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海I号’上考古” 古船沉没之“谜”正被揭开,八百年船体未来有望整体展示

南方日报 2019-01-25 11:13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I号”宋代沉船考古现场。本版摄影(除署名外):王良珏郑一见

“南海I号”船体内的文物。

文物保护修复人员贾政正在清理木梳。

文物保护专家沈大娲(左)在现场。

央视视频截图

博物馆供图

古船更多秘密请上南方+

观看《宝览南粤》第二季

毕嘉琪工作室出品

阳江闸坡十里银滩,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外型犹如外太空飞船,馆内巨大玻璃幕墙隔成的“水晶宫”内,沉睡800多年的宋代沉船“南海I号”正慢慢苏醒。

目前,“南海I号”船舱内的考古挖掘工作已接近尾声,清理出超过10万件文物,出水文物的数量、精美程度、丰富程度大大超乎预期,揭示出一幅神秘的宋代远洋生活图景。“南海I号”考古特别引入“公众考古”模式,隔着玻璃幕墙,每位进馆的游客都可以目睹考古队员的现场作业。如今,船舱内的文物清理挖掘工作已接近尾声,一个个谜团正被解开,但更多课题又被开启。

由广东省文物局、南方日报社、南方+联合制作的《宝览南粤》采访拍摄团队获准进入了“水晶宫”,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南海I号”考古领队崔勇向南方日报记者独家揭秘了“南海I号”的最新发现。

“绣花”功夫保住古船船体

对“南海I号”船舱内原始状况的三维记录,最精确的可达到0.6毫米的清晰度,即便是一根头发丝也会被清晰摄录下来。

在“南海I号”考古作业平台,“驻扎”了一支五六十人组成的考古队,由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测绘与吊装四个团队协作进行。“船舱内数万件文物,每一件发掘出来时都有信息卡,如同"准生证"一样,不仅有编号,还标注它们在船舱内的原始位置、器物特征等信息。”崔勇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水晶宫”上方是一架巨型天车,中心悬挂着一台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准身下的20多米长、9米多宽的“南海I号”整个船身内部,进行着无死角“正摄影像”拍摄。借助这台三维激光扫描仪,考古队在发掘前首先要完成对“南海I号”船舱内原始状况的三维记录,最精确的可达到0.6毫米的清晰度,即便是一根头发丝也会被清晰摄录下来。

记者采访时,考古队员赵峰正拿着一张由天车生成的“正摄影像”图,与船舱内的文物实物进行比对,按照类别、位置等分类对整个船舱内的文物进行分组登记。完成这些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后,考古队员才能正式提取文物。

“从船舱取出文物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保护船体。”崔勇说,“南海I号”考古队的许多“绣花”功夫花在了对船体本身的保护上。

为了让清理完毕的船舱内的隔舱板不致倒塌,考古队请来广州打捞局工程师专门为古船设计了加固装置,从考古作业平台延伸下来的数十根钢支架,如同给脆弱的古船身体打上了“石膏”,支撑起800年的古船船身。针对隔舱板上几乎要脱落的木条,考古队员找来一根根竹签,密密麻麻扎在木条两侧将其固定住。“我们的目标是整船文物取出后,古船能完整呈现于世人眼前。”崔勇说。

“聚落考古”提取宋代生活切片

“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工作方法是独创的,将水下考古和陆地考古的一些方法结合起来,成为打开了解宋代人生活大门的一把钥匙。

6年来,“南海I号”出水的文物中不仅包括了大量的瓷器、铁器,还包括了非常精美的金银器、漆木器、玉器、钱币等。最令人称奇的是,船舱内还发现了与宋代船员有关的文物,包括人体骨骸和咸鸭蛋。

考古队员利用“浮选法”,对于船舱内看似没有用的淤泥进行了全面浸泡筛选,这种方法基本上将船舱内所有可能的文物“一网打尽”,不仅筛出直径仅有0.3毫米—0.5毫米的小金珠,更筛出了大量动植物遗存。

这些动植物遗存中不仅有大量猪、羊、狗、牛、鸡和鹅等动物遗骸,还发现了数千粒植物种子或果实,涵盖了水果、瓜类、谷物和香料四大类、19个不同植物种属,有橄榄、荔枝、枣核、稻谷壳等。它们很可能是供“南海I号”上船员远航所需的食物。“这些与古人生活相关的痕迹被提取出来,成为打开了解宋代人生活大门的一把钥匙。”

“独特的打捞方法注定了考古方法的独创性,"南海I号"之前的沉船考古发掘大多在水下作业,因水流等多方面因素难以做到精细度,相当多的历史信息无法获取,但"南海I号"采用的考古方法有助于我们获取宋代远洋生活的全面信息。”崔勇说。

