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放心泳池要“三看一闻”

阳江日报 2019-07-22 10:44

[摘要]游泳池成不少市民夏日消暑好去处,相关部门提醒——

市民在市水上活动中心游泳消暑。梁文栋 摄

市水上活动中心每天都更新水质检测报告公示。

近段时间,阳江市高温天气持续,耐不住高温的人们纷纷涌向游泳池消暑玩乐,而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市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人提醒,游泳池常见的问题为水质浑浊,游泳后皮肤瘙痒、眼睛红,游泳池有明显的氯气味、尿素超标等,市民选择游泳池时,可通过“三看一闻”来初步判断游泳场所水质的卫生情况。

■ 本报记者/吴晓霞 ■ 见习记者/张少飞

部分市民游泳前没有浸脚淋浴

7月19日,记者走访了市水上活动中心和鸳鸯湖泳场2家经营企业游泳池,以及中珠在水一方和中鼎国际花园2家对外开放小区游泳池,4家游泳场所的池水总体上看起来比较清澈,站在泳池边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池底的瓷砖,但部分市民进入泳池前有的没有浸脚,有的没有淋浴。

记者来到鸳鸯湖泳场看到,泳场门口的当日水质记录表对3个泳池PH值、余氯和浸脚池的余氯都有记录,进入更衣室张贴着“请先淋浴再下水”等字样。在市民进入泳池的必经入口处设置了浸脚池以及淋浴区,由于淋浴区的花洒没有出水,一名工作人员在浸脚池旁边用软水管对进入泳池的市民进行淋洒。当工作人员将水淋到市民身体时,有的市民大呼“很冷”,要求工作人员不要淋水,工作人员则“蜻蜓点水”式地快速对其淋一下,便让市民进入泳池。

市水上活动中心在更衣室旁边有专供淋浴的地方,大部分游泳的市民在进入泳池前都会主动淋浴,戴好泳镜和泳帽,但是个别市民则不通过泳池入口的淋浴处,而是直接从更衣室外的售票处入口进入泳池,而旁边有一个“必须淋浴才能进入泳池”的警示牌。

在中珠在水一方,记者看到前来游泳的多是小孩,虽然进入泳池前有“游泳之前请自觉冲淋,须通过浸脚池才可进入泳池”字样,但不少小孩没有浸脚和淋浴便进入了泳池,随同家长也没有进行提醒。记者在中鼎国际花园也看到,有市民没有淋浴和浸脚便进入了泳池。

市民下水前可初步判断水质好坏

市民该如何选择游泳场所?市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选择游泳场所前,首先要留意游泳场所是否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水质检测报告等资料。正规持证游泳场所需在显眼处对外张贴这些资料,游泳场所入口应有明显的禁游标志,有皮肤病、传染病等相关疾病人士不能进入泳池。

其次看游泳场所的卫生信誉等级,游泳场所已纳入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的范围,泳场卫生信誉度共分三个等级,A级为卫生状况优秀、B级为卫生状况良好、C级为卫生状况一般。此外,还要看池水是否清澈,一般来说在水底能够看到20米左右的距离比较合适。如果池水浑浊、沉淀物太多,则不要下水。

最后是贴近水面闻一闻水的味道,余氯投放过多会产生刺鼻的味道,过少则闻不到氯味,正常情况下应该可闻到淡淡的氯味。

市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早在5月,市卫生健康局对市直管的游泳场所进行夏季开业前卫生监督检查,并召集泳场卫生管理人员开展培训,确保泳场水质卫生达标。6月,阳江市对20家对外开放的游泳场所开展了卫生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上述场所的卫生管理情况和水质进行了全面检查。

水质不达标

或存在隐患

该负责人介绍,泳池常见的问题存在四方面:水质浑浊,主要原因是游泳池水过滤不良,或水循环周期次数不够,也可能人数过多,余氯未达标准;游泳后皮肤瘙痒、眼睛红,原因可能是人工投加消毒剂时,造成消毒剂浓度不均匀,或者游泳池水余氯严重超标;游泳池有明显的氯气味,这是游泳池水余氯严重超标,人工投加消毒剂不均匀的原因,或是游泳池水中有较多杂质,产生氯胺;尿素超标,泳池水补充新水不及时或者泳池水补充新水量不足时,也会产生这类问题。

该负责人提醒,市民到游泳场所游泳时要注意水质卫生安全,在水质不达标泳池中游泳可能会影响健康,出现红眼病、中耳炎、皮肤干燥等问题。市民也要自觉遵守泳场的卫生条例,在更衣室换好泳衣泳裤,经淋浴、浸脚后再进入泳池。游泳后要及时冲洗身体,并用眼药水滴眼。若市民发现泳池卫生状况不佳,可拨打电话0662-2238335进行投诉监督。

新闻推荐

解决困难共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领导率队走访调研委员企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