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阳江交通 见证沧海巨变
[摘要]“筑梦交通”35载,市公路局原总工程师钟扬有:
→ 钟扬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从上世纪70年代投身公路建设,到2015年退休;从参与“广珠四桥”的建设,到参与国道325线阳江段的改造;从湛江公路局桥梁队技术员,到阳江市公路局总工程师……钟扬有作为公路建设改革开放实践的参与者,见证了阳江交通从瓶颈制约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历史性变化。
“在这个大好的时代,我作为一名公路人、工程师,将平生所学全部用上,为家乡的公路建设做了一些工作,为阳江的经济腾飞铺就康庄大道,心里还是很高兴的。”63岁的钟扬有神采奕奕,回忆改革开放40年以来,自己参与建设的路、架设的桥,他由衷地感到欣慰。
消灭木桥——
与桥梁结下不解之缘
钟扬有于1955年出生于阳春合水,1975年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广东交通学校(现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就读,1978年毕业分配至湛江公路局桥梁队。
进入公路系统后,他十分关注家乡的交通状况。“那时阳江的交通十分落后,进进出出只有一条325国道,无论去广州还是湛江,往往都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钟扬有回忆。1978年春节之后,他返回湛江上班,先从农村老家步行五六公里山路到合水人民公社,然后乘坐班车到阳春县城,在县城留宿一晚后,赶第二天的早班车前往湛江。
班车驶经国道325线,在湛江坡头区要经过一个渡口,车辆排队等候过渡,乘客也纷纷下车等待。“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雨天雾天等得更久,真是浪费时间。”钟扬有说。望着茫茫江面,年轻的他思忖,什么时候能建一座大桥就好了。
随后的几十年,钟扬有真的与桥梁结下了不解之缘。
工作之后,他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吴川人民桥的改建,随后是阳东合山大桥、阳西太平桥。“那时的口号是‘消灭木桥’,将原来的木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人民桥是桁架拱桥,合山大桥是双曲拱桥,太平桥是T型梁混凝土桥。”回忆起参与建设的桥梁,钟扬有如数家珍。
他说,作为一个刚出校门的技术人员,自己面临着如何“学以致用”的压力。在一些老工程师的教导下,他在工地上边工作边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改渡为桥——
参与细滘大桥建设
由于工作原因,钟扬有经常往返于广州湛江之间,让他印象最深的是“过渡口难”。“去广州要经过九江、龙江两处渡口,常常要等半天,天气不好时还可能停渡。”他回忆。
钟扬有说,改革开放之初,不仅是粤西,江河密布的南粤大地都在饱受渡口之苦。如当时从广州到珠海,虽然只有130多公里,但却要经过三洪奇、容奇、细滘、沙口4个渡口。滞后的交通状况不仅使居民出行困难,也令前来投资的外商望而却步。
“消灭渡口,改渡为桥”成为当时全省上下的一个共识。1981年,广东省从改革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入手,利用外资建桥修路,并率先提出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设想,在全国开创了“以桥养桥、以路养路”的先河。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年,省交通主管部门从澳门南联公司引进2.06亿港元,开始对广深、广珠公路进行改造,并把路上的渡口“改渡为桥”。
广珠四桥也因此成为广东省第一批引进外资建设的公路桥梁。作为湛江公路局桥梁队的一员,钟扬有参与了广珠四桥之一的细滘大桥建设,而这也成为他难以磨灭的珍贵记忆。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这种敢为人先的模式,造就了广东乃至全国交通建设的‘破冰之举’。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当时的勇吃螃蟹,就没有后来路桥建设的飞速发展。”钟扬有感慨。
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东进入路桥建设遍地开花的时期。1984年,细滘大桥建成通车,他随即又参与了湛江海康南渡大桥的建设,以及广东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广佛高速公路的建设。
转变观念——
积极推动国道325线改造
1988年,阳江撤县建市,阳江市公路局成立。钟扬有回到家乡,担任市公路局工程科科长。面对家乡依然落后的交通现状,他迫切地想做出改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要想富先修路’‘路通财通’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钟扬有回忆,在建市后的第一届市人大、市政协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出:国道325线阳江段路况差,从阳江到广州需6小时以上,严重制约阳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议将325线改建为一级公路。尤其是325线要穿过市区进入东风路,经常发生堵塞和交通事故,国道改线,变穿城为绕城迫在眉睫。
