号”古沉船。这是该村开展“走出山村看世界”游学项目的第三年。
带山村里的孩子出去看看世界!三年里,陈坡仔自然村52名初中生的足迹遍布珠三角重点高校、知名企业和旅游景点,暑假过得缤纷多彩。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颇有教育意义的游学项目发起人,竟然是一名从陈坡仔自然村走出的高中生。
■ 本报记者/王雄基 见习记者/杨浩田
留美女孩回乡发起公益游学项目
与不少孩子相比,游学项目发起人陈雅伦的青春是幸运的。父亲陈光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良好的家境给陈雅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除了有机会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参观国内外高校外,陈雅伦还先后到教育水平更高的深圳和美国就读。
2017年,在美国就读高中的陈雅伦和父亲的一席谈话,让她的思绪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乡——陈坡仔自然村。陈雅伦说,那次谈话让她知道自己的成长平台是父母给她提供的机遇。如果要感恩父亲,最好的方法是实现父亲的心愿。在和父亲商量之后,陈雅伦决定回到父亲心心念念的陈坡仔自然村,给家乡的同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因为缺乏高等教育和知识素养,家乡的孩子走了很多弯路,甚至走了错路。”陈光告诉记者,如何帮助家乡的孩子从小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意识?父女二人想到了用“观世界以成世界观”的方式,通过资助孩子们外出游学的方式拓展他们的视野。
2017年7月,陈雅伦在放假后回到陈坡仔自然村,仔细策划了第一期的游学项目。陈雅伦将招募学生的海报贴到村口小卖部的墙上,然而应者寥寥,村里人不了解陈雅伦要把学生带出去的目的。陈雅伦说,第一年的发起工作最为艰苦,她挨家挨户走访村里的学生家庭,最终将15名初中生带去广州游学。
帮助山村孩子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在“走出山村看世界”的游学规划里,陈雅伦将学生游学的目的地分为学校、企业、政府部门和人文景观四大类。前两年,学生们分别到广州、深圳,参观了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圳大学等重点高校和腾讯公司、汤臣倍健公司、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公司等知名企业,并游览了广州塔、虎门销烟池、世界之窗等景点。
“参观腾讯公司让我激动得不得了,原来我只知道王者荣耀,没想到腾讯还开发了那么多产品,我长大后有机会的话也去那里工作。”参观大企业和高校,激发了学生陈乐乐对更广阔世界的向往。
今年7月24日至28日,陈坡仔自然村的18名初中生开启了第三次游学之旅。考虑到今年村里有不少学生参加了中考,陈雅伦将游学的主题定为“回到阳春”。陈雅伦说,看过大城市的新鲜事物后,也要让学生们知道家乡并不是什么都没有。
5天的游学里,父女二人带着学生们先后走访了阳春一中、阳春市公安局、阳春海螺水泥厂、广东阳春监狱、一片天医药集团、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和大角湾水上乐园等地。在每天的游览结束后,陈雅伦会在酒店组织学生当众演讲交流,分享游学心得。
三年来,在父亲的支持下,陈雅伦坚持每年开展游学公益活动,资助陈坡仔自然村52名学生走出山村看世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接受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的熏陶,见证家乡的发展,将来为社会作贡献,为家乡发展出力。
游学项目照亮
孩子未来的路
带学生们走出山村看世界,会对学生们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吗?陈雅伦相信,视野和见识的高度会最终影响学生们的选择。陈雅伦说:“我带他们去过腾讯公司,去过中山大学,去过亚洲最大的水泥厂,我相信留在他们脑海里的印象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加了游学活动后,不少学生身上发生的变化让陈雅伦父女二人感到开展这个公益项目很有意义。九年级的学生陈家旋告诉记者,以前她感觉是家里逼着她读书,参观完各个高校后,她决定要为自己以后能去大城市学习工作而读书。
陈坡仔自然村村民小组长陈力参与了每届游学活动的执行工作,他明显地感受到村里的学生比以前更善于表达,也更加开朗。陈坡仔自然村一共有30多名初中生,今年中考考上阳春一中和阳春市实验中学的学生就有4人。陈力说,这对于陈坡仔自然村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如果这个公益游学项目能坚持10年,陈坡仔自然村的年轻一代一定会大不一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有名师指点,有名师指点不如自己醒悟。”这是陈光对子女的教育观点。陈光告诉记者,在山村里,教育在人格和世界观等方面都是缺位的,不少孩子难以接触到城市里真正优秀的事物,更谈不上接受名师的指点。让女儿回村发起公益游学项目的初衷,就是给村里的孩子们一个见识世界的机会,以后还会十年、二十年地一直办下去,父女二人也会一直跟踪参加游学活动后学生们的变化。陈光希望通过投资年轻一代的教育,将陈坡仔自然村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新闻推荐
八甲镇大坡村?塘自然村历史文化传承与新农村建设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