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尖子生分享学习技巧

阳江日报 2019-07-15 14:13

高考尖子与学生、家长们分享学习经验与生活习惯。

分享会现场。

■编者按

7月13日下午,由阳江日报社、碧桂园江中区域阳江城市公司主办,阳江中集碧桂园·盛世城邦冠名的2019年阳江高考尖子学习经验分享会如期举行。分享会邀请了阳江市文理科6名尖子生和两名一线优秀教师,面对面与阳江市家长和考生们分享“学霸”的高效学习技巧。短短两个多小时的分享会上,本报新媒体全程以视频、图文形式直播,为场外市民提供线上分享渠道,了解尖子生获取高分的路径,网上直播观看人次超过40000。

杨景彤 高考分数:647分

意向大学及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

按时吃饭睡觉重视学习计划

“我非常向往大学图书馆,想要多看一点书。”作为一名文科生,看书是杨景彤的第一兴趣爱好,平时喜欢打乒乓球、骑自行车。今年高考,杨景彤的分数与自己的预期基本一致,取得了总分647分、全省排第44名的优异成绩。

关于学习经验,杨景彤总结了六点。一是按时吃饭睡觉,保持午休习惯,放松养好精神,以提高学习效率。二是认真听课,抓住老师说的每一个关键知识点,整理好课堂笔记。三是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高效利用时间。比如,早读可用来背英语单词、语法、作文或是文言文、诗词等比较零散的知识点,晚读背文综科目,晚修及自习多花时间攻克数学及文综科目。四是重视错题,及时整理分类好错题,并不断回顾巩固薄弱的知识点。五是无论是学习问题还是心理问题,都要及时找老师,保持积极的师生关系。六是完善知识框架,用关键字罗列关键知识点,便于睡前回忆。

在杨景彤看来,严格按照老师安排的一二三轮高考复习计划走,再制定自身的大、小学习计划,划分好每周任务,具体到每一天,另外安排自由分配学习时间,这样能够系统、有效地加强学习强度和效率。关于政治学科的学习技巧,她说,首先政治背熟能占优势,要做到高中四本政治书每一页的文字、图片信息都背下来。其次要做政治提纲,根据高三的每个复习阶段,她一共做了四种提纲,包括:主干知识、知识串联、漏洞小抄和得高分点,随身带着或是贴在课本封面,做题时能够帮助思考。

关子健 高考分数:639分

意向大学和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

记忆文科知识重在重复次数

关子健直言对高考成绩并不算满意,“因为高考分数比平时一模、二模的分数要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而且比估分的最低分要少10分。”关子健喜欢阅读、写作、书法,同时还是个“二次元世界”爱好者。高三时,如果遇到学习状态有起伏,他常通过刷哔哩哔哩、看吃播来减压。

关于高三的学习时间安排,关子健介绍:“我一天的自主学习时间大约有6小时,保证每科分配1小时,中午花20分钟吃饭,学一小时然后午睡,晚修前还有40分钟学习,三个半小时晚修后,11点宿舍熄灯再偷偷学半小时,睡觉时间大约是晚上11点40分。”他说,自己的总原则是保持松紧适度,尽量把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做一些“不太需要动脑的作业”,再用大部分时间来学习数学、文综这类“耗脑的学科”,每天安排10至20分钟用来“放空”,比如散散步、听听歌。备战高考需要调节紧张的情绪时,他还会写点随笔。

关于文科的学习方法,关子健认为,记牢知识点在于重复记忆的次数,而不是看一次性的记忆强度,三天各背一遍比一天背三遍会更有效。文科生的做题方法有哪些?关子健说,首先要选好题做,思路标准非常规范,比如往年高考题和上一年的优质模拟题。另外,做题要习惯重视看材料,并且学会总结。

向往的大学生活即将到来,关子健说:“希望进入人民大学,感悟陕北公学的精神,博学笃志,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戴先铭 高考分数:675分

