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的星星
□ 周大标
李菊读词,研词,填词二十几个春秋,到了“痴”的程度,痴出了一个美名:当代李清照。李菊像不像李清照,我不敢妄言,《李菊词选》最有话语权。李菊诗词创作追求意境美,语言空灵、婉约。下面浅谈我读了《李菊词选》后几点感觉:
读得懂。一首词的生命长与短,不是作者说了算,而是读者说了算,时间说了算。吟诗赋词,是让人读的,所以,诗词创作首先要考虑让人读得懂,读出意义,读出灵魂。但有不少诗人生怕自己作品一读就懂,故弄玄虚,常用生僻字造词,引经据典也不注释,人为设置阅读障碍,这样诗词没有生命力,只能束之高阁。纵观古今流传的诗词名篇(含新诗)无一不是语言平淡朴素,易懂易记,如:《一剪梅》(李清照)、《水调歌头·中秋》(苏轼)、《断章》(卞之琳)、《致橡树》(舒婷)等等。李菊深谙此道理,作词前考虑到了读者,希望读者沿着诗句进入诗的内核,让诗意抓住读者的神,抓住读者的心。李菊的诗句语言平淡、朴素,朗朗上口,易懂易记。“千丝网织挟筝鸣,一线挽歌声。”《风入杉松·记阳江国际风筝节》、“浅浅深深恨,浓浓淡淡牵。”《南歌子·夜无寐》,这些平淡、朴素的诗句有真情,有新意。这样的诗句在词集中比比皆是。由此可见,李菊诗的语言很有功力,相信李菊的词会入千家,入万户。
画面感强。《李菊词选》有很多写风景的词,读这些词如欣赏一幅画,画面的美直冲眼睛,震撼心灵。借景抒情,寄情于景,情景相融,人在诗中走,如在画中行。每首词中,作者抒发情怀不同,选取的意象也不相同,给人不同的视觉、不同心情、不同的感悟。写风景的诗词如题旨把握不准,往往会出现意象重复,因为每个景区(点)的景物都离不开山水,树木,花草,虫鸟,亭台楼阁……如没有定力,会写出意境相同或相似作品。而李菊写风景的词并不是把景物千篇一律复印到作品里,而是精挑细选,把最能表现景区(点)特色的意象入词。从此可见李菊是细心人,对身边的一景一物,一花一草,一虫一鱼……皆能从不同角度观之、思之。所以她在词中对意象的选择多以小见大;在词的技巧上,则运用通感修辞,留空恰当,词的语言空灵婉约,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给人回味,给人清新。譬如“栖藤蔓,和雀花儿似得,万鸟鸣春。”从视觉到听觉,养眼又养神;譬如“红烟翠竹水婷婷,摘落几峰倒影”,形象传神,回味无穷。通读李菊写风景的词,觉得她很有浪漫主义情怀,家乡山水孕育了她的情怀,她的情怀也让家乡山水生辉。
有情有思。吟诗赋词,寄物言情,《李菊词选》把情和思贯穿其中,有姐妹之情,父母之情,同学之情,家乡之情,祖国之情,有小我之情,有大我之情。这情如涓涓流水,如波涛翻滚。在这里,我不说《李菊词选》每首词抒发怎样的情,侧重说李菊怎样悟出了情。所谓“悟”就是悟出了诗的意义,悟的深浅是一般诗和大诗的分界岭。悟即是要悟出别人看了而没看到的,别人想了而没想到的,别人想说而没说出的。“种下冰心留傲骨,别心栽”《摊破浣溪沙·种菊》,她种下的菊是纯洁的心,是傲然屹立的骨气;“淡功利,极致书工,高入洪荒。”《雪梅香·品严文赋先生书法》,作者欣赏艺术作品时想到,只有淡薄功利的人,其作品才能进入艺术的殿堂。李菊的词抒发的情,闪耀哲思的光芒,给人眼前一亮。李菊有第三只眼睛,这是诗人的眼睛,既能洞识事物表象,又能穿透事物内在联系。李菊有支会说话的笔,娓娓道来,闪烁着思想火花。
读了《李菊词选》,我写了两首新诗,其中微诗《李菊词选》“在晴朗的夜空/选出的/星星”想表达如下几个意思:一是李菊写了很多诗词,像晴朗夜空里的星星那么多;二是《李菊词选》是众多词中选出的精品,就像星星一样闪耀光芒;三是人们会像喜欢星星一样,欣赏李菊的诗词;四是李菊宛若词坛的一颗新星。
新闻推荐
供电部门举办“5·20世界计量日”开放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