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读者”与《阳江日报》同行
■ 编者按
20日下午,阳江日报社首届读者活动周正式启动,活动周上评选表彰了“十佳读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的仍在工作,有的已经退休。自《阳江日报》创刊以来的32年里,每天打开《阳江日报》品读,是他们的工作所需,更是他们的生活所需。他们与《阳江日报》一起经历风雨,一起沐浴阳光,一起成长进步。
李金凤
读报让我与这个城市距离更近
每天除了买菜做饭,跟老伴一起读《阳江日报》,成了市民李金凤最快乐、最悠闲的时光。
李金凤曾在阳江市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在职时她就坚持每年订阅《阳江日报》,如今退休后也是每年坚持订阅。2006年底,李金凤搬到了体育路的新家,尽管搬家事务繁琐,但有一件重要的事她没有忘记,那就是及时修改《阳江日报》的送报地址。
多年来,《阳江日报》坚持“主流新闻 本土特色”的办报理念,让李金凤深表赞同,她说最喜欢看的就是与阳江有关的本土新闻和好人好事。“你们报道的那位坚持捐款济困的好心人士李阿姨,10多年累计捐款20多万元,真是让人感动,我觉得李阿姨是阳江的传奇人物!”李金凤说。
交谈中,李金凤还向记者说起强台风“山竹”导致的阳春洪灾,江湛铁路的开通,阳江创卫、创森、创文,还有医药改革、房价物价,甚至养生、美食、烹饪等。她说,这些信息或知识都是她从《阳江日报》上看到的,也是她最关心的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梁祖兆
收藏《阳江日报》就是收藏阳江历史
“在职时读《阳江日报》是工作所需,退休了读《阳江日报》则是生活所需,如今一天不读报就感觉有件事没做完一样。”市民梁祖兆说,阅读和收藏《阳江日报》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是每天必做的事。从1997年至今,他已坚持了整整21年。
去年6月底,梁伯遭遇交通事故,踝关节受伤住院。在医院的4个多月里,每天他都要特别叮嘱家人,给他送饭时一定要记得带上当天的《阳江日报》。“以前即使去外地出差了,回来也会抽时间回看前几天的报纸。”梁伯说,他还会经常给家人分享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和故事。
与许多人不同的是,梁伯看完报纸后一张都舍不得扔掉,而是认真码放整齐,按时间顺序一张张叠起来,一年后再用纸箱封存收藏。一天不少,一张不缺,21年痴情不改。“每月报纸的重量大约3.5斤,至今我收藏的《阳江日报》已有近900斤,专门用一间屋子来存放。”梁伯说。
“收藏《阳江日报》,就是收藏阳江历史。”梁伯说,作为地方主流媒体,《阳江日报》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陈才略
报纸教会我正确做事正直做人
“从阳江报创刊开始,一直到现在30多年,我都没有离开过报纸。”市民陈才略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从部队转业后,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还多年担任单位法制科室的负责人,每天读党报已成为他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陈才略说,报纸教会了他正确做事、正直做人。在职时,《阳江日报》是他工作的得力“助手”;退休后,读报也成了他和老伴每天的“必修课”。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订阅《阳江日报》的场景:2000年底,他刚退休不久,跟老伴到处找订报的地方,后来终于找到一个订报点。“当时订了2001年的《阳江日报》,还送了一把剪刀、一把水果刀。”陈才略说。
陈才略还以实际行动,响应报纸上的呼吁,积极支持阳江市创卫、创文、创森,为社区公共路灯建设捐款,保持房前屋后整洁,种植绿化树木等。“报纸让我学知识、懂法规、明事理,教会我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陈才略说。
陈健瑜
一篇“豆腐块”新闻结缘《阳江日报》
“经过学生本人申请、学校组织考察,我校3名毕业生顺利参加了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陈健瑜断断续续地回忆起他第一次在《阳江日报》投稿的新闻稿件。“虽然只有一个小小‘豆腐块’的位置,但那是我人生中第一篇登报的成果,特别有成就感。”陈健瑜说。