意向大学及专业:北京大学小语种

理科要刷题总结直至熟练

戴先铭是一个爱好广泛还带点幽默的理科男。“男生喜欢的我都喜欢!打游戏、打篮球、听音乐、看书等等,我都喜欢但都不擅长。”这次高考,戴先铭说实际分数比他预期的好很多,这也使他能够如愿报考北京大学德语系,向梦想中的外语翻译职业迈出重要一步。

在所有科目中,戴先铭最擅长的是生物。他认为,生物算“理科里面的文科”,就是要背书记忆,将书全部背得滚瓜烂熟,高中生物一共有四本书,要做到每个角落都背下来,早读可以站起来读生物,或者拿来抄写,抄多几遍就记住了。考理综时,要尽快把生物做完,给物理留时间,所以要做到又快又准。

实际上,在高三中期,戴先铭也曾一度感觉遇到了瓶颈,一模、二模的时候非常紧张,“明明很努力,却连续两次考试考砸了”。为此,他按照班主任传授的方法去跑步,跟乐观向上的同学多聊聊天,有压力的时候还会听听音乐、回家看些综艺节目,情况慢慢开始有好转。在戴先铭看来,学习要取得高效,专注度也很重要,晚自修时保持专项专练,不要十分钟学语文、十分钟学数学。理科学习就是要刷题、总结、做错题本、积极问问题,不断地反复直至熟练掌握知识点。

刘坤霖 高考分数:683分

意向大学及专业:清华大学医学

制定学习计划全心投入学习

从高一开始,刘坤霖就有了清晰的目标,那就是学医。高考成绩出来后,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清华大学协和医学院,并给自己制定新的目标,计划本博连读,争取在学术上取得成果。刘坤霖说,自己能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秘诀就是完全投入到学习上,尤其是在高三,他把自己最喜欢的游戏都戒了,手机于他而言也仅是通讯工具。即使是节假日,刘坤霖也会制定紧密的学习计划,平时学习紧张的话就去跑步缓解压力。

刘坤霖说,充足的睡眠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11点睡觉是他高三生活的常态,午休前还会预留一个小时学习,晚自习自觉延长20分钟刷题时间。

作为班里的化学科代表,刘坤霖还分享了他学习化学的心得。“化学虽是理科,但也有很多需要背诵的知识点,需要通过有规律的记忆,再利用做题来不断巩固知识。”他举例称,实验题型会考查仪器操作及规范表述,平时如果不注重背诵标准化表述,很容易漏分。在“过独木桥”的高考中,每一分都至关重要。对于成绩处于中上游、想寻求突破的学弟学妹们,刘坤霖建议可以提前学习大学知识,掌握更全的知识面对提高做题速度和分数都有所帮助。

张仕炫 高考分数:682分

意向大学及专业: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类

学好物理要培养兴趣拓展知识

“感觉成绩一直无法提升的时候,不妨试试放松一下调整好心态。”张仕炫认为,学习方法因人而异,高三期间他的学习是劳逸结合,适当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除了跑步、打羽毛球等运动之外,张仕炫平时压力大时还喜欢看人民日报的时事评论。

物理是不少理科生的弱项,张仕炫认为,要学好物理首先要对它有兴趣,而且物理和数学不分家,数学成绩也不能太差。“我上高中才开始发现自己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张仕炫说,现在高考物理愈加侧重考查一些应用方面的热点,如港珠澳大桥和5G应用等热点,拓展知识面和平时的阅读积累很重要,平时可以自学一些大学物理竞赛知识,着重学习其中跟高中物理有关联的知识点。

除了物理思维,做题习惯和格式也会影响成绩。他坦言,开始在遇到瓶颈期时自己分数怎么也提不高,后来究其原因才发现是不够细心,一些细小的习惯可能会帮助提高卷面分数。

张仕炫还建议可以交叉学科学习,灵活安排时间,避免学习枯燥无味的同时,可以多刷套题,在限制时间内提高专注度。

梁业升 高考分数:692分(包括参加清华自主招生加20分)

