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带领106名贫困户脱贫致富

阳江日报 2019-07-16 11:56

[摘要]驻阳春市永宁镇沙坪村第一书记高一奇多方争取资金投入村庄建设——

本报记者/陈子玲

走进如今的阳春市永宁镇沙坪村,连接各个自然村的主干道宽阔平整,全部实现了硬底化改造。原本破败不堪的泥砖房被小平房取代,村内巷道干净整洁,经过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村容村貌有了明显的改变,村民切切实实尝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甜头……

2016年4月,高一奇从阳春市府办选派到永宁镇沙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3年时间里,他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投身到驻村工作中,改善村硬件设施,并通过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危房改造等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34户106人脱贫。

加强组织建设,凝聚队伍力量

经过前期培训,高一奇熟悉并掌握了有关扶贫的各项政策和要求,并积极向同事、领导“取经”,做好知识储备,为自己充满电。

进村后,针对村班子战斗力不强的情况,高一奇多次入户走访村干部、村代表、党员代表和村民,以拉家常的形式了解村“两委”班子的具体情况。一个村的发展,村领导班子很重要。2017年正值村“两委”换届,高一奇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开好党员民主评议会议,认真听取党员代表的意见,为沙坪村组建一支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村“两委”干部队伍做了充分的准备。

换届后,高一奇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的要求,通过规范健全党支部制度建设、完善决策程序、落实“三会一课”、落实民主集中制和党群议事制、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夯实基层基础,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扭转了以前被动落后的工作局面,使村委会各项工作步上了正轨。

多方争取资金,投入硬件建设

沙坪村是省定贫困村,下辖13条自然村,共有村民320户约1700人。村里有将近一半的人外出务工,剩余村民的谋生方式以种养和到镇上打散工为主。

2016年,沙坪村的不少村道还未实现硬底化,一到下雨天便泥泞不堪。要致富,先修路,高一奇首先想到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并主动向帮扶单位争取资金,投入近41万元,完成拓宽进村主干道以及村道硬底化等工程。亮化工程紧随其后,2018年,村内主干道均安装了太阳能LED路灯,实现了村内主干道路灯全覆盖。

农业是村民赖以生存的产业,灌溉的问题若得不到解决,一切就要“看天吃饭”。高一奇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于2016年、2017年,向上级争取资金约154万元,对村内河堤(坝)、渠道等17个水利工程进行改造。改造完毕后,不仅解决了沙坪村群众农作物灌溉问题,还提高了水利设施的灌溉效率。

多措并举扶持,帮助村民增收

沙坪村有不少村民靠养殖羊、猪、鸭、鱼等为生,高一奇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助村民联系商家,向他们推荐村民养殖的家禽家畜,拓宽了村民家禽家畜的销路。此外,驻村工作组因地制宜,在村委会办公楼楼顶开发光伏发电项目,以增加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今年,沙坪村教学点建设完毕,到9月秋季开学的时候,村里的孩子就能坐在新的教室里汲取知识;国家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光伏发电站也即将上马,村集体收入将再次增加;由于成功动员村民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变;部分村民住进了坚实稳固的新房子……3年来,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危房改造、落实学生生活费补贴等帮扶措施,扶贫对象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其中贫困户34户106人达到预脱贫“八有”标准。细数村里的变化,高一奇心里异常欣慰。

驻村扶贫三年时间过去了,高一奇主动请缨,延长驻村扶贫时间。“扶贫就像跑马拉松,如今才跑了一半多而已,只有跑完全程,才算真正地完成党和国家布置的扶贫任务。”在未来的两年里,他将继续坚守沙坪村,为村民服务,带领大家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新闻推荐

扶贫攻坚要敢“闯”与“创”

“全村蚕桑种植从原来的1000亩扩大到1800亩,养蚕产值从原来的600万元提高到1500万元,实现了全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