1991年,市政府作出规划,决定引进外资升级改造国道325线阳江段。“参考省‘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模式,成立了粤西公路建设有限公司,由该公司负责工程建设,建好后并交由该公司运营、收费。”钟扬有介绍,国道325线阳江段的升级改造工程从1992年至1998年分东段、西段进行。作为主管部门,公路局负责改造工程的前期立项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及管理。
“改造工程的原则是‘充分利用旧路、裁弯取直’,由于改线,我们曾遭遇过部分地方政府或老百姓的不理解,但后来经过协商沟通,大家都积极支持改线工作。”钟扬有说,改造后国道325线阳江段长109.738公里,比原来缩短1.262公里,由原来的二级、三级公路跃升为一级公路,极大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能,大大方便沿线地区交通往来。
交通先行——
见证一批国省道升级改造
在国道325线改造工程建设的同时,钟扬有还参与了省道277线、省道113线、省道365线等多条道路的升级改造。“得益于改革开放,上世纪九十年代,是阳江国省道建设的一个高峰期,这批道路的建设,也为助推阳江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他回忆。尤其令他感受深刻的是,“交通先行”的概念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公路建设项目推进十分顺畅。
2000年起,钟扬有任市公路局养护科科长,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公路养护;2005年起任总工程师,2015年退休。
身处公路系统,他对阳江交通的点滴变化熟记于心。进入新世纪,阳江交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干线公路扩容升级,农村公路建设加快……以阳江为中心向外辐射,干支衔接,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已经形成。
根据新的规划,阳江境内普通国道由1条增至4条,里程由110公里增至430公里。省道路网调整完成后,阳江普通国、省道里程将达1000公里以上,并开展了新一轮公路新(改)建高潮。
国道325线北惯至白沙段改线工程自去年动工以来,一直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时隔20多年后,国道325线市区路段再次北移,这是阳江经济发展的见证,也是城市扩容提质的需要!”钟扬有对这条路有感情,也常常询问进展情况。
“现在,我们不仅有了四通八达的国省道,也有了畅联内外的高速路网,今年又通了动车,速度更快的广湛客专也正在谋划之中。我亲历的不仅仅是阳江交通的巨变,更是改革开放以来阳江发生的巨变。畅想未来,阳江会越来越好!”钟扬有感慨。
人物
点评
不忘初心 筑梦交通
一批国省道升级改造、县县实现通高速、动车开通融入珠三角经济圈……阳江交通发展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
40年来,一批批像钟扬有一样的公路人、交通人,不忘初心,筑梦交通,在漠阳大地劈山修路、遇水架桥,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他们既是阳江交通事业的规划者、建设者,也是阳江交通巨变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未来阳江交通发展的守望者。
从钟扬有的讲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阳江交通人滚烫的报国爱乡情怀,这种精神和情怀,是一代代交通建设者写在大地上、镌刻在路网上的美丽诗行。
今天,当我们从高空俯瞰漠阳大地,航空、铁路、高速、国省道构筑起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连接城乡,且不断在延伸、在拓宽、在改造……交通的变迁,不仅引领着这座城市的扩张,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崛起,也成为提升老百姓生活节奏和质量的“助推器”。
走进新时代,恢宏雄壮的交通史诗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回望历史,我们要向老一辈交通建设者的艰辛打拼和辛勤献上谢意;展望前路,我们也要向新一代的交通“筑梦人”致敬。
梦在前方,大路朝天;交通建设,更看今朝。
■ 策划/黄仁兴 杨国华 ■ 撰文/黄娟娟 向家煊 ■ 图片/谭文强
新闻推荐
千名舞者跳着动感欢快的《海草舞》。Hello,拍拍我们噢。获奖舞蹈队代表登台领奖。胜利的喜悦。志愿者热心服务。台上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