在崔勇的脑海中,“南海I号”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时间胶囊”——一个在历史长河中封存了某一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物质与精神的神秘空间,它封存了大量人们想象不到的宋代生活片段。

为破解这个“时间胶囊”,崔勇借鉴了“聚落考古学”——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切入考古挖掘,挖掘的重点不仅仅是文物,更是要通过对一个相应范围遗址的整体性系统发掘,破解古人吃穿住用、生老病死的综合性信息,把古人的生活重新拼接起来。

“因为"南海I号"采用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整体打捞方法,其考古发掘方法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结合了水下考古和陆地考古的双重特点。虽然"南海I号"只有几百平米的发掘范围,但它曾经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宋代人远洋生活的现场,比一般的墓葬遗址更高度地浓缩了当时人们的吃穿住用等信息,甚至还包括从船长、商人到船员的不同等级社会秩序。”崔勇说,“南海I号”的遗址就像是宋代社会生活一个极小的历史切片,不能用简单提取文物的方法去发掘。

如今,船内货物已基本清理完毕,但摆在崔勇和队员们面前的还有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如何保护800年古船的木质船体。或许要通过考古、文物保护以及造船专家、打捞工程等多方专家的通力合作,才能让“南海I号”古船在“水晶宫”里完好永久地展示。

大数据让考古实现“逆向复原”

考古队员今天怎样从船上提取文物,未来还能依据这些大数据,把这些货物装回去。

“南海I号”考古发掘工作引入了目前最为先进的“逆向复原”理念。在“南海I号”上,通过测绘、数字信息手段,使得整个考古工作可以“逆向复原”。“这意味着,考古队员今天怎样从船上提取文物,未来还能依据这些大数据,把这些货物装回去。”崔勇说。

从2013年开始,向勤和他测绘组的同伴连续在这里工作了上千个日子。每天都是围绕“南海I号”周身进行大大小小的测绘,长达近十个小时,就像是每天给古船做体检。

通过大数据测绘以及三维激光影像技术,测绘组能够对“南海I号”生成立体三维数字模型,在云软件上生成古船内部各船舱的完整数据和影像记录。这些测绘的时间甚至不少于考古挖掘的时间,而且还要进行后期大量的整合、计算,为的是让“南海I号”遗址发掘可以实现逆向复原。

古船木质船身上密密麻麻分布着许多监测点,向勤和同事们每天都要围绕这些点进行测绘,使用的工具包括了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等。“测绘最难的就是古船的变化,它的木质船身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哪怕是不到一毫米的变化,我们也会测绘、记录下来。”向勤告诉记者。

每天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向勤和队友的工作就是和这些仪器和细小的数字打交道,“不要小看这些数字,它们是关系古船未来能否整体保护的密码”。

考古工作平台的一个角落里,林唐欧正用电脑软件对“南海I号”绘制平面图、剖面图。6年来,考古队每挖掘一层、清理一个船舱,他就要用最新的数据绘图,如今已绘制了数千张“南海I号”的数字模型图。他身旁是一个个厚厚的《“南海I号”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记录了6年来每一天的工作进度,好比是古船的一份详尽的病例档案。

“南海I号”测绘团队的工作时长、工作量和精细度,丝毫不亚于考古发掘团队,后期的整理计算任务更是庞大惊人,正是他们的艰辛努力生成的大数据库,才让整个考古工作具备“逆向复原”的可能性。

文保团队每天为古船“敷面膜”

文保团队设计了许多“神器”,这些都是根据“南海I号”实际情况独创出来的,有的还申请了专利。

“南海I号”的保护团队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人员共同组成。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李乃胜研究员带领的团队每年会派文物保护专家轮流驻守阳江,他们拥有十八般武艺,分别掌握着瓷器保护、金属器保护、有机质文物保护、木质文物保护的“独门武功”。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每一件在海底沉睡了800年的文物发掘出水后,不仅有“出生证”还有“保育箱”。

“南海I号”的文物保护实验室里是一个个摆放着各种仪器、容器和化学试剂的试验台,修复人员对着刚刚发掘出水的文物进行细致的保护工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人员贾政正在清理船上发现的一把木梳,这把木梳还带有一个篦子,800年浸泡后梳子的梳齿依然保存完好,他主要对木梳进行清理脱盐的保护处理。而文物保护修复人员杨慧慧正在用手持X射线荧光分析仪,给古船出水的一个景德镇葵口盘做无机元素成分分析。