意向大学及专业:清华大学自动化或机械类

打好基础找准规律优化方法

在梁业升看来,高考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体系,其中有很多规律可循。高一高二的同学要注重打好基础,把知识点学得扎实牢靠,对高三冲刺阶段有很大帮助。梁业升时常会抽出一段较长时间做一件事情,从表面理解到深入思考,然后从中寻找规律。“平时刷题时不要浅尝辄止,只局限在一道题目上,而是深究其内在包含的知识点,深入思考优化做题方法。”他认为,学好数学,首先要通过老师讲解和自己看完课本的每个字,全面掌握高中知识体系和考试内容,课后习题和阅读材料都要涉及。高考数学有很多题目知识点和方法源于课本,要取得高分,关键是方法的优化。要找到最佳方法,首先要多做题,把每种题型的最好方法总结出来,考试时大脑会条件反射出最好、最快的方法。其次是拔尖同学可以学习竞赛内容,应用在高考数学上,用高级方法“秒杀”一些题目。

梁业升提醒,平时练题切忌忽视简单题,因为简单题占据了高考大部分分数;对于有能力突破难题的同学来说,应花大量时间研究总结,掌握更优的方法技巧。最后,要重视每一次模拟考试,把握好考试时间,控制好心态,反复试验自己的解题时间分配方法并形成习惯。

高中三年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梁业升喜欢通过运动和留心校园里美好的事物释放压力,比如观察学校的变化,是哪颗小树吐露新芽,哪里新添了一处鸟巢。学习以外,他还喜欢绘画、踢足球和弹钢琴。

陈交: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深刻理解才能熟练运用

“化学是一门文理(特性)兼有的学科,学好化学对文理科都会有帮助。”陈交说,学好化学首先需要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立体几何知识和理科解题思路,也需要一定的记忆技巧和能力,比如各种化学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操作的各种注意事项、化学的特例、化学反应原理等等都要背得很熟,深刻理解后才能熟练应用。

其次是要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学生从初三才开始接触化学,学到的知识量非常小,所以很容易上手,但一上高中,学科知识点有了很明显的飞跃,即使是成绩很好的学生也可能会遇到困难,这是初中到高中的转换过程中一次正常的学科难度跳跃。陈交说,遇到困难时不要气馁,此时制定目标非常重要,没有目标的学习生活是很枯燥的,在目标的强烈刺激下,才能学得更好。

第三,是要紧跟老师的脚步和节奏,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特别是理科高强度的课堂,因为理科知识是环环相扣的,一定要顶住压力,不能掉队。建议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这样可以带着问题去听课,学习效果更好。消化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也非常重要,要认真分析错题,找到自己的知识短板。

蔡国胜:中学历史高级教师

打通点线面掌握知识体系的脉络

“近几年的历史高考题与国家方针政策息息相关,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将“立德树人”体现得淋漓尽致。”有着18年教学经验的阳江一中历史老师蔡国胜指出,尽管命题形式和趋势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但万变不离其宗,需要学生掌握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不变。

如何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蔡国胜表示,历史注重思维能力、基本方法和核心素养,注重分析材料和提取材料,从而形成观点,如果能打通点、线、面,在大脑中形成知识体系线索和结构图,必备知识就过关了。

对历史学科的学习,蔡国胜强调了错题本的重要性,错题本可以按周考、月考和平时训练,按照不同模式分门别类收集错题,做好回顾和整理。现场他还向大家推荐了三本读物,分别是《中国古代观治》《百年经济史》及《中国古代哲学简史》。

文字/许倩 潘静思 ■ 图片/ 谭文强

新闻推荐

让更多农村留守孩子参与研学旅行

2019阳江“圆梦之家”公益夏令营7月9日正式开营,25名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农村留守孩子开心入营。(7月10日《阳江日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