陈健瑜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往《阳江日报》投稿的情形。那是2005年的夏天,陈健瑜刚从学校毕业,回到家乡的高校——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因为工作关系与《阳江日报》结缘。“以前投稿不像现在发电子邮箱那么方便,要去报社送稿。”陈健瑜说,七八月正是太阳最烈、气温最高的时候,那天他起了个大早,把写好的手稿叠好、放进裤兜,又向同事借了一辆摩托车出了门。由于常年在外地求学,对市区道路不太熟悉,陈健瑜一路问一路找,几番辗转找到报社时已接近中午,汗流浃背的他郑重地把手稿交给值班人员,又急忙返回学校。
第一次投稿就被刊用了。送稿的艰辛很快被稿件见报的喜悦替代,陈健瑜的写作热情也一发不可收拾。13年时间里,陈健瑜从新闻稿到评论,再到理论论文都有涉猎,当中不乏精品力作。如今,陈健瑜既是《阳江日报》的忠实读者,还担任了报社通讯员和特约评论员。
郑文权
坚持读报让老年生活更有滋味
10月18日早上8点,75岁的郑文权老人翻身起床,简单洗漱之后出门,约上三五好友在附近喝个早茶、聊聊天;上午10点,老人提着顺路买的一点新鲜肉菜回家。大门左侧的墨绿色老信箱上锈迹斑斑,昭示着它的年代久远,信箱拉手处也因经常打开被磨得发亮,老人熟练地打开信箱,取出当天的报纸,径直走上二楼客厅,泡上一壶浓茶、戴上老花眼镜开始读报……
自打2003年从单位退休后,郑文权在家每年坚持订《阳江日报》,每天坚持看报。“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孩子外出工作不常在身边,我们老两口也很少出远门。”郑文权说,报纸上刊登了每天的时事,小到生活,大到国家事务,在家也能了解外面发生的趣事,为我们老年人的生活增添滋味。
除了读报,郑文权还喜欢剪报和收藏报纸,看到有趣的新闻,他便会剪下来,带给一道喝茶的老友们分享。“现在的年轻人和小孩过度依赖手机,我的孙子马上要上小学了,我希望通过自己言传身教,引导他喜欢上读书看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郑文权说。
杜凯旋
报纸是与父亲之间情感的纽带
“喂,爸,今年的报纸我已经给您订好了,您每天别忘了拿着看。”杜凯旋是几家公司的老板,平常工作忙,少有时间回老家看看,每年的订报时间一到,杜凯旋却总不忘订上两份报纸,一份给自己,一份给老家的父亲。
杜凯旋的父亲是一位退休老教师,受父亲影响,杜凯旋从小就爱读书看报。“在我小的时候,对父亲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爱看报纸,等我识字后,便教我看报。”杜凯旋回忆,上初中的时候,父亲拿了一张《阳江日报》给自己看,上面印着的是父亲班上一个学生的一幅书法,那是一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用的是行书字体。杜凯旋一下子便被这幅书法迷上了。“从那以后,在父亲的悉心引导下,我开始练习书法。”杜凯旋说。
除了书法,杜凯旋还是一名摄影爱好者。2013年夏天,初学摄影的杜凯旋驾车到海陵岛试验区采风,机缘巧合之下拍下了台风过后渔船丰收回港的一幕,这一幅《渔讯喜人》的照片被《阳江日报》挑中刊登。“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摄影作品在报纸上刊登,既惊喜又兴奋!”杜凯旋兴趣高涨,后来又跟随一些摄影爱好者团队深入贵州等地,拍下了苗年、苗族风情等多张精美的摄影作品,在报纸上刊登。
周雪燕
与报结缘28载,已离不开《阳江日报》
1990年,周雪燕还是个喜欢看书写字的学生,在母校阳江师范的图书馆里,她与《阳江日报》正式“见面”了,自那时起,去图书馆看报便成为了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毕业后,周雪燕被分配到学校担任教师工作,看报的习惯也延续了下来,每天中午吃过午饭,拿上一份报纸细细品读,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
