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传统“水帽”一顶耗4小时
[摘要]双捷94岁老翁趁墟卖竹编制品70载
■ 本报记者/王雄基 陈海涛
趁墟是农村重要的经济活动。为方便趁墟的生意人来往各镇墟市,相邻的镇子墟日往往错日而开。以江城区双捷镇为中心,每日来往于白沙、塘围等墟市,这条“商业路线”周灿已经走了70多年,到今天仍在继续。
周灿今年已经94岁了。6月3日是白沙墟日,周灿早早地来到墟市里的一个小路口占好位置,将带来的箩筐、簸箕、竹帽等竹编制品摆放在地上。这些竹编制品出自双捷镇双捷村多名老人之手,其中一款曾深受村民喜爱的传统“水帽”便是周灿的作品。
“小时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竹编。”周灿介绍,竹编曾是双捷村多个自然村流行的赚钱手艺。少年时期,家境困顿的周灿外出打工遭遇不顺。从一场大病中恢复过来后,当时20来岁的周灿下决心以祖传的竹编手艺解决生计。改革开放前,周灿曾当过30年的生产队长。除了搞好生产,周灿常带领社员们在工作之余的夜里编“水帽”。
6月17日,周灿在位于双捷村元湖自然村的家中向记者展示了传统“水帽”的制作流程。围绕元湖自然村生长的竹林为村民提供了编织竹制品的免费原料。在取竹破篾后,周灿用处理好的竹篾分头编织上下两个帽胚夹装一层粽叶,一顶 “水帽”具备雏形。随后,周灿还要用竹篾绕帽檐包边将上下帽胚牢牢锁住,在帽尖上饰以彩色塑料制作的帽髻,结束整个工序。
制作过程虽然熟练顺畅,但周灿仍需要投入4个多小时才能做好一顶“水帽”。而在墟市上,一顶“水帽”只能卖到16元,销售的数量也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周灿介绍,目前在墟市上只有一些岁数较大的农民才会购买“水帽”,顾客越来越少。此外,双捷村多个自然村曾经家家户户编织竹制品的传统,也随着村里的年轻人陆续转行或出门打工渐渐消失。
如今,从事竹编的村民只剩下3名老人,周灿是年龄最长的一位。70多年的指尖翻飞,给周灿留下一双长满老茧的双手,但周灿也靠自己的双手完成了养育5个儿女的人生任务。即便如此,94岁的周灿仍保持着每天编织“水帽”趁墟的习惯。90多岁了,编织了70多年的“水帽”,周灿还没想过要放下。
图:老人周灿在制作“水帽”。谭晋东 摄
新闻推荐
江城区妇联联合中洲街道开展家庭教育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