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好
资料图片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六种,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是较常见的一种,其主要是因外伤、劳累等致病因素使颈椎轻度移位(如颈曲改变、骨关节错位、滑膜嵌顿等),或周围软组织痉挛或炎变导致椎动脉受刺激(或受压)而供血受阻,使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进一步引起脑内微循环障碍而致病。因其主要表现是眩晕,故又叫颈性眩晕。本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临床资料显示,发病明显呈年轻化趋势。
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表现
1、症状:
一般有颈部活动障碍,或活动时颈部有摩擦音,局部疼痛或疼痛不明显,或局部冷热感。眩晕为首发症状,有时为早期唯一症状,昡晕与颈部转动有关。其表现为旋转感、倾斜感、摇动感、失稳感等,发作时间多为数秒或数分钟或2—3周才缓解,缓解期症状仍有轻度存在。严重昡晕者当颈部体位改变时出现突然晕倒,但意识清楚,视听力正常,数秒或数分钟即完全恢复。
常伴随症状:
①头痛: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时,侧支循环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导致头痛,其发生部位多在枕部或两颞部,位置较深在,多为胀痛、困重感。常伴有恶心、出汗等;
②严重时有运动障碍:脑干缺血累及锥体束时发生轻度肢体瘫痪,常为单瘫或四肢瘫。有的出现延髓麻痹征,如吞咽障碍、喝水反呛、语言不清、声嘶,还有的出现单侧或双侧面神经麻痹等;
③听觉与视觉障碍:内听动脉缺血可致耳鸣,听力减退,甚至耳聋。大脑后动脉与脑干缺血可有眼蒙、失明,还可出现眼前发黑、幻视、复视、眼球震颤等。
2、体征:
颈部活动受限,局部压痛,或触及肌痉挛,钝厚感,或棘突或横突偏移,头颈部体位改变时眩晕加剧。
3、临床检查Ⅹ线检查可有颈椎病的表现,病变部位多发生于枢椎、第5颈椎等,椎动脉造影可有梗阻现象。
脑血流图可有枕乳导联异常改变,脑电图可有电压降低,颞区有移动性慢波,血脂正常或增高等。
临床上需要与几种病症相鉴别
(1)美尼尔氏综合征:
①突然发作,持续时间3—5天;
②间歇期无遗留症状;
③发作时常与刺激性因素有关,如光线声音,全身活动时加重;
④严重时伴有面色苍自、大汗、呕吐等迷走神经症状;
⑤无颈部症状与阳性体征。
(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昡晕:
常为外伤、耳病引起内耳椭圆囊的耳石变性、移位。鉴别要点有:
①常见于50—60岁的妇女;
②静眼査出位置性眼球震;
③眩晕有周期性的特点;
④痛程为良性;
⑤无颈部症状与阳性体征。
(3)大脑(颞叶)中枢型眩晕:
①听觉与平衡同时障碍;
②自发性眼颤并具有位置性特点;
③可有运动性失语;
④视野缺损,常发生在上1/4视野区;
⑤颞叶癫痫发作,发作前后有严重头昏;
⑥无颈部症状与阳性体征。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大体可分为中西药物治疗、中医推拿、中医针灸、现代康复治疗、功能锻炼等方法。
中医认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湿阻络、气滞血瘀、肝肾亏虚等是引起眩晕的主要原因,治疗上要以平肝潜阳、补益气血、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湿化痰等为法则。其中,中医推拿正骨特色疗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患者易接受的方法。
下面介绍应用中医推拿正骨特色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及预防措施。
45岁的李老师,于2018年5月初诊。李老师在两年前由于连续三个晚上加班改作业,觉颈酸累而痛,伴头晕,转颈时头晕更甚,有时伴头痛,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几分钟后缓解,近半月来病情加重,影响正常工作。在市内一医院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内服中西药未见明显好转而来诊,检查见活动受限,以左右旋转受限明显,触及第2颈椎棘突偏右,压痛,转颈试验阳性。X线片示:第2颈椎齿状突偏右移2毫米,脑血流图(枕乳导联)提示:右侧椎动脉紧张度增高,供血不足。诊断:颈性眩晕。治疗予舒筋活血,解痉止痛,理筋整复,采用旋转复位法与局部点穴法,经手法治疗后头晕减轻,隔天做1次,共4次后症状消失而愈。
日常工作中要注意预防颈椎病
首先在坐姿上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头部微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伏案过久后应抬头向远方跳望片刻。工作1—2小时左右,应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向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时应轻柔、慢,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避免受凉,选用合适高度及软硬度的枕头,以保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为准。常做适合自己的颈部保健操。
医生介绍
胡育丰 中医师。南方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毕业,广东省针灸学会会员,阳江市医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运用传统中医针灸、推拿正骨特色疗法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瘫、中风、膝关节痛等疾患。
新闻推荐
市公安交警部门高压态势查处假牌、套牌、假证等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