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联谈到书法
早些时候,曾与几位朋友谈到阳江春联的历史。转眼之间,几个月过去了,然而,这一话题仍然时时萦绕在脑际,未能遗忘。
阳江贴春联的习俗究竟起于何时?这是一个颇有意义而又不容易解答的问题。追溯起来,贴春联源于在门上贴桃符,而贴桃符又源于挂桃梗,所起作用,都是先民希冀的驱鬼辟邪,禳灾避祸。这一习俗,可追溯至先秦,甚至更加久远。以联语形式出现,表达吉庆的桃符,是五代以后的事。因为据传后蜀君主孟昶在除夕亲自写了“新年纳余年 嘉节号长春”一联置寝门左右,这是最早见到的春联。此后,喜庆吉祥、祈福贺岁的内容就成了春联的主调。
用红纸书写春联的习俗起于明代,清人有记述明末清初诗人归庄的著作中提到“吴俗每逢改岁,必更易红笺,以吉语书门。”阳江早在秦时就已经归属岭南的南海郡,西汉则属合浦郡高凉县。东汉末至三国,属吴孙权管豁。东晋至南北朝梁末,因社会动乱,有大批北方汉人(特别是吴地汉人)南迁,阳江市其落脚点之一,一些吴地的习俗也随之传到阳江(如端午的“斗力之戏”,见屈大均《广东新语》)。由此似亦不能排除阳江贴春联习俗最早由吴地传来的可能。
在明代,有名有姓的作者编撰的《阳江县志》有五部,惜乎至今已不可见。清代亦有五部阳江县志,最早的为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孙廷铎所修,内有记载曰:“除夕先日换门神贴春联”,也许这就是至今可见的阳江贴春联最早的文字记载。由此可知,至少在康熙年间阳江已有贴春联习俗。此后嘉庆道光年间的李志及民国初期的林志都有类似的记载。春联原是贴在门上的,后来贴在门口两边墙上,门则专贴门神了,这一习俗沿续至今。
与外地相比,阳江春联最大的特点是手写而非印刷,而且张贴普遍,大小合度,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每当春节临近,挥春好手活跃于城乡各地,或由书法组织牵头,或自设摊档,应众挥毫,给广大书法爱好者摆开了一场又一场书法盛宴,影响深远。应该说,阳江春联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那些内容健康、书写大气的作品,尤其受到大众的欢迎和认可。然而还有不足,还需提高。就内容来说,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文化含量并适合节日氛围的高雅联语太少了。阳江号称楹联之市,十分希望撰联好手每年春节创作一批优秀联语,与文化单位和挥春好手联合起来,做好介绍和推广的工作。而从书法角度看,徜徉街头,颇有千人一面之感,圆润肥厚的字体差不多成了春联的通行证,这也不是好现象。回顾几十年前,阳江春联书法可不是这样的。那时的挥春好手,如李章、金水、曾开、官泰、许永庄,万芝堂、翰墨芳老极……他们的字各有特色,风格多样,李章的秀劲,金水的灵动,曾开的宽博,官泰的朗润,翰墨芳老极的碑味……真是百花争艳,美不胜收。
写春联,面向大众,当然以容易识读的行书、楷书、隶书为宜,字的风格,审美的趣味也应该是多元的,不能只局限于圆润肥厚。只要写得好,端庄雄伟,古朴苍劲,秀丽飘逸,圆润工整,都无不可。有出息的挥春好手,应以自己的不懈追求和成功的实践,引领群众不断提高书法的欣赏、审美水平,而不可一味迎合低端的诉求。只有内容与书法俱佳的春联,才称得上是好春联。春联,可以说是阳江的一张文化名片,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将她打扮好,只有这样,才不辜负阳江作为楹联之市和书画之乡的美誉。由此观之,少数人为了盈利而搞春联变相印刷的破坏好的传统的做法,挥春时用大笔写小笔改的书写陋习,都是不可取的!
新闻推荐
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