199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周雪燕萌发了向报社投稿的想法,也正是这样一个决定让她与《阳江日报》愈加密不可分。自第一篇随笔《母爱》在副刊上刊登后,初尝喜悦的她便一发不可收拾,工作之余写作、投稿成为习惯。起初,周雪燕的稿件多是工作中的随笔,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她对教育事业有了越来越多的新见解,也开启了她分享教育观念、写评论稿的生涯。
28年来,周雪燕在报纸上刊登过约300篇文章,见证了《阳江日报》改名、改版等多个重要时刻。“《阳江日报》是我离不开的朋友,它让我养成了写作的习惯。”今年,周雪燕将20多年见诸报端的文章整理出版,把多年来的教育历程分享给更多人。“如今,我也经常鼓励我的学生们踊跃投稿,因为写作是一生有益的事。”周雪燕笑着说。
马草原
从读者到作者,和《阳江日报》共同成长
8年来,从青涩的书生到自信的青年,马草原成长的点滴在他刊登在阳江日报的文章里便能读出一二。2010年,研究生毕业的他初到阳江,在举目无亲的日子里,《阳江日报》是他熟识本地的唯一窗口。由于在检察院工作,平时接触的社会案件较多,偶然的一天,他突然灵机一动:“为何不将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写出投稿呢?”有了想法就付诸行动,从一篇篇普法故事到个人专栏,8年时间,马草原在《阳江日报》发稿超过300篇,迎来了从读者到作者的身份转变。
对于马草原而言,文章屡见报端不止是喜悦,在分享过程中为群众提供有效信息,加强读者的法律意识也让他收获了满足感。“工作不是关起门来埋头苦干,也要学会走出去分享与收获。”马草原说,他享受看报与写作的过程,也正因如此激励他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以前每天翻看报纸,现在还能看数字报、公众号,《阳江日报》也一直在与时俱进。”他笑称,自己一直在跟随着阳江日报共同成长,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阳江日报》能继续发挥本地媒体的舆论监督与宣传作用,深入到群众中去,做290万阳江人传递声音的话筒。
黄垚森
因为《阳江日报》他被众人知晓
还记得不久前,那首刷爆朋友圈的抗洪主题MV《誓要找到你》吗?黄垚森正是这首歌的参与者。
今年9月,强台风“山竹”袭击阳江市,狂风席卷着暴雨,致各县〔市、区〕多处受灾。台风来临当晚凌晨,中医药医生黄垚森接到上级电话,要组织医疗队下乡救援。次日清早,黄垚森一行抵达安置点:河堤已经被洪水淹没,连接居民点的桥水位已没过小腿,就连安置点也是置身水中。医疗队深入居民区帮助受伤灾民看诊,在漠阳桥边,看着公安消防员和医护人员一片忙碌,黄垚森感慨万千,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写出了歌词初稿,这与阳江日报社正在策划的创作不谋而合,并由报社从医生救援的立意提升为党政军民共同抗灾。从写词、录唱、配画面到MV方式推出,前后不超过十个小时。
《誓要找到你》MV经阳江日报新媒体发布后吸引了市内外的广泛关注,极大鼓舞了前方的救援。谈及此,他腼腆地说,自己的初衷只是抒发情感,记录真实。接下来,他会继续用笔墨记录身边令人感动的点滴,并积极向报社投稿,在提升自我写作能力的同时,向社会和群众传播正能量。
何燕荣
通过《阳江日报》知晓身边事
在阳江日报社首届读者活动周当日,距离入场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会场外已经站满了人,大家自行排队签到。在人群中,一位个子不高、衣着朴素的老人拿着节目预告单,仔细浏览着活动流程。老人名叫何燕荣,是《阳江日报》地地道道的老读者,从十几年前他就开始订阅《阳江日报》,直至今日,从未间断。
“《阳江日报》是我了解家乡大事和身边小事的平台。”何燕荣告诉记者,不忙的时候,他都会斟上一杯茶,拿出当日的报纸,品茶看报,成为他多年来每天必不可少的习惯。通过读报纸,及时获取市内的民生信息,快速掌握时政要闻,还能传达给社区的居民们。何燕荣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用手机看新闻,但他还是喜欢看纸质的报纸,其他地方的消息有可能是假的,报纸上的消息肯定假不了。获评《阳江日报》“十佳读者”的称号,他表示很意外也很惊喜,接下来,他还会继续订阅报纸,用行动默默支持。
■ 统筹/任绍华 ■ 撰文/任绍华 刘空 陈思捷 ■ 摄影/李向东 宋福亮 谭文强
新闻推荐
拓宽宣传推广渠道,不断创新展陈手段,广东海丝馆游客数量增加四成 擦亮“南海Ⅰ号”世界历史文化品牌
2018年10月15日至2019年4月15日,广东海丝馆推出门票优惠活动,学生优惠门票价为28元/人文学/阳江日报记者费先霞...