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口遇见85岁老人林宝山
林宝山的书。
林宝山坐在楼梯边跟顾客聊天。
摄影:
南都记者吴佳琳
林宝山在每本书的扉页都会写上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
“喜欢看这本书吗?这是我翻译的。”老人软绵绵的声线一不小心就会被行人匆忙的脚步声盖过,偶尔会有好奇的年轻人,蹲下来,翻开老人递过来的书。老人仔细地向他们介绍书中的内容。林宝山像这样在地铁口卖书已经是第三回了,这也是他翻译的第三本书。
前半生行医后半生从文
今年85岁,走起路来依然风风火火,林宝山给人的印象,总是像有什么事急着要去做。但一坐下来,他又那么淡定和耐心,一心等着有缘人来赏识他的译作。
说起来,林宝山的前半生跟文学翻译没有半点关系。1958年,他刚从中山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粤西阳春市的医院做综合内科医生。
那一年他24岁。
学医时每年要看40多本教材,他乐在其中,这种阅读的习惯延续到工作后。那时候,位于山区的阳春市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甚至连电网设施都不完备。县城靠着一台柴油机发电,晚上9点后就没电了。林宝山在贫乏的业余生活里坚持着阅读的爱好,他喜欢苏联小说,最爱阿·托尔斯泰的《两姊妹》。
除此之外,他还发展了新的兴趣,学英文。
在漆黑的办公室里,林宝山举着手电筒,抄写一本3000词英汉字典。当时英汉字典价格昂贵且不容易买到,这本是朋友借给他的。朋友对林宝山说:“英语里面至少有50万个单词,只要学会这3000个高频词就可以完成95%英语文章的阅读和写作。”林宝山便一个个单词抄下来。
其实他不是没有学过英语。中学的时候他学英语用的是韦氏音标,后来的字典都是采用国际音标标注。林宝山把韦氏音标字典放在旁边,逐个词对照着重新练习发音。再把单词的拼写和释义全部背下来。就这样,他慢慢能够看懂英文原著,也开始对翻译产生了兴趣,他说:“翻译只有一个诀窍,勤翻字典多思考。”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第一篇小杂文《论不彻底者》发表后,他更有信心。随后的5年间,他不仅写下了几百篇不同题材的散文、杂文,还会翻译外国医学杂志的文章。
1987年,他收到上级通知,被调派到广州,做医学杂志的主编。一做就是8年。在这期间,他不时给报社供稿,大多是翻译过来的科普类文章,每逢登报他都会剪下来,收藏在笔记本上,几十年来积累了六七本厚厚的册子。
“小贩”卖书一做15年
“销量”最佳一天42本
1995年,林宝山从岗位上退了下来。一边阅读一边旅行。旅行时,最重要的旅行三件宝:中国地图、目的地地图和火车时刻表。当时已经60岁的林宝山背起行囊,到火车站买最便宜的绿皮车硬座票,说走就走。新疆、内蒙古、黑龙江都留下他的足迹。
但潇洒的旅行在第二年戛然而止,林宝山的妻子患上了白血病,他寸步不离地守在床头照顾。在这期间,他订阅了美国杂志《短篇故事》。照顾妻子之余,便拿起杂志阅读,有时也会翻译给妻子听,让躺在病床上的妻子解解闷。林宝山在笔记本里把原文一句句翻译下来,斟酌过后写到稿纸上,再寄到报社刊发。第一篇文学作品《拉里,他还能回来吗?》被广州卫生报登出后,他备受鼓舞,开始不停地翻译、写作。
2004年,他将在报纸上发表过的26篇作品和未曾发表的10篇文章集结成册,出版了第一本个人译著《寻找一个人》收到出版社寄来的1000本书后,他没有把它们放进书店。““书店里的书那么多,我只是个普通的作者,人家也不会注意到这本书”,林宝山有了个想法,没有和家人说,自己悄悄就执行了。
