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打造“粤西鱼苗孵化第一村”
[摘要]阳春潭水新河村党支部书记周方业扎根基层实干为民
■ 本报记者/任绍华 见习记者/郑琛琛
地处山间的阳春市潭水镇新河村,曾是贫困落后村,但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周方业的带领下,寻得经济发展新出路,华丽转身成为鼎鼎有名的“粤西鱼苗孵化第一村”。今年“七一”前夕,周方业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荣誉称号,阳江市仅有4人获此殊荣。
昔日穷山村闯出致富新路子
新河村四周环山,全村435户人均耕地面积仅0.4亩,人多地少,收入微薄,要想在这样的村庄实现农业致富,过去简直是异想天开。
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周方业决心要为新河村铺出一条新的致富路。他带领村干部走村串户,求教于民。调研中,他发现鱼苗孵化产业大有前途,鱼苗市场前景广阔、利润高,于是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推进新产业发展并不容易,周方业深入生产一线,边做边学。为解决鱼苗孵化的技术问题,他自费带领村民到江苏、上海、海南等地取经,解决了鱼苗孵化率低、受精率低等问题,通过学习形成了一套适合当地孵化鱼苗的技术。同时他还经常邀请水产专家到村里讲课,为村民解决各种生产技术难题。
打造特色产业带村民奔小康
周方业说,在发展鱼苗孵化产业中,村里的党员干部也功不可没。经周方业发动,全村36名党员作为产业领头人,不断攻克生产技术上的难题,推进先进技术推广培训,做好示范引领,不断扩大产业规模。
此外,周方业针对该村渔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在扶贫单位支持下,设立村集体养鱼专业合作社,开辟更广的鱼苗销售渠道,并销售饲料、鱼药、鱼具等,为养殖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不断提高农民养鱼技术水平,完善鱼苗孵化场地设施,致力把渔业生产作为“一村一品”和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如今,新河村已经成为鼎鼎有名的“粤西鱼苗孵化第一村”、发展特色农业的先进典范。全村435户村民中,已有348户从事鱼苗生产,鱼池面积达到600多亩,仅鱼苗孵化一项,就让村民们过上了小康生活,甚至有不少外迁户也纷纷回到家乡,投身于家乡渔业发展。
竭尽所能为村民办好事实事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4年来,周方业始终勤政务实,一心为村民做实事。为解决村里用水难的问题,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维修了村里年久失修的水井水渠,保证全村群众正常用水;建设三面光水利工程,改善农田灌溉用水;铺设硬底化村道2.68公里,为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也打通了新河村优质鱼苗对外销售通道。
让当地村民津津乐道的,还有周方业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周方业始终坚持“宁愿苦了自己,也要保障孩子教育”的理念,带着村干部跑部门、找上级、拉赞助,筹集资金5万多元,修整了村小学的校舍和操场跑道,完善教学设备,增加绿化植物,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只要是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事情,我们党员干部就要千方百计去做好。”周方业如今已年近六旬,但对村民的大事小事始终放在心上,不遗余力去为村民排忧解难。他说,只要自己还干得动,就要竭尽所能为村民多办点好事实事,永葆共产员本色。
新闻推荐
阳江阳春风景图。青山一排排呀,油菜花遍地开;骑着那牛儿慢慢走,夕阳头上戴;天上的云儿白呀,水里的鱼儿乖;牧笛吹到山那边,谁在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