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内到课外,如何有效阅读
11月12日,我看了《羊城晚报》刊登的《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先生10月27日在广州少年宫的一次关于课外阅读的讲座内容,觉得非常好,便把它发在了江城作协群里,引起了群里很多关注阳江教育的人士的兴趣,大家对现行的教育特别是课外阅读如何开展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那么,在这个全民阅读的时代,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呢?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学生应以课本为主,课外为辅
学生的阅读,要因人而异,并不是越多越好。课本的内容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是面对整体学生的情况而言,并有一定的渐进性。从拼音到字、到词、到段、到完整的篇,再到佳句的欣赏,这些,都会在不同的年级里有不同的要求,而这些在文学上都是基础性的东西。学生只有把最基本东西消化了,提升了,再阅读外面的读本,这样,才会真正地吸收。
作为老师,我更关注的是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的掌握与否。很多五六年级的学生,一本书看完了,可是当你问到这本书的内容,却一无所知。至于词语的搭配方面,更是乱七八糟。更有甚者,连课本里面的生字都写不出来。一个对自己没有要求的学生,他读的书,将来对他的人生产生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课外阅读应该有方向
很多孩子在平时休闲时间都会看书。但书会因为质量的不同对人产生的影响也不同。阅读是一件费神的事。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他会选择轻松的“快餐式阅读”。这种阅读短时间内可能问题不大,但如果养成了习惯,那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习惯了“快餐阅读”的孩子,是不愿意接受深层次阅读的。比如,他从小习惯了一些碎片化、娱乐化、刷微信之类的无效阅读,到了五六年级,当他接触到整本的名著,根本就看不进去。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进行指导。我们可以结合课本指导孩子看课外书。比如,在教了《祖父的园子》,我介绍了萧红、指导学生读了一些优美的句子后,便推荐学生阅读《呼兰河传》,在教了《将相和》后,我推荐孩子们看《史记》等,如此,学生们一起看,兴趣比较高,即便个别学生读起来有点吃力,但大家读后在课间一起分享交流,他也一样会很积极。老师如果再举行一次“读书分享会”,那他们就会读得更投入了。有的甚至还会表演一个小剧本呢。
课外阅读应与生活联系
文学作品多源自生活。学生在读完一本书时,可以根据里面相关信息展开讨论。如在学生读了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后进行的分享会上,大家对人性的讨论很热烈。在读《论语》《目送》后,大家分享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联系到自己平时的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想。
我校的学生大多都是普通工人家庭,生活并不富裕,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很多家长都是随波逐流的。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孩子在家里,物质生活像个小皇帝,但他们的行为,更多的还得靠老师的指引。在课外阅读中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比单纯的说教,效果更好。
语文教材总编温儒敏提出“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15%的人做不完”后,很多人都认为,“得语文者得天下”。我认为,学生的阅读,目的不在考试,而是希望通过阅读,提高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兴趣,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让他们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从而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形成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新闻推荐
14日上午10时许,记者途经市区金园路时发现,路中间绿化带疑似爆水管,喷出一道约3米高的“喷泉”,白花花的自来水一直往外涌,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