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阿姨坚持打工赚钱助学

阳江日报 2019-06-18 08:58

本报记者/谭兴孚

“她今年62岁了,每天从市区坐2块钱公交车到阳东打零工,一个小时挣10块钱,自己辛苦挣来的钱不舍得花,基本都捐给了山区学校的贫困留守儿童……”市友谊之家爱心助学协会副会长何银娇向记者讲起徐洁梅的故事时满是感动。

近日,记者跟随该协会来到阳东区大八中心小学开展助学活动时了解到,该协会的成员大多是像徐洁梅一样的普通市民,她们生活不富裕,但每次开展助学活动都踊跃捐资筹款。

当天,志愿者为大八中心小学2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留守儿童送去新书包、新棉被和慰问金。当孩子们从志愿者手中接过新书包时,满眼欢喜,并向志愿者敬礼致谢。志愿者摸着孩子的头并面露慈祥,轻声鼓励他们努力读书。大八中心小学共有1100多名学生,其中近一半是父母不能常陪在身边的半留守儿童,超过200名全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十分需要来自社会的关心和认同。

“我小时候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吃过不少苦,知道山区孩子不容易。”徐洁梅说起她参加助学活动的初心是如此的朴实。1957年出生的徐洁梅,属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那一代人。1974年作为“知青”来到阳东区大八镇井岗村上山下乡,1982年回到市区一家公私合营的日杂店工作,1989年下岗,之后便在家照顾孩子,丈夫是市二运站职工。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她从小乐于助人,特别关注山区学校的困难留守儿童。

年纪大了,她没有选择在家里享受清闲日子,而是从市区乘坐2块钱的公交车来到阳东北惯一家工厂打零工,一个小时能挣10块钱。为了节省路费,她通常中午不回家,但捐资助学时却从不吝啬。

何银娇得知这个情况后,曾私下对徐洁梅说:“你挣钱也不容易,不用每次都捐款,只要人到就行了。”但徐洁梅不同意,表示自己年纪大了还出来工作,就是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这些贫困留守儿童解决一些生活困难,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这些都是我自愿的,也是应该的。”徐洁梅还说,助人为快乐之本,这些在别人眼中的好人好事,其实受益的也是自己,因为每一次付出,她都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和徐洁梅一样,协会里的何银娇和陈碧霞也是同样的热心肠。她们在市区开了一家理发店,自己也是理发师。热心公益助学的她们,是最早加入协会的成员之一。“我们来自不同行业,是爱心让我们凝聚在一起。”何银娇表示,这些山区贫困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种种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生活拮据,但他们都有一颗上进的心,渴望获得知识改变命运。陈碧霞说,善款虽难以解决他们诸多的生活困难,但爱却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激励他们好好学习,成为社会栋梁,同时也接过爱心接力棒,做爱心的传递者。

图:阳东区大八中心小学助学活动现场。谭兴孚 摄

新闻推荐

明确创建任务讲解创建指标

阳东举办创建健康促进区业务培训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