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塑形”又“铸魂”
[摘要]我市多举措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振农村精气神
■策 划/杨国华 撰 文/林显军 任绍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发展好不好,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怎么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是重要内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阳江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通过传承发展漠阳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振农村精气神。
一幅幅漂亮的墙画、一句句朗朗上口的宣传语、一副副合辙押韵的对联、一个个世代流传的故事,出现在村子的巷道外墙,挂在村民家中,铭刻在宗祠。文明之风润物无声拂过村庄田野,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
以创建文明乡镇示范带动
村道旁,绿树成阴,路面平坦干净整洁;公园里,鸟语花香,老人们悠闲地拉着家常;广场上,欢声笑语,三五成群的孩童正追逐嬉戏……走进阳春市岗美镇轮塘村,处处都能感受到舒适、恬静、祥和的乡村之美,让人悦目赏心、流连忘返。
该村党总支书记谢格介绍,多年来,村民之间和村民家里关系都非常融洽,村里没有出现过盗抢、吵架、打架、涉毒等现象,民风淳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村庄的建设和产业发展大步迈进,乡风更加文明。
去年,中央文明委公布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阳春市合水镇高河村和岗美镇轮塘村榜上有名。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阳江市共有受表彰的全国文明镇1个、全国文明村4个。此外,省文明委表彰的省文明镇5个、省文明村6个。阳江市每2年开展一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评选,多年来已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市文明镇19个、市文明村92个。
据了解,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阳江市将推进市县镇村四级文明联创,特别是省定贫困村创建省级文明村达标工作,确保2018年底全市50%以上省定贫困村达到省级文明村创建标准,到2020年全市文明村镇覆盖率达到95%。通过文明村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阳江市文明乡风建设工作水平。
手绘墙画出乡村好风气
“共建和谐家园”“和谐北环 皆大欢喜”……走进阳东区东平镇北环村,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该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农村景观建造之中,党的方针政策、诗词典故等通过书法、绘画等艺术手段展现出来。
这样的手绘墙景观,在东平镇的口洋、良洞、双门等村落也随时可见。阳东区乡村振兴办副主任冯光胜介绍,该区结合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创建工作,深挖示范片各村的人文历史,用一个主题将各村凝聚。其中,良洞村突出“孝”,双门村突出“礼”,北政四村突出“信”,北环墩村突出“和”,杨屋村突出“爱”,大澳渔村突出“义”。
按照“一村一主题”,各村修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手绘墙,制作“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国梦”等宣传专栏,还邀请音乐家撰写了村歌,营造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
“营造乡风文明和建设新农村工作统一到一起,文明建设融进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北环村党支部书记刘尚雄说,手绘墙扮靓了乡村,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出门可见,入心入脑,润物无声地改善了乡风。
传承传统文化浸润家风民风
“隆中论文,(文)可安邦,仰我先贤重青史;冈前演武,(武)能定国,看吾后秀著华章。”阳春市岗美镇隆岗村是清代武榜眼李惟扬的故乡,一入村口,就看到牌楼两边这副长联。崇文尚武,道德传家,是隆岗村传承数百年的家风乡风。
近年来,阳春市组织文人学者对武榜眼李惟扬、“番薯县令”谢仲勋、“一门三进士”刘氏家族、虎贲将军梁镇南等本地历史名人的故事进行挖掘,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总结提炼出“崇文尚武”“崇廉尚德”“尊师重教”“忠勇爱国”等优秀家风文化。
围绕这些名人典故,当地还对岗美镇隆岗村的李氏宗祠、伦教村的谢氏宗祠、石望镇的梁氏宗祠进行修缮和整治,对宗祠文化进行挖掘和提炼,让古老的宗祠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讲故事、修宗祠的基础上,当地还整理、编写出体现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贴近生活实际的治家格言、家风家训和乡规民约。同时,通过组织书法家进村入户书写家训,装裱挂在每家每户,营造了“家家有家训,户户好家风”的浓厚氛围。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蓝祥红表示,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既要满足乡村振兴的实际需要,也要反映时代的具体要求。阳江市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目标和任务,充分利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先进典型推荐评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等有力抓手,用活用好农村特色传统文化,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举办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方式,继续抓好农村地区党风、乡风和家风建设,不断提升农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着力塑造新时代农民新精神新面貌,进一步助力阳江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左图:阳春市岗美镇隆岗村隆岗自然村,村里房屋外墙贴着家风海报。(资料图片)宋福亮 摄
新闻推荐
我市多举措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振农村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