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暑假就让孩子爱上劳动

阳江日报 2019-07-25 17:40

[摘要]家长要向孩子灌输“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孩子从小就要学会做与年龄相符的家务活。大海 摄

在每年的高考中,作文题目向来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今年,广东省高考采用全国一卷,作文题目是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引起不少家长热议。如今很多家庭在培育子女方面,往往更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劳动能力的培养。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让孩子多劳动,不仅能培养他的动手和自主能力,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责任感。暑假期间,正是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的最佳时候。那么,不同年龄的孩子能做什么?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在劳动是应注意哪些问题?

记者/任明皓

可根据孩子年龄

布置“家务作业”

劳动教育,关系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阳江职院附属实验学校老师周雪燕表示,学校和家长应多鼓励学生做家务劳动,并遵循不同的年龄阶段循序渐进。

在学前教育和小学低年级,重点是让学生从劳动中感知乐趣,明白人人都需要劳动。小学中高年纪,要开始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庭和校内劳动任务,学会与他人合作,初步养成手脑并用的劳动习惯,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体会到劳动是光荣的。

初中阶段,则需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能够参与合适的生产劳动,承担校园和社区的部分劳动任务,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高中阶段,要注重开展社会服务和参加生产劳动,增加职业体验,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劳动自立、崇尚劳动的意识。

设计趣味机制激发劳动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场所和机会不断减少,劳动教育渐渐被淡化。如何才能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周雪燕认为,首先家长和孩子都要端正劳动光荣的思想。劳动非但不会耽误学习,反而可以培养孩子的奉献和责任意识,增加身体的协调度、灵活性,而且对个人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上学期间课业负担重,许多孩子没时间体验劳动,现在放暑假,家长可以利用假期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周雪燕建议,家长可以设计一份家务积分奖励表,让孩子挑选几项感兴趣的家务活,完成的积分越多,则可获得相应的奖励,反则需扣除一定积分。如此带有趣味和挑战性的家务活,可以激发孩子参与的动力,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形成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不但是家长的责任,还需家校合作共同努力。”龙源实验学校精英校区校长李显峰告诉记者,不管是上学还是放假,学校老师都会给孩子布置劳动任务,请家长负责监督,并分享至班级微信群,形成一种劳动光荣的氛围,还能以此树立榜样的力量,鼓励学生学习。

李显峰还提到,让学生劳动的目的,不只是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还包括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如何安全使用水、电、火、煤气,如何支配金钱,如何购买性价比高的商品等,都是生活中必须掌握的技能。”暑假期间,不少家庭会组织烧烤活动,家长不妨给孩子部分经费,从购买物资,清洗腌制食物、架炉生火、烧烤等,让他们负责操持,家长从旁指导协助。如此一来,不仅能让孩子获得劳动带来的满足感和荣誉感,还能体会生活的艰难和父母的辛苦。

家长端正态度多包容少责备

“劳动教育不是家长简单的说教,而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周雪燕建议,当孩子主动承担家务活时,家长也要一同劳动,这样孩子会有更多的参与感,认为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为家做些事情。让孩子逐渐树立男女平等、有活一起干的良好家庭观念,还有助于促进家庭和谐。

“不同年纪的学生,在动作技巧、认知程度、体力和耐力上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在教育时,要注意自己的态度。”李显峰说,孩子年纪小,做家务不如大人做得纯熟,难免会出现帮倒忙的情况,但这是成长过程必须付出的代价,所以家长应多些包容,少些责备,引导孩子改正并做出正确示范。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在劳动过程中,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周雪燕提醒,年纪较小的孩子,尽量少让其接触危险物品,最好由父母代劳。年纪大些,有一定独立能力的孩子,家长可教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动作,以确保安全。

新闻推荐

选择放心泳池要“三看一闻”

游泳池成不少市民夏日消暑好去处,相关部门提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