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变奏曲
[摘要]从凭票供应的奢侈品,到人人共享的交通健身工具,自行车承载人们无数记忆——
目前,学生上放学以骑山地车和活飞车为主。
夏日清晨,市区鸳鸯湖公园风光旖旎,每天都有一群中老年人骑着自行车在锻炼身体。他们中有人骑的是以前的“凤凰”“永久”“飞鸽”等名牌自行车。休憩时,大家谈起自行车的过往,感慨万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是当时普及率最高的代步工具。奔涌的自行车洪流在中国每个城市,包括阳江,都是亮丽的风景线。随着时代发展,自行车“华丽回归”,不仅仅是代步工具,骑自行车还成为了时尚环保运动。
大胆“吃螃蟹”靠自行车载客改变生活
“前后单轮脚踏车,如飞行走爱平沙。朝朝驰骋斜阳里,‘疯疯’声来静不哗。”这是1872年《申报》对最原始的自行车传入中国上海时的描述。
据史料记载,清末,西方传教士进入阳江时,将自行车这种舶来品带到阳江。民国时期,从香港进入阳江的自行车以英国生产的“三支枪”“克加露”最著名,只有富裕家庭才买得起。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上马了自己的自行车工业,“凤凰”“红棉”“永久”“飞鸽”等陆续在阳江出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被称为“三转一响”,是国人家庭生活中的“奢侈品”。当时,谁家拥有一辆自行车,轰动效应不亚于如今拥有一辆奔驰、宝马。今年75岁的谭家开,当年就是其中的一个“土豪”车主。
1967年,23岁的谭家开在阳东雅韶中湴生产队务农已经好几年了,但日收入只有一角五分钱,一年忙活下来只有五六十元的收入。这样的收入哪里有钱成家?他的心里开始不安分了。
“我们村离雅韶圩很近,圩日时,我发现离圩较远的地方有人想搭单车回去,但干这活的人不多。” 谭家开回忆,当时二三百人的村子只有两辆自行车,其中一辆是堂兄买来的二手旧车。他向堂兄借来旧单车,利用早上和中午工余时间到圩上搭客,想不到第一天就赚了八九毛钱,这个收入是在生产队一天收入的5倍,还是工余时间干的。那以后,谭家开几乎每天在工余时间用堂兄的车在圩上搭客,渐渐地有了些积蓄。
谭家开渴望有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但那时社会物资缺乏,买单车凭“票”供应,没有一定的关系,即使有钱也买不到。1968年春节,在溪头公社供销社当主任的叔父返乡过年,知道了谭家开的志向后,答应帮忙解决购车用“票”问题。“票”解决了,牌价供应的广州产“红棉”也需要120元。
除了自己很小部分积蓄,还差很多。在谭家开犯难时,有亲戚借钱给他,帮助解决难题。
第二天,叔父带他到溪头供销社交钱,取回一辆28寸双梁“红棉”,车轮钢线闪闪发光。谭家开说,当时那种喜悦心情,到今天都无法找到词语形容。返家第二天,谭家开就向生产队申请搞“副业”,获得批准,谭家开用单车外出搭客,不用参加队里的劳动,每月需交30元回生产队,生产队为其记工分,参加队里年底分红。
谭家开在自行车前部加装车架,又加长后尾架,变成了载重车。“记得一次雅韶圩日,我搭载两个大人,后尾架两旁还各挂着4头小猪,车头装着客人买的猪肉和鱼等,整车重四五百斤,靠我双脚踩。” 谭家开说,将客人送到田畔,报酬有一块二毛钱。通过辛勤劳动,谭家开早出晚归,第一个月就赚了60多元,上缴生产队30元后,还剩30多元归自己。“这个收入相当于在生产队干半年活的报酬,与城里一般工人收入差不多。”谭家开回忆说。
谭家开更加勤奋地利用自行车搭客。路,在车轮下延伸,有时月收入达八九十元。没多久,他还清了买自行车时借的钱。一位姑娘见他有出息,会过日子,和他组成了家庭。凭着一辆单车和勤奋,谭家开夫妻俩养大了几个儿女,还建起了新房。
“那个年代有辆单车好成家,生活也比一般人好。”谭家开回忆,当时邻村有个30多岁的单身汉,买了一辆“凤凰”自行车后,很快就结婚了。
谭家开说,那时骑26寸自行车的,尤其是骑“凤凰”“永久”“飞鸽”这些名牌单车的,多为公职人员。而他那一类改装后的载重自行车,在城乡作用很大。每逢假日,在公路上经常见到成群的城里人一起到乡下用自行车搭载成捆木柴返城。在夏秋交公粮时节,有单车的村民搭载稻谷往圩上的粮所交粮,这些单车搭着少则一百斤,多则三四百斤负重前行,成为一道道风景。
我国自行车部分品牌
进入寻常百姓家 城区自行车流蔚为壮观
改革开放后经济搞活,自行车成为人们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群众对自行车的需求越来越大。
1981年5月,国务院召开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电视机等10种日用机电产品的生产。此后各地争相兴建自行车厂和零配件厂。广东涌现一批自行车品牌,除了广州的“红棉”“五羊”外,还有江门的“海鸥”。
刚退休的教师钟燕说,自行车承载着她的青春记忆。1978年,她从合山到阳江二中读高中,星期六看到别人骑自行车回家,羡慕得很,多次嚷着要父亲买。但买自行车要票,月工资40多元的父亲哪有办法买一百几十元的单车?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参加工作后,她买了一辆28寸“红棉”,高兴得不得了,这部自行车陪伴了她12年的乡村教师岁月。
