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读书和写作

阳江日报 2018-11-03 08:37

最近,林贤治老师携夫人应邀到阳江日报社做客,颇有兴致地参观了报社半亩书画院,并与几名文学爱好者座谈。就写作和读书的问题,林贤治老师回答了文学爱好者的提问。

问:林老师,我喜欢文学。想听听您对写作者的教导。

答:对文学,首先要热爱。不是一般说的喜欢,要像青年人谈恋爱那样,专注、热烈、一往情深。在我高中毕业返乡的日子,甚至被打成“牛鬼蛇神”的日子,白天照常劳动,夜晚照常阅读和写作;夏收夏种时节,每天干活十五六个小时,睡前仍然坚持看书,都是因为热爱。热爱很单纯,没有任何功利的动机,只是一种最原初的情感。

高尔基出身贫苦,做学徒,苦工,流浪,却始终不忘阅读,这就是出于热爱。建议大家读读他的“人生三部曲”(《童年》《人间》《我的大学》),看看他是怎样生活、劳动、阅读和思考的。

问:写作者应该向哪些方面发展,读什么写什么?

答:读书是基础,读书比写作重要。有一个词,人们在批评时常常使用,叫“眼高手低”。眼高可能手低,因为手需要训练,手不训练高不了;但是,该低的手一定低。所以,对文学写作者来说,一定要多阅读,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至于读什么和写什么,则需要根据每个人具体的情况而定。但不管写什么,处理何种题材,使用何种文体,基本的文化和文学知识都是必备的。

问:书籍浩如烟海,该怎样选择阅读?

答:古希腊神庙中有一道神谕,叫“认识你自己”。其实要做到真正认识自己很不容易。要弄清楚自己的气质、个性、长处短处,还有各方面的条件,等等,弄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缺乏什么。这是一个自审、自学、不断探寻的过程。

要不要找导师呢?好的导师很难找,只要看看鲁迅的《鸟导师》一文就知道了。

对待一门科学,要自修,可先找两种书:一种是历史,发展史;一种是“概论”之类。前者是纵的,是方向;后者是横的,是范围。譬如文学,就可以先看一两本文学史,一本《文学概论》,这样,对文学就大体有一个了解了。当然,选择文学史或文学概论的书,最好是有定评的。读文学史可先当代,后现代、近代,再及于古代;先中国,再及于外国。从熟悉的入手,循序渐进,不要着急。文学史会依次讲到不同时期的许多作家和作品,进文学史的基本上都是“大师”“大家”的“名作”,或“经典之作”。阅读经典非常有好处,一定要读最好的;唯有读了最好的作品之后,你才会有一个判断的标准,包括自我判断。

问:就当代小说来讲,读外国作品好,还是读中国作品好?

答:多借鉴国外的作品是必要的。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国当代作家的素质如何这里不说,但是应当看到,外国作品,从价值理念到艺术创新(“现代派”“先锋派”,还有文学理论说的这个“主义”那个“主义”,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都有着许多为我们的作家所不具备的元素,陌生的元素,异样的元素,值得我们借鉴。

问:林老师,请您给初学写作者提一提建议。

答:要写自己感兴趣的题材,熟悉的题材,这并不影响发挥你的文学想象力。要更多一点训练使用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文体(诗,或散文、小说等),估计最有潜力发展完善的文体。以一种文体为主,不要全面出击,平均用力。“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全才极少,像古代小说里的人物那样,李逵抡板斧,张飞执丈八蛇矛,关羽舞青龙偃月刀,各有各特别擅长、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武器。

从阅读到写作,要找到你喜欢、愿意接近和仿效的作家,要建立起自己的文学谱系。写作不是无源之水,从题材、主题、风格,一系列技法都是讲传承的,要有你心目中的“大师”。一定要多读,然后多写。鲁迅给初学写作者的宝训是:“认真”“韧长”,要是能做到这两点,就可以了。

新闻推荐

为高质量发展 提供组织保证

市委组织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