博物馆保管部张玄微向南方日报记者展示了他们独创的微动力淋洗装置,一个玻璃盒内装满小颗粒珍珠岩,上方一排排喷洒管子对着盒子内的一个用高分子绷带层层包裹的方形木盒进行间歇式喷洒。这个方形木盒与“南海I号”一起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出水时脆弱不堪,通过这个装置,既能依靠珍珠岩挤压保持木盒不松垮,又能通过淋洗的效果让木盒脱盐、脱硫。类似的“神器”都是文保专家根据“南海I号”实际情况独创出来的,有些还申请了专利。

沈大娲博士和她的团队正在对“南海I号”的木材开展保护。与《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文保专家们不同,沈大娲每天的工作地点,一半是在“水晶宫”二楼的实验室里,另一半则是在“南海I号”考古现场。她需要与考古发掘团队共同解决“南海I号”文物出水时的各种复杂问题。

考古平台的一个角落,堆满沈大娲和她的团队从古船上提取上来的各种木船构件,有的在脱盐池进行浸泡处理,有的则还在进行测量与标签登记。沈大娲说,对海底浸泡几百年的木材进行保护,是整个“南海I号”文物保护工作最难的地方。“经过数百年浸泡,"南海I号"船身木板里的细胞壁被海洋微生物腐蚀了,没有了支撑力,全靠细胞里填充的大量海水支撑。出水后一旦没有科学的保护方法,木质文物很快就会变形、收缩、开裂,各种各样的问题就来了……”沈大娲说。

船舱内的文物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南海I号”绝大部分船身已裸露出来,专家们特别设计了一套“自动喷淋保湿”装置,通过水泵把保湿剂、防腐剂喷洒到船木上,对古船船身进行保湿。为了减少可能的化学伤害,这种保湿剂和防腐剂甚至是化妆品级别的,等于每天给古船敷一次“面膜”。

“整座船才是"南海I号"最重要的文物,但800年古船出水后,木质船身的保护是全世界文物保护界目前公认的难题。我们现在做的还只是临时性保护工作,在发掘现场控制"南海I号"出水文物和船身的稳定性。之后,要做的木质船身填充加固、脱水干燥和修复工作可能要持续几年、几十年。”沈大娲说。

进展

“南海I号”沉没

或因超载所致

“南海I号”的沉没之谜曾引发学界众多猜想。随着“南海I号”考古工作的进展,并对比多个国内沉船的发掘结果,考古队长崔勇冒出了一个新奇的想法:这艘古商船很可能是因为超载沉没。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采用“铁器在上,瓷器在下”的装载方式。

“船头放铁器,船舱放满瓷器,这样装货会让重心变高,摇摆幅度变小,避免瓷器在航行过程中磕磕碰碰,降低货损率。但是一旦遭遇大风就很容易超过摇摆极限,导致侧翻沉船。”在一次会议中,崔勇提出了这个在考古界看来特立独行的想法,却意外得到了造船业行家的肯定,目前他们正在采集数据来证实这个构想。

看点

“南海I号”出水

哪些重磅文物?

金双重顶链犀角形牌饰项链

出水的三件缨络胸饰之一,金链上串着两颗形如石榴的小金球,金球表面密密麻麻地镶嵌着众多凸起的“小金珠”,细得连肉眼都看不清。如此高难度的金属焊接在那个没有显微镜和先进辅助机器的时代是如何完成的,至今仍是个谜。

金戒指

同期发现的还有未镶嵌宝石的金戒指。专家分析,这些金戒指意味着当时可能已经有了“来样定制”的服务,虽然宋代中国还没有宝石,但是船可以到达斯里兰卡,把戒指运到那边镶嵌宝石。

宋青釉刻划

卷草纹葵口碟

除了金器外,宋代民窑造瓷水准也可见一斑。船上发掘出了一款宋青釉刻划卷草纹葵口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有一种“裸眼3D”的效果,仿佛碗底盈满了水。这实际上是因为整个盘面光滑平整,透过釉彩上光的折射营造出了一种视觉上的错觉。

咸鸭蛋

在出水的动植物遗存中,不仅包括猪、羊、狗、牛、鸡、鹅等动物遗骸,还有橄榄、荔枝、枣核、稻谷壳等各种果实,最新还发现了咸鸭蛋。专家判断,当时船员们烹饪食物的方式以腌制和烧烤为主。

人体骨骸

在“南海I号”发现的若干人骨中,有一个完整的下颌骨、一枚位置靠下的胸椎、一枚完整指骨和十枚保存状况较差的肋骨,都被鉴定为青壮年男性的骨骼,很可能就是罹难船员的残骸。至于船上是否存在外国人,以及船主的真实身份现在仍在检测分析中。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李培毕嘉琪见习记者黄堃媛

新闻推荐

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发展共赢

焦兰生会见ABB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张金泉一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