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建设宜居新阳江
[摘要]代表委员热议建设宜居滨海城市——
市区城南板块商品房如雨后春笋般林立。
“加强城市规划引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塑造城市发展新品质、实施精细化城市管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城市。16日下午,代表委员们在分组讨论时,就如何加快建设宜居滨海城市提出了诸多建议。
全力打造宜居城市
代表陈基文表示,江城区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协调发展,建设安居乐业的家园。在农村治理上下功夫,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重点做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全力推进5个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示范片。促进学前教育及普惠发展,进一步满足群众教育需求。深入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双提升。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代表陈经勇表示,江城区作为主城区,要按照主城区的发展战略大局统筹考虑宜居城市建设,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针对城中村,要突出全面融入主城区,打造宜居宜业新城区;针对城郊村,要突出规划引领、基础设施的覆盖,大力发展为主城区服务的产业;针对纯农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精准脱贫攻坚等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阳东区要加快市区一体化进程,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代表冯富基说,接下来阳东将主动融入大市区布局,全面完成新江台大道建设,动工建设南华路、滨河大道,加快推进湖滨路延伸工程等城区骨架路网建设,加快市区一体化进程,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建成竹篙山森林公园,抓好滨河公园、两江四岸阳东段和那龙河西岸休闲湿地公园建设,完善城区碧道绿道、沿河绿带等建设,提升城区道路绿化水平,打造生态城区。
代表谭忠健说,阳西县将全力打造宜居城市,提升规划引领水平,科学谋划县城及各镇协调发展,着力打造“一主两副三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是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推动县城向东向海发展,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阳江市域副中心城市。二是加强城市治理水平,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提高县城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继续加强县城“六乱”整治,持续改善县城环境。三是提升城乡融合水平,不断加强各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镇区人口聚集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连片创建工程。
代表黄秀军说,在宜居城市的建设中,滨海新区要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谋划的四个方面全力抓好落实,集中精力规划建设城南片区,将滨海新区打造成阳江的新城市中心,科学适度开发建设,以特色文旅项目广东滨海旅游公路建设为抓手,突出滨海新城旅游主题。结合市委书记焦兰生在滨海新区调研时作出的指示,用世界的眼光、国际的标准去规划建设滨海新区,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工作,为服务好阳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滨海新区的贡献。
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李小铁委员指出,阳江市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市,目前正在此基础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推进阳江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机制建设,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他说,为了激励居民和清洁工参与垃圾分类,基层社区可以建立激励机制,以社区等为单位设置旧物交换信息中心;对垃圾回收进行奖励,如将可回收垃圾送到垃圾分类站可领取垃圾分类袋等。
代表梁幼建议,要积极落实河长制各项工作任务,加大河长制财政投入,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全面见效,让漠阳大地河更美、水更清,为市民营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备受市民关注的大河水库引水工程正在推进,要实事求是地合理规划大河水库引水工程,特别是针对大河水库引水工程取水量问题,要综合考虑大河水库库容、集雨面积等因素,进行更加深入的论证,科学统筹,在供水的同时保护好大河水库的生态环境,以及避免影响阳春合水、陂面等水库下游区域的农业、工业用水。
郑武礼委员建议,要大力推进园林绿化建设,把立体绿化纳入城市规划管理,因地制宜,分区域、分类别推进立体绿化建设,加大对城市占绿、损绿、毁绿行为的处罚力度,着力提升城市形象。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市民对城市绿化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营造全民关注、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要全面推进城市公园建设,为市民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黄伟忠委员建议,要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大力推进工地扬尘、工业废气 、餐饮业油烟等污染治理,推广清洁能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空气质量。要大力推进城市管理,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增强中心城区发展活力,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感。
提升教育医疗整体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对于群众百姓来说,美好生活就是要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玩得开心。”代表陈雪冰表示,医疗保障、食药品安全、饮用水源安全等问题关乎民生发展,要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代表林小银提出,建设宜居阳江,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阳江市要建成1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5万个,这令人振奋。她说,当前阳江市公办教育发展滞后,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措施,加快阳江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规划建设,确保今年1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如期完工使用,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位。
“教育资源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完整优质的教育布局,必须要和城镇化建设同步。”郑玉冰委员也表示,教育是民生的基础。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区学龄人口快速增加,城区公办学位资源的稀缺逐渐凸显,“大班额”问题普遍存在就是具体体现。他建议,要整合资源增加公办学位供给,纳入每年十件民生事实的新建学校,要加快推进建设,科学规划布点布局,还要建立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学位供给制度。
代表黄小兵提出,当前市区的医院南有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东有阳东区人民医院,北有市中医院、光明眼科医院,就剩西边医疗机构比较薄弱。江城区人民医院由于受老城区地理位置限制,交通不便,停车难,建议把江城区人民医院迁移到城西的中洲街道,并升级改造为二级医院,解决江城区中洲街道、城西街道、白沙街道居民的就医问题,改善阳江市医院的布局,提升市区西部片区的医疗服务水平。
■ 统筹/黄娟娟 ■ 记者/刘 空 任绍华 黄娟娟 梁宗具 费先霞 陈子玲 林显军 陈思捷 王 静 ■ 摄影/梁文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梦媚)近日,有市民致电本报“民生热线”报料,称市区南浦大道尽头处(即新都汇月星家居门前)是一条“断头路”,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