那天一早,他拿着一张小板凳、一瓶水、一个挎包、一张签收海报和7本书,来到了他认为文化人多的五羊新城的一棵大榕树下准备签售。
林宝山坐在榕树下,摆好广告牌。他一开始还是有些紧张,小声对路人说:“喜欢这本书吗?”不少人被他吸引了,停住脚步,蹲下来与他交谈。两个小时后,他卖出了5本,增加了一些信心。
虽然是签售,但在城管眼中,他还是要被管理的对象。“会来赶我走,但也买我的书”,在林宝山眼里,城管也有人情味,因此从没起过冲突,城管来了他就先离开,城管离开了,他就换个位置继续卖书。
当天卖完书后,他回家告诉了儿子,儿子虽然担心老人家,但也顺从父亲的想法,只能默默支持。
后来,林宝山发现地铁口人流量大,便转移了阵地。每天天刚亮,林宝山就在地铁口等待上班的人潮,有时直到末班车才回。销量最好的一天卖出了42本书,但因为每次只带10本书左右,他来回跑了3趟。但也有8小时都卖不出一本的时候。
因为卖书,他也和地铁口的其他小贩成为了朋友。在其他小贩眼中,这位老人有点奇怪,本可安享晚年,却选择和他们一样早出晚归,卖着利润甚微的书籍。但老人也很亲切,跟普通小贩不一样,他想要的只是更多人阅读他的书。
两个多月后,首本译作售罄。林宝山回归到看书翻译的退休生活,直到4年后,第二本译作出版,他又继续回到地铁口里当小贩。
他的“小贩”经验
“要找有步梯的,坐在楼梯边,人们才容易看到我”
“天涯若比邻,海内存知己”,林宝山在每本书的扉页都会写上这句诗。去年4月,林宝山和儿子共同翻译的新作《缘来在破晓》出版,讲的也是这么个故事。这本书是他在澳洲悉尼探图书馆看到的,因为喜欢这故事,当下就决定要翻译,每天翻译8个小时,最后由他儿子校对。
在外人看来,地铁口卖书辛苦又低效,但林宝山却乐在其中,“因为这样可以和读者面对面交流”,林宝山不仅是卖书,他还加了不少购书者的微信,希望大家能给他反馈,交流一下对他译作的看法。他说因为卖书,认识了6000多人,“以前没有微信就会留电话,现在微信好友里有400多位读者”。
今年年初,在地铁五山站摆摊时,有一位女士上前跟林宝山聊天,聊他的创作,两人互相留了微信。到了3月初,林宝山收到了一本新书,才知道对方也是一个作家,特地寄来新作给他欣赏。为了尽可能地结识更多不同的读者,林宝山考察了广州许多个地铁站。
“要找有步梯的,坐在楼梯边,人们上楼梯时才容易看到我和我的海报”,林宝山还总结出,主动找他“搭讪”的,大多是年轻人,女生比男生多,说普通话的也比较多。今年年初,他在读者的提议下还建了读者群,现在已经有200多人。不少人还从旧书网上淘回他之前的几本译作,让老人家很是感动。
有些网友得知了林宝山地铁口售书的事情,托朋友找到他,留下了地址。林宝山一一将书拿到邮局寄给这些未曾谋面的读者。还有读者为林宝山的新书开了豆瓣网的页面,在上面写着和林宝山相遇的故事,老人在地铁口卖书的行动让她重拾了阅读纸质书的兴趣。
在追求高效的社会,林宝山给了他们一个放慢脚步的机会,停下来、翻翻书。
林宝山这一回的签售将持续到4月初,当书还剩下一两百本的时候就会捐献给各地图书馆。而他也准备到澳洲去和小儿子一家共叙天伦,或许在那里又会碰到另一本心水之书,再次执笔翻译。
如果你还有机会在地铁口偶遇林宝山,不如停下脚步,和老人聊聊他的文学梦。
采写:南都记者叶孜文实习生何晓敏
新闻推荐
陈英一行赴阳春市陂面镇检查指导对口帮扶南河村工作 带着真情实意真扶贫 实现“造血”真脱贫不返贫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见习记者王晓君报道:11日、12日两天,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英与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刘佳、田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