谭家开说,1982年开始,阳江城五大进城路口,每天早上,进城打工的民工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进城,场面蔚为壮观。他由此发现了新商机,果断结束搭客生涯,在雅韶圩租一块空地,搭了一个棚子,利用自己会修单车的特长开了一间维修店,这一干就是10年,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
随着收入的提高和供应放开,销售自行车的商店越来越多,许多人结束了骑破车旧车和大号男车的历史,街头也不再是“黑骑军”的天下,各种型号、色彩、样式的自行车开始出现。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自行车保有量近5亿辆,成为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钟燕调到阳江城郊中学,她咬咬牙买了一辆那时十分时尚的26寸女装“企凤”,花了530元,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那时教室和办公室都在二楼,为了安全,她每天早上来到学校就把“企凤”扛上二楼,下午放学时又扛下一楼骑回家,乐此不疲。一年“三八”妇女节的上午,钟燕到东门附近侨联大厦楼上参加江城区女子乒乓球赛决赛,得了个全区第五名。她拿着30元奖金、高高兴兴下到一楼取车时,发现“企凤”不翼而飞了!“我在附近大街小巷找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没有找到自行车,最后哭着走路回家。”说起此事,钟燕至今还觉得难过。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阳江进入摩托车时代。钟燕用2.8万元买了一辆当时市面十分流行的“中鲨”摩托车。新世纪以后,汽车开始进入百姓家庭,钟燕家里又买了一辆小汽车。
1982年,青年人与26寸时尚 “企凤”单车在北津港合影(资料照片)
共享单车兴起
健身成为潮流
时光转到2016年,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共享单车在国内大城市火爆起来。去年初,共享单车也进入阳江。城市街头,骑着亮色自行车穿梭而过的身影越来越多,自行车重新进入大众视野。
“共享单车便捷、环保,很受欢迎。”钟燕说,共享单车网点多、随时停车的便利,解决了一些市民上下班“最后一公里”的困扰。
“像是时代的钟摆在回摆,我们又回到了当年那个骑着自行车到处晃的年代。”第一次骑上共享单车时,钟燕感慨万千,“风就那么轻飘飘地拂在脸上,好像拂开了20多年的时光。”
今天,自行车不再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人把骑自行车当作一项健身运动。今年22岁的李春林是一名自行车骑行发烧友。他家在阳东区新洲镇,平时,他喜欢骑着山地自行车四处游玩和参加自行车竞技比赛,他的微信朋友圈发的照片几乎与骑行有关,不是单车,就是各种风景或比赛。
近日,头戴专业头盔、身穿骑行服、驾着时尚山地自行车的李春林又出现在市区环湖路上,炫酷造型吸引不少路人的目光。“我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骑行找到‘诗和远方’。”李春林告诉记者。
从第一次骑自行车到离家5公里的紫罗山,到骑车到东平到阳江,再到广西、贵州、西藏,李春林的胆识和车技不断提高,还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路上,他结识了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车友,听过许多精彩的故事,领略过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去年5月,在车友的鼓励下,李春林到广州参加了一场200千米的自行车竞技赛。“原本只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参赛,没想到获得小组第6名。”那次比赛,李春林发现了自己的潜质。如今,李春林在广州进行紧张的特训,他希望将来能加入职业车队,让自己的爱好成为职业。
在市区一些健身俱乐部,动感单车的健身活动颇受年轻人青睐,自行车健身活动延伸到室内,成为时尚健身活动。如今,不论是在景区,还是城乡的道路上,或者在街头,不时可以看到三五成群装备齐全的骑行爱好者飞驰而过,挥洒青春。
共享电动自行车整齐地停放着
■ 策划/黄仁兴
■ 统筹/梁小可
■ 撰文/刘再扬 任明皓
■ 摄影/刘再扬 梁文栋
(扫码了解更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雄基通讯员/韦智锋)28日上午10时许,江城区城东街道随垌村红光塑料厂附近一间厂房发生触电事故,一名男子触电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