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举全市之力加快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 □系阳江首所本科院校,将由华南理工大学对口帮扶建设 □助力阳江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

南方日报 2019-07-26 06:27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等教育工作。7月10日下午,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新建迁建高校对口帮扶工作推进会召开,举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新建迁建高校对口帮扶签约仪式,由广东8所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和高水平高职院校“一对一”结对帮扶粤东粤西粤北7个地市和1所迁建高校,阳江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对口帮扶建设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框架协议。此次加快推进新建迁建高校对口帮扶工作,是补齐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短板、破解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阳江是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延伸的第一座城市,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被赋予“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的重要定位。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和高素质人才的支撑。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将改变阳江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是对阳江发展有深远影响的一件大事。在华南理工大学帮扶下,阳江正举全市之力加快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全面提升阳江高等教育水平,为阳江风电、合金材料、电力能源、食品加工等产业,以及大湾区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现代产业提供人才支持,为阳江全面对接融入大湾区建设,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发挥基础关键性作用。

结束阳江没有本科院校历史

阳江建市以来一直没有本科院校,随着该市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阳江人民对本科院校的渴望也日益强烈。

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圆了阳江人民的“本科梦”。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为高水平、应用型的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院校,立足阳江“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的战略定位,借鉴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先进的办学经验,为阳江和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阳江本科院校计划于2021年9月开始招生。根据阳江及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学校拟设置机械工程、能源工程、材料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学校按在校生1.2万人规模建设,总规划占地面积2000亩,分三期建设。

目前阳江正在华南理工大学帮扶下,全面加快学校建设和师资配备,全力以赴在2021年9月迎来阳江地区首批大学生。

由985学校华南理工大学帮扶建设

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由华南理工大学帮扶建设。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985、211工程大学,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是以工科见长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根据帮扶协议,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由华南理工大学采取“校对校”结对形式对口帮扶,筹建阶段华南理工大学将选派骨干人才帮扶阳江市完成新院校整体筹建工作,全面提升阶段华南理工大学将从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帮扶,提升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内部治理能力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已成立由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该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曾新安为队长、相关专家教授组成的对口帮扶工作队,并进驻阳江开展帮扶工作。未来,该校将分批派出骨干教师,全力支持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及学科建设,并联合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等。

由实力雄厚的华南理工大学全力帮扶,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将加快推进。值得关注的是,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将围绕阳江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合金材料、食品加工等产业设置专业,华南理工大学的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10%,是全国一流学科。在华南理工大学帮扶下,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学科将实现高水平发展。

为阳江及大湾区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设立,将进一步完善阳江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阳江及周边地区适龄学子提供就近读大学的平台,提升阳江城市文化氛围和底蕴,为阳江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

一是提升阳江高等教育水平,增强城市文化底蕴。预计到2020年,阳江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约有16万人,阳江本科院校的成立,将实现本地及周边地区学子家门口附近读大学,大大提升阳江及粤西地区高等教育入学率,提升地区人口素质。此外,本科院校成立后,将有万余名大学生,以及数百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高素质大学教师队伍聚集在阳江市区,营造浓厚的城市文化和科研氛围,提升城市底蕴和内涵。

二是为阳江及大湾区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明确,为阳江及大湾区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目前,阳江共有职业技术院校9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开放大学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6所,每年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超万人,初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成立后,将形成“应用技术大学+高职院校+中职院校”的金字塔式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为阳江及大湾区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人才。

三是阳江本地产业将率先受益。阳江正全力打造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和千亿级合金材料产业集群,推动食品加工、电力能源、五金刀剪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并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引进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与大湾区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努力成为大湾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生产集聚地、大湾区产业扩展的重要基地和配套产业的集聚地。阳江产业的发展,对机械设计制造、新材料研发、工业设计、新能源技术、食品科学、海洋科学与技术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长。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将为阳江产业发展培养亟需的技术型人才,并提供科技研发支撑,提升阳江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成立学校建设指挥部推进筹建工作

阳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学校建设指挥部,并由阳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焦兰生,市长温湛滨任指挥部总指挥。

截至目前,阳江已召开一系列专题会议、重点工作推进会研究推进学校筹建工作,拟定了《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筹建工作方案》,把校区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相关单位,按照2021年9月招生的目标倒排工期,制定时间表和线路图。

目前,阳江实行每周一报工作制度,全市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每周把工作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和下周工作安排报送到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实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阳江全市上下正齐心协力、铆足干劲,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学校建设工作。

社会热议

阳江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将为当地的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也将有力带动当地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优化当地发展环境。

阳江紧邻粤港澳大湾区,是广东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也是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重要一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设立,将为阳江风电产业、合金材料等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也将吸引更多大项目进驻。以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过程看,产业的高水平发展离不开理工科应用型大学的支撑,此次华南理工大学帮扶阳江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将为后发地区探索出一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助力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

阳江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当其时。阳江首所本科院校的成立将直接起到人才聚集作用,除了数千名本科生及研究生以外,还有一批博士和相关学科领军人才组成的教师队伍,人才聚集带动创新要素的聚集,带动整个城市文化底蕴的提升,这个是立竿见影的。

此外,高校往往是一个地区创新的源头。像东莞、佛山产业实力雄厚的地区,当地办的东莞理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立足当地产业,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研发支持,为企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人才,促进当地产业发展。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将成为阳江风电产业、合金材料、食品加工、海洋产业、五金刀剪等产业的创新源头,为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德豪

阳江创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推动阳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升阳江制造业水平将起到关键作用。从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发达地区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历程看,一个地区制造业强不强,与当地是否有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有很大关系。应用技术大学能够让更多有创新能力的青年接受应用型高等教育,毕业后进入制造业一线,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创新支持。

阳江以制造业立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成立,将为阳江制造业输送大量应用技术人才,助力制造业水平提升。

——阳江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广东纳丽德移动照明有限公司总裁梁兵

五金刀剪企业是阳江传统产业,亟需人才来推动产业升级。佰伦是出口型企业,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企业近几年与中科大、华南理工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借助高校力量在陶瓷刀、热处理技术等方面加大科研力度,让公司的产品畅销国外。

阳江有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就能够给我们企业提供研发支撑,在刀剪新型用材、工业设计、智能制造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阳江由中国刀剪之都向刀剪创新之都转变。

——阳江市五金刀剪协会副会长、佰伦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谭中明

撰文:张俊陈瑞锋姚几华陈文教郑柏

统筹:杨世华

新闻推荐

治理乱停车别只出监控抓拍这一招

据7月18日阳江日报报道,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8月1日起对江湛铁路阳江站周边道路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监控抓拍,随意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