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人民医院入选省第三批“登峰计划”医院名单,带动全市医疗卫生水平提升 为阳江“宜居宜业宜游”提供健康保障
阳江构建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健康保障。
阳江市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该院的医疗实力和水平。
7月17日,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第三批重点建设医院名单公布,阳江市人民医院入选成为全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医院之一。根据“高水平医院建设”方案,入选医院将获得省大力支持,在发展前沿医疗技术、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集聚拔尖医学人才、打造一流医学学科、率先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方面重点突破,并辐射带动地区整体医疗卫生健康水平提升。
阳江市人民医院作为阳江地区最具实力的综合性医院,入选省“登峰计划”高水平医院建设名单,是阳江市人民医院以及阳江乃至粤西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将进一步提升阳江市人民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带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飞跃发展,促进区域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目前,阳江正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阳江市人民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的持续推进,将推动健康阳江建设,为阳江打造高品质宜居城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提供高水平卫生健康保障。
建设高水平医院
助力高品质宜居城市建设
阳江是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延伸的第一座城市,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被定位为“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阳江正大力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宜居城市建设中,医疗卫生是衡量一个城市宜居指数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城市是否具备吸引力、吸引人口落户居住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反映城市发展软环境,提升城市居民安全感、幸福感的重要民生保障。阳江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构建高水平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是必要条件。
近年来,阳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健康卫生事业发展,每年财政支出重点投向医疗卫生领域,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逐年递升。目前,阳江建立了覆盖城乡、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18年,该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804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2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2.66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56张,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逐年上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大幅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
从全省来看,阳江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医疗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此次阳江市人民医院入选全省高水平重点建设医院,就是对标国内高水平医院,不断提升阳江市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辐射带动阳江整体医疗水平提升,有效解决医疗卫生事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推动阳江与珠三角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一体化发展,为阳江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提供有力支撑,为提升广东发展的平衡性与协调性作出阳江贡献。
对标最好最优
建设高水平龙头医院
一个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龙头带动作用必不可少。阳江市人民医院作为阳江地区最具实力的三甲综合性医院,将以此次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高水平重点建设医院为契机,在阳江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加快医院高端人才引育、不断提升急危重症诊治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不断完善分级诊疗与信息化建设,为阳江及周边地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好地发挥带动地区医疗健康事业飞跃发展的龙头作用。
近年来,阳江市人民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取得跨越式发展。医院现有床位2000张,有6个省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特色专科、27个市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特色专科。
该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医院将预约挂号、智能导诊、智能导航、检查检验结果自助查询、线上支付等功能集成到手机端,提升医疗服务智能化水平。该院还通过医联体建设推动分级诊疗落地,以信息化手段搭建覆盖“省—市—区—镇—村”五级医疗机构的远程诊疗网络,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市级医疗服务。该院还探索“互联网+慢病管理”新模式,以信息化、物联网手段,把心电仪、血糖仪、血压仪等便携式医疗仪器配置到社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家庭,实现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人群的长期健康管理。今年4月,阳江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成为省内首批、粤西首家互联网医院。
乘着入选广东省高水平重点建设医院的东风,阳江市人民医院将进一步加快医院建设步伐,朝着打造粤西地区区域医疗中心的宏伟目标迈进。该院将重点实施人才引育工程,着力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院士工作站,打造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研究型医院;在提升医疗技术能力上,建设国家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打造1—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上,将以信息化为依托,推进医联体建设,加快构建分级诊疗模式,打造覆盖全市的影像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审方中心,带动全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更好服务全市群众。
龙头牵引以点带面
全面提升阳江卫生健康水平
以此次阳江市人民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名单为起点,阳江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全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以阳江市人民医院创建全省高水平医院为牵引,带动全市卫生健康水平整体提升,为高品质宜居城市发挥医疗保障作用。
加强全市医疗机构硬件建设。近年来,阳江市妇幼保健院新院、阳江市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相继投入使用,阳江市中医院二期工程加快建设,阳江市级医院医疗能力迈上大台阶。阳江还加大投入,优化县级医疗资源的配置,对阳东区人民医院及阳春市、阳西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进行升级建设,将两家距离县城较远的较大镇级卫生院升级成县级医院,做到县级医院的合理布局。在镇村一级,全面开展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以及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共有16间镇卫生院完成标准化建设,441间村卫生站纳入省公建规范化建设范围。
加强全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人才不足的问题,阳江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近年来共组织499人进行全科医生培训,为镇级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送了一批技能过硬的全科医生,全力当好群众健康的守护者。以阳江市人民医院、阳江市中医医院、阳春市人民医院获评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为契机,大力引进医疗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近两年共引进硕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一大批。
疏堵点解难点
不断提升群众医疗获得感
医疗是最大的民生。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不仅在于高水平的医疗技术,还在于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就医体验。阳江医疗卫生机构向省内高水平医院看齐,对标最好最优,针对群众就医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实现群众的医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建设医联体是推进分级诊疗、解决群众看病难的关键举措。目前,阳江市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启动医联体建设,已组建医疗集团2个,医疗共同体1个,专科联盟9个,市三级公立医院与省医疗机构共建立33个专科联盟。其中,阳江市人民医院医院集团通过精准托管及帮扶,推动基层医院医疗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让患者在基层就能看好病。阳西县作为省第一批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实行以阳西县人民医院为龙头,成立阳西总医院,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六统一”工作机制,构建县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完善,取得良好成效。
通过医共体建设,该市有效提升了县、镇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并推动分级诊疗落到实处,群众医疗满意度不断提升。据统计,阳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占门诊总量比例逐年提升,2018年达到62.13%;县域内住院率逐年上升,2018年达到89.73%;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也逐年提高,2018年报销比例超过75%。
为了迎接大健康时代的到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从治病为中心向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阳江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家庭医生通过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等,为辖区居民提供家庭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及基本医疗服务。截至2018年底,阳江市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304个,签约人数超过115万人,签约率45.51%,其中重点人群53万余人,签约率69.73%,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
针对大医院患者多、就医难的问题,阳江各大医院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让群众就医更方便。该市5间三级医院全部开展预约诊疗、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移动支付等服务,患者可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导诊挂号、费用支付、就诊指引、住院押金缴纳等,省去排队的烦恼。
撰文:张俊陈瑞锋姚几华
毛雪红覃卫陈进杜
统筹:杨世华
图片由阳江市卫健局提供
新闻推荐
市文化馆2019年(第二期)少儿公